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义教课后的反思

2018-12-21 09:43李南
赢未来 2018年19期
关键词:生物学思路知识点

李南

随着义教的结束,这学期的忙碌终于告一段落了。近两日一旦静下来沉淀自己,就会反思义教的课程带给我的感悟。其实也就是在反思这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孩子学不好生物?!”

反思一:“孩子,你是在学生物这门学科,还是一直急功近利地捡着零散的知识点往脑子里灌?!”

这堂义教课程准备的题目是“如何学好初中生物”,前期备课几日,从“应该掌握的生物学观点”、“应该有的生物学学习习惯”、“应该有的生物学态度”三大方面阐述如何学好生物这门学科。备课上课期间可以感受到有些同学的态度与想法,这些同学自认为老师不是在讲实实在在的题目,“虚头巴脑”,于是就懈怠,不认真对待。恰恰是这“虚头巴脑”的关于生物学的观点,学习方法,正是专家所谓的“生物学背景”。

有些家长问“孩子考试前认真背提纲了,为什么考不出成绩?”这个问题的回答大多数可能归因到漏了某些知识没背上去。但,未必是没有背诵个别知识点的问题。其实,孩子可能是缺失了相关生物学背景。进一步解释一下,正如北师大的一个专家型教师比喻的,我们中国人把搞笑的段子发到网上去,很多网友看了都会哈哈大笑,但一个学习了中文的外国人看了并不知道好笑,原因何在?这个外国人缺少了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背景。同理,在学习生物时,考试试卷上问了一个问题,孩子可能不知道从哪个方面答,理解不了题意,其实就是缺少生物学的背景。具体举例体会一下:考试时问“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荷花属于什么角色?”有些考生回答“植物”,于是错了。原因就在于考生没体会到这个知识的生物学背景,“生态系统的角色”,是指各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学生要在这个角度回答荷花是生产者、消费者还是分解者。而不是回答荷花是植物这个问题。

所以,当孩子考不出成绩时,可以问问孩子们,“你们上课时是在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和感悟生物学思想,还是在急功近利地记忆零散片段。”“学了一年的生物了,你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吗?生命的物质性观点吗?生物对立与统一的观点吗?生物进化的观点吗?”孩子们必须得明白,学习一门学科,要在掌握基本知识架构的基础上,理解到知识的精髓,知识之间的联系,因果关系。考试出题不是简单的挖书上文字的填空,而是在于考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反思二:“孩子,你放弃在校课堂,是课下花多少时间都弥补不回来的!”

这堂义教课,内容丰富多彩,教具灵活,课堂氛围更活跃了,问题也暴露出来了。有两三位同学自控力不强,走神不听课;有个同学和相熟的同学挨着坐,上课趁老师不注意,偷偷说话,从而使小组局部听课环境变糟糕,氛围带动下,同组小升初的孩子很快眼神也变得游离了。课上没有批评这几个孩子,但课后反思,这些孩子的行为令人堪忧。

成绩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孩子的听课效率,为什么老师课上反复讲过的东西,即便是马上考试相同的内容,有些同学也不会做?原因在于孩子上课听课效率是极低的,孩子的上課观没摆正,好的听讲习惯没形成。不好的上课习惯有这三个方面:①急功近利,不追求思路的连贯性,只急着往脑子里记答案。不注重深究,蜻蜓点水似的认为自己明白了,就休息了,不听下去了;或一听辅导班老师讲过这个知识点,就放弃听讲了,试问,课堂上一节课老师专讲一两个知识点和辅导班里一节课讲很多知识点,深度能一样吗?②不能约束自己,上课开小差,说话,甚至影响其他同学听讲。课上氛围的营造需要靠大家共同努力,一个同学公然乱讲话,会让课堂停下来,甚至引发全班哄堂,无疑打断的不是一个人的思路,是所有人的思路③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还没学会倾听。当遇到感兴趣的教学话题时,不是先静下心来倾听别人的发言,而是不管不顾向周围同学述说自己的突发奇想,且情绪会越来越高涨,导致思绪无法迅速转移回正题,错过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学习。

所以,当孩子说学了却考不出成绩时,可以诊断一下孩子的上课效率。问几个问题让孩子反思,“听课时的心理变化是急于完成任务式的急进心态还是能耐下性子跟着老师思路畅游的享受心理?”“课堂听讲时如果遇到辅导班学过的内容,是否会再认真听一遍,虚心跟着老师的思路一步一步深入地学下去?”“课堂上能否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不随便跟周围同学交头接耳,尊重课堂秩序,尊重同学,有耐心倾听的习惯。”

反思三:“孩子,你要正确对待课堂上的电子产品,它是学习的工具而不是玩具。”

新一轮的教育改革锁定在信息技术与教育相融合这个方面,为响应号召,大家纷纷尝试和探索利用新技术来改善我们的教学效果。在我的这堂义教课中,我选用PAD辅助教学,课程设计上安排了两个环节学生需要借助PAD进行学习。一个环节是借助PAD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观看“资源超市”中的学习内容;一个环节是利用3D模型软件,了解认识人体结构。这提现了教学改革的目的要求——借助信息化手段和设备,让学生学会自学,主动求知求索,不同水平的孩子结合自身需要,选择与自身水平相适应的学习材料进行学习。在这套课中,大多数孩子能够保证只在用到PAD的时候才会碰触PAD,因此这种教学手段对于自觉自律性高的孩子来说,如鱼得水,学习效果一定会更好。但课上也有部分孩子从头到尾都在摆弄PAD,不认真听课,也不做课程安排的活动。那么PAD的用途在这部分孩子看来只是游戏和娱乐,孩子没有意识到PAD的教具功能。因此这种教学手段对于自律性差、玩心大的孩子来说,PAD仿佛递到他们手中的玩具,就无从提及能带来学习上的帮助了,反而可能导致这样的孩子一堂课获取不到知识,与自律的孩子差的越来越大。信息技术产品进入课堂,在课堂中具有的这种弊端,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解决办法,即便开发商意识到这个问题,设计了锁屏控制功能,这种控制功能也仅局限在软件中能用,如果孩子不登陆软件,这个功能就控制不了他利用PAD在课上玩游戏等进行非学习活动。

信息技术一定会普及进课堂的,所以,解决如上分析的弊端的根本方法,在于让孩子正视电子产品,扭转孩子的观念,不再让孩子看到电子产品就认为是游戏机,而是让他们真正意识到电子产品对学习的帮助,这是当下家、校该联合起来反思和解决的问题。

以上,即是忙碌了一个学期后,借着义教,又一次深度思考的地方。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若有异,欢迎指正。

猜你喜欢
生物学思路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不同思路解答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