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018-12-21 09:39赵凌云
文理导航 2018年30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赵凌云

【摘 要】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作为主要官方文字。识字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学生;审美能力

引言

小学生在学习阶段,识字教学是学习的基础,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作为语文教师,只有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字,才能为其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实际的识字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感受汉字中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意境、凝练生动的词句、强烈感人的色彩情感,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遵从学生的感受,让学生在汉字的体验教学中,根据汉字的审美规律,由浅入深,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美化学生的心灵。想象力是审美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当学生的审美感受更加丰富时,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具体形象地理解汉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汉字的意境美,还能够促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体验美育,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对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都发挥着重大作用。

当学生审美能力得到了提升,还可以促进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生成愉悦感和美感,为语文识字教学开拓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促使美育教学在无形中渗透,语文识字教学就可以事半功倍。学生再也不会感到识字教学索然无味和枯燥,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积极进行审美体验,以此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还能不断拓宽学生的审美范围,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念,净化学生的灵魂。

二、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借助汉字音韵,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力

每个汉字都有不同的音调,汉字的读音可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种。随着音调的变化,话语中的语音也在發生着变化,随着音韵的起伏变化,就形成了平平仄仄的读法,话语就读起来非常顺口。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就要特别注意利用音韵的变化,让学生正确地去读音、听音及辩音,以此能感受到语言的音韵魅力。音韵的起伏变化在发展中,还渐渐形成了押韵。例如在古诗词:“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当中,不仅有平平仄仄之分,还有音节声调的押韵。

教师在实际识字教学中,就可以适当引用一些古诗词,让学生先处于一种音韵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教学虽然是教学生识字,但是也要放在整体的语句当中,让学生在整体的语句中感受音韵的魅力。如《悯农》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诗词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音韵规律,教师就可以将这首诗的句式、音韵和押韵部分进行具体讲解,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再配上相关音乐,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韵美和节奏美。

(二)借助汉字形体,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之分。其中象形、指事多为独立字体,属于一种比较直观、形象和简洁的美,例如木、水、目等。会意、形声多指一些对称或不对称的美,例如眼、睛、林等。这些字体都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包围结构和半包围结构之分,每一笔画都具有非常深的美感,汉字字意的不同,结构的不同,因此给人的美感也不同。

教师在实际的识字教学中可利用汉字的形体,为学生展示汉字的由来,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展示不同结构的汉字所代表的意思。例如眼、睛、眈、盹等,都是由“目”字旁构成的汉字,如林、树、村、李等都是由“木”字旁构成的汉字,如江、海、湖、河、汉等都是由“氵”字旁构成的汉字。让学生先了解汉字的构造,再让学生观察这些汉字的异同点,最后进行分析,以此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借助汉字意蕴,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每一个汉字背后都包含着极其深厚的文化意蕴,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也对汉字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很多名人轶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诗词文句等都渗透了成千上万的汉字,也体现出了中华文字的美感。每一个汉字在每一句话中都代表着不同的意境,能够品味到不同的情趣。如一望无际的草原、漫无边际的天空、茫无涯际的土地等,都体现出了大地的无边无际。如“仁爱”,“人”和“仁”同音,就表示着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帮助、团结友爱,当学生理解汉字背后的深厚意蕴之后,就会产生浓厚的情感。

例如,教师在实际的识字教学中,在教授学生“瀑布”两个字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出瀑布的形态,让学生在欣赏关于瀑布的画面中,感受到瀑布的雄伟气势,进而促进学生对瀑布的欣赏和赞美情感。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也进入了想象之中,让学生感受瀑布青烟袅袅上升的情景,感受迷雾朦胧和细尘飘洒的姿态,感受到瀑布的形象美。教师也可以借助各种比赛活动或者竞赛,为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需要学生走进汉字的世界,感受汉字的魅力,在汉字的世界中尽情徜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通过对汉字的精读和认知,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感受到汉字文化的灿烂,最终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杜露英.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分析[J].语文课内外,2017(35):138

[2]郑雪芳.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7(3):188-189

[3]高晓瑞.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分析[J].读与写,2017(34):95-96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