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职技高师教育实习是职前培养的实践演练环节,对未来在专业发展上不可或缺。专业发展主要是从专业知识体系上得到丰富、专业技能上得到促进、专业能力上得以提升。教育实习作为实践性必修课和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在职技学生的职前培养和课程教学中居于主要地位,是学生谋求未来职业发展的主要平台。通过教育实习,学生可以在专业意识上得到培养、专业品质上得到提升、专业知识上得到丰富、专业技能上得到提高、专业能力上得到发展。
关键词:职技高师;教育;实习
一、教育实习的内涵、特征
1.教育实习的内涵
针对不同学者对教育实习所作出的定义,对教育实习的界定必须理清以下要点:教育实习以职技高师特定的教育目标、任务、要求为基本前提和导向;教育实习的主体是职技高师高年级学生;职技高师指导教师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对师范实习生在独立完成教育实习工作,促进个体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必不可少;教育实习的形式涵盖参观、参与和独立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育实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师范实习生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在教育实践中培养专业情感,获得实践性知识,丰富和改善个体知识体系,练就过硬的教育教学专业技能,为未来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实践能力。
本研究中的高师教育实习定义为:职技高师以特定的教育目标、任务、要求为基本前提和导向的情况下,高年级学生经职技高师教师和实习所在学校教师双边指导,以参观、参与和独立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基本形式,目的在于培养师范实习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专业情感,获得实践性知识,丰富个体知识体系,练就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培养师范实习生专业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
2.教育实习的特征
(1)情境性
情境性是教育实习区别于其他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特征。由于教育实习具情境性,建设质高的、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在高师教师培养工作和教育实习工作中才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保证高师教育实习工作顺利开展、培养未来合格师资的平台保障。也正是由于教育实习的情境性,学生才能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感悟、审视、批判和反思自身所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丰富自身知识体系、提高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
(二)实践性
教育实习的实践性特征,教育实习成为主要的扎根于真实情境的教学实践方式。学生经过教育实习工作中的系列实践活动,获得理论知识之外的实践性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正是由于教育实习的实践性,教育实习才与理论性课程形成根本性区别。因此,教育实习的实践性成为其所有特征中的本质特征。
二、职技高师教育实习现状
1.教育实习的课程内容与基础教育改革及实践的联系不紧密
职技高师的教育实习课程教学结合基础教育改革趋势较少,程度不深,没有把结合基础教育改革趋势的教育实习课程教学落实到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实处。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高师实习生对基础教育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对教育实习中对课程教学的领悟实施。
2.教育实习时间短
教育实习周期太短,实习生对教育实习工作在短期内只能是介于初步的、较浅程度的接触,不利于实习生实践性知识的积累,更不利于实习生教育实习反思能力的培养,实习生的教育实习很难在短时期内从专业意识、知识、技能、情感、能力等方面产生根本改变。当前职技高师教育实习周期短是教育实习工作中存在的一大问题。
3.双方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反思指导不力
高师指导教师表示主要对实习生课堂教学内容的讲解、教学方法策略的运用、实习生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几个方面对实习生的反思进行指导。同时,被访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也表示主要对实习生备课、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等课堂教学内容和班主任工作两个方面进行反思上的指导。双方被访指导教师均表示,其他诸如班主任工作,实习生对学生、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家长等人际关系的处理,学生发展,关注教育教学改革等内容,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反思工作指导很少。
三、改进职技高师教育实习工作的策略
1.改进教育实习课程体系,提高教育实习课程质量
首先,针对职技高师教育实习课程教学结合基础教育改革的讲解不多,职技高师的教育实习课程建设结合基础教育改革趋势不足的问题。职技高师课程建设过程中应更多的考虑基础教育实际,把教育实习课程建设与基础教育改革趋势相结合,将教育实习课程建设落实到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等方面的可操作性实处。改变以往的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仅限于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研读的传统方式,将面向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深入到高师教育实习课程讲授中,拓宽高师教育实习课程和其他教育课程与基础教育改革相联系的渠道。
其次,针对职技高师教育实习课程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的问题,职技高师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尤其是教育实习课程教学中要加深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联系,更多挖掘和讲授基于实践背后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价值。另外,实习生自身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应具备反思意识,利用教育实习平台对自身教育实践工作背后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价值多加反思。
2.延长实习周期
针对教育实习周期短,教育实习很难在短时期内的教育实习工作中从专业意识、知识、技能、情感、能力等方面产生根本改变的问题,职技高师要与实习学校加强沟通交流,共同商定延长实习生的实习周期,给予实习生教育实习较合理的实习周期。
3.提高学生反思意识和能力
针对高师实习生主要对课堂教学、自身专业知识及能力的发展和学生发展(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心理发展等)三方面进行反思,实习生反思内容范围狭窄和双方指导教师对应实习生的反思内容进行反思指导范围也相应狭窄的问题,实习生在内容上需拓宽反思范围,将实习生对学生、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家长等人际关系的处理,学生发展,关注教育教学改革等内容纳入反思范畴,双方指导教师也相应的拓宽对实习生反思指导的范围,加强对实习生反思工作的指导。另外,双方指导教师在指导实习生的教育实习工作中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在培养实習生反思意识、提升实习生反思能力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反思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德龙.浅谈高师教育见习的几个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2,(5).
[2]张贵新.对教师专业化的理念、现实与未来的探讨[J].外国教育研究,2002,(2).
作者简介:
苏娟,1984.05.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人,女,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工作,研究方向,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