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林
摘要:科学从宏观的视角来看,是推动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从微观的视角分析,是人们生活进步的指明灯,科学的认知启蒙,有利于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价值观念,迁移科学的知识获得生活的感悟,激发学生的潜在智慧,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小学阶段的科学解读,还需要结合动手实践,引领学生参与科学的探究,在操作中循序的摸索科学的真知灼见,掌握科学的真理,夯实科学的基础知识,并领会科学的内涵。科学教师应从综合的层面展开互动,创新教育体系,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有效途径
引言:
科学需要实践来验证,理论为科学的实践探索做好了铺陈,基于对理论的理解上,循序渐进的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质疑发表观点,调动科学的探索热情,并鼓励学生大胆的互相辩证,在思维的碰撞中找到科学的准确分析思路,形成内心的满足,以多样化的科学情境构建,寓教于乐拓展科学认知空间。
一、以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
1.图画情境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搭建能力较为薄弱,而且对于科学世界较为陌生, 科学的元素中涉及的一些情境是学生全无印象的,或者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并没有细致的进行分析,知识概念十分模糊,学生一知半解的状态下,对科学的理解也停滞不前,教师可悬挂图示,利用磁铁石在黑板上张贴情境图片,小学生喜欢图文并茂的材料,对图片行注目礼,都全神贯注的看着图片期待教师的解读,此时可顺应有关的图片情境引发动手互动。例如:教学“浮沉”时,教师搜集了一组对比图片,其中的一副上面展示了一个人在海里逐渐沉入海底,惊恐夸张的表情让人为其捏了一把汗,另一幅是这个人看到了海面上漂浮过来的木头,抱住木头浮于海面后的强装镇定让人忍俊不禁,部分学生都哈哈大笑起来,教师借助这个情境让学生猜测:“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个人能够得救?”结合学生的反馈展开实验,教师可让学生准备一个水杯、一个小气球、一个模仿人物的小玩具,有的学生带来了“光头强”,有的学生拿来了一个“小洋娃娃”。实践中这些动画人物果然直接沉入水底,但在抱住气球后又浮于水面,呈现出一幅“得救”的情境,模仿图画中的效果,衍生了对沉浮的探究欲望,也在动手演示中逐渐的明晰沉浮的条件。教师可同步导入安全教育,让科学的探究变得更有意义。
2.故事情境
小学生大多喜欢生动有趣的故事,他们在动手中有时候懒散懈怠,提不起兴趣,这种无心学习的状态下,教师应从心理上为学生提供上进的动力,例如:讲述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一天,他指着正在孵蛋的母鸡问妈妈:“母鸡把蛋坐在屁股底下干嘛呀?”妈妈说:“哦,那是在孵小鸡呢!”下午,爱迪生突然不见了,家里人急得四处寻找,终于在鸡窝里找到了他。原来,他正蹲在鸡窝里,屁股下放了好多鸡蛋孵小鸡呢!父母看了以后,哭笑不得,只好把他拉出来,又是给他洗脸,又是给他洗衣服。”学生都深深的被这些故事吸引,最后教师说一说爱迪生的发明经历,鼓励学生也像爱迪生一样多观察、多思考,想到什么就主动去做,不要怕做错;“你们看,爱迪生也干过这样的蠢事呢?看来想要成为发明大王,就不要怕做错,以后我们也经常去实践,成为一个爱思考的聪明人好不好?”学生都异口同声的附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也为后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打下了基础。
二、通过拓展教学空间提升学生动手实践的效率
1.信息空间
局限于教师的封闭空间中,科学的很多探究是无法施展的,教师可带领学生去校园里,去公园里,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一次大自然的探索。在教学“观察植物、动物”的知识点时,与其将植物、动物模板带到课堂上来观察,不如带领学生打破空间的限制,去更为广阔的空间中一览无遗的观摩。教学观察金鱼的时候,教师可带领学生去水族馆直观的观察各种鱼的姿态,与金鱼进行对比,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水族馆的情境,放大金鱼的各个部分,鼓励学生在边观察边说出心中的想法,同时教师制作动态的课件,带领学生到微机室中,每个电脑上都显示几条小金鱼,旁边有一些面包屑、小虫子等,展开“养宠物”的游戏,学生可手动将旁边的物品移动到小金鱼的嘴边,小虫子到金鱼嘴边的时候小金鱼躲开了,面包屑移动到小金鱼嘴边的时候小金鱼张开了嘴,通过这样类似的模拟形式,拓展信息的教育空间,也可以在多媒体的屏幕中教师演示,让学生猜测指示教师挪动物体,总体还应根据学校的资源情况来设定。
2.校园空间
观察蚯蚓、蚂蚁、蜗牛的时候,可拓展校园的空间,引领学生到操场上寻找小动物进行观察分析,针对植物的培育,也可以拓展家庭空间,讓学生观察家庭中的植物并写观察日记,强化科学的实践主动性。
三、结束语
总之,教师可延展科学的实践内容,导入趣味的元素激发学生的科学互动积极性,从生活的典型案例着手,消弭学生对科学的陌生感,让学生切身的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参考文献:
[1]徐君玲.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7(6):60-61.
[2]范丽敏.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 新课程小学, 2013(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