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瑞琪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师通常会采用各种教学方法,以助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本文基于对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具体提出了几点探究式教学方法,希望分析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提供有效保证。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小学数学;应用分析
引言
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数学课堂的采用,提高了学生探索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在探究式教学应用过程,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深入研究有效策略,从而才能保证高效课堂构建,促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加实用性的数学知识。
1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从实际出发,即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有助于其探究发展的问题情境。”这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句话。这句话可以做如下理解:数学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其数学素养的培养,并且可以带动整堂课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中,一个良好的开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讲授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形成教师循循善诱、学生求知若渴的课堂氛围。为整个授课过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行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通常可以先向学生提出一些容易理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跟随一道道问题逐渐进入探究阶段。开展探究式教学,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有独立意识,充分发掘自身潜能,养成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一个一个的疑问完成对知识的学习。研究认为,科学的问题创设,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掘出潜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欲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结合生活实际,设置与课堂内容同步、科学合理的提问,就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带着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欲望走进不断探究的学习历程。最佳的问题创设就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能够充分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态与真实想法,能够在全班同学中引起共鸣,进而激发学生们的探究欲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只作为旁观者,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例如,在"3的倍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做一个游戏:由学生在黑板上随意写下一个数,教师与学生通过心算判断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在学生不断感叹教师计算速度快时,教师可以引导写数的学生写下更大的数,然后快速判断出其是不是3的倍数。在这一情境下,学生就会产生疑问:老师的计算速度怎么能这么快,是采用了什么特殊的计算方法吗?由此引起了学习这一知识点的强烈兴趣。
2提供充足探究时间,组织自主探究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通过学生自己主动思考,以学习者的思维去研究所学内容,从而达到知识内容的再造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以学生为中心,把数学知识点的直接传授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尝试、体验探究过程,进而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让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识,温故而知新,加深对新知识点的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不同、学习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不能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强给个性不同的学生。正因为如此,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教学时间的规划,把更多更充足的时间用于学生的自由学习,为探究活动提供时间上的保证,从而使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水平得到提升,也能够充分地体现在数学学习中探究式教学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还应该为学生创设充足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交流畅通的环境下探究所学知识。只有在时间充足、空间广阔的探究环境下,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发自内心地喜爱上探究学习,进而不断提高探究能力。例如,在课堂上的一个题目:某班级中男同学和女同学的比例为四比三,在体育课上,老师将男同学和女同学分成两组,共发放28个实心球,那么男同学组和女同学组分到的实心球个数分别是多少?这是“按比例分配”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题目。题目阅读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解答思路与同组的同学进行讨论,而不应该按教学计划直接给出解题方法。学生充分交流之后,提出了多个解题方法,有从正比例的角度去考虑的,有从份数的层面去解答的,还有用分数除法来解题的。
3培养探究思考意识,提升学习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创新、积极交流的学习意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学习效率更高。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探索,只有在时间和空间充足的条件下,学生才能充分地体验到探究式学习的乐趣,进而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主动尝试和体验探究过程中,构建起脈络清晰的小学数学知识体系。在给予学生充分学习自由的前提下,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逐渐适应探究式教学方法,提升自主探究能力和主动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自由,要不断强调探究意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采取分小组的方式给学生更多的互动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加强沟通交流,同时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细化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四则运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探究式教学法创设学习情境,以趣味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为其之后的学习提供动力。例如这样设计问题:星期六早上,爸爸妈妈带着你去操场打篮球,爸爸投进了12个球,妈妈投进了7个球,你投进了6个球,问你们一家人一共投进了多少个球?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的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仍需要积极地去引导学生体验探究的快乐,不断融入新的教学元素,丰富探究式教学,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提高自身数学素养,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质量也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天清.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OL].学周刊,2018(29):44-45
[2]汤小娇.略论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08):85.
[3]梁丽平.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2):251+253.
[4]范佳佳.游戏在小学数学自主探索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03):357-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