如何通过体育课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2018-12-21 09:42孙淦
赢未来 2018年13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

孙淦

摘要: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我们的傳统美德,按道理来说,这种精神在当代的社会中也不会缺乏,但事实上的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尤其是当代学子绝大多数都吃不了多少苦。所以,在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应该通过合理的方式方法,锻炼学生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而在诸多教学课程中,体育课程无疑是最佳合适的,因为它具有维护学生们身心健康的作用,且由于体育课程不是文化课程,所以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培养学生们的精神与美德。

关键词:体育;吃苦耐劳;初中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国家的生产力大幅度上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加之,国家为了控制中国的人口和促进未来的发展,实行了计划生育的政策,导致中国出现了大量的独生子女,所以,现在的学生们普遍地被父母们养育成了小公主和小王子,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在这些学生身上得不到发展。但是,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学生们未来立足于社会的关键基础。所以,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们,尤其是体育课程教学人员,要负起责任,培养学生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学生们的身心素质,进而为学生们未来的生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我就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如何通过体育课程培养学生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1、在体育实训中培养

体育课程主要是一门锻炼学生身体的学科,这样的学科性质,就决定了体育实训是该学科常用的教学方法。当然,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时也不会例外,因为体育实训不仅是体育课程中必要的且最常用的方式和方法,体育实训还是可以充分的锻炼学生们的身体,磨炼学生们意志的良方。下面,我就通过我的教育经验举例子说明,如何通过体育实训锻炼学生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例如:在前一段时间的体育课程中,我就组织学生们进行越野赛。在课程中,当我说出了“越野赛”这三个字的时候,大多数学生们都眉心一紧。这下,我就更加坚定了进行越野赛的必要,因为学生们对比较苦的体育活动,有着明显的抵触心理,所以,我必须帮助他们克服这种心理。随后,我就向学生说了说越野赛的好处,如提高肺活量、锻炼坚定的意志等。接着,我规划好了路线,便让学生们开始比赛。等比赛结束后,我问学生们有什么感受,大多数学生们都说,开始回来时觉得很累,但过了一会儿后,身子反而变舒服了。通过学生们的回答,我知道越野赛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于是,在之后的体育课程中,我时不时地进行一些强度较高的体育活动,以锻炼学生们的意志。久而久之,学生们便不再反感这样的活动,甚至有些乐于其中,也不再经常抱怨学习生活艰苦了。可见,通过体育实训,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他们坚定地意志。

2、在思想教育中培养

虽然体育课程的重点在于体育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体育课程没有思想教育的必要性。我们要知道,在儒家的《大学》中,修身的前面还有四个前提,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可见,人的内在思想和品德是人成长中最重要的部分。而体育课程的教育也同样如此,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体育课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对学生们进行吃苦耐劳精神的思想教育,进而促进学生们的成长,使他们能够坚定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例如:我将一节体育课程从室外转移到了室内,其目的就是要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性来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所以,在课程的开始阶段,我就对学生们明确了本课的目的:“同学们,今天我们之所以要在室内进行授课,是因为做任何事都需要有某种内在精神作为支撑,而在你们未来的生活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这节课我就向大家讲授这个精神。”再让学生们明确了本课的目的以后,我又播放了中国奥运健儿的纪录片,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们体会艰苦奋斗精神的必要性和作用。接着,我又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吃苦耐劳精神的关键点和精华所在。在课程的最后,为了巩固学生们对吃苦耐劳精神的理解,就让学生们在课下写一篇有关吃苦耐劳精神的文章,在下节课中交给我。通过这样的方式,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很好地接受吃苦耐劳精神,并尝试着去实践。可见,思想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3、在日常生活中培养

众所周知,将一种精神彻底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需要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地将这种精神进行实践。吃苦耐劳精神也是如此,需要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实践。不过,由于体育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随时监督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所以,要寻找班主任和家长进行合作,共同规范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进而逐渐培养学生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例如:在体育课程中,我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些生活上的要求,如每天坚持进行体育锻炼、早睡早起、回到家后要帮助父母做家务等。等到了课下,我就找到学生们的班主任,和他交流我的想法,争得他的配合,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我会利用学校开家长会的这段时间,与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不要再对学生百依百顺,应该让学生在家中进行一定的劳动,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最终,通过班主任和家长们的配合,我的计划得到了实施,而学生们也在我的计划中,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法。

总之,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丢失。所以,体育教师们有责任培养学生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进而为他们的未来生活打下基础,使他们成为国家栋梁。

参考文献:

[1]青兆杭.中华传统美德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运动,2017(20).

[2]谭鸿明.浅析初中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32).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我为体育狂
论清末体育热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