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水长
毋庸讳言,诗歌鉴赏题是让很多考生心怀惧意,甚至谈之色变的,其原因还是在于读不懂,理不清,答不全。的确,古典诗歌因其时代的久远、创作动机的难以把握、语言建构的复杂多变、技法的丰富多样等原因,让现代人读起来倍感艰难。读都读不懂,要想做好题其难度可想而知。
当然,要想做好诗歌鉴赏题首先要努力把握其命题规律,综观近三年全国新课标卷诗歌鉴赏题,我们可以比较明晰地看到,高考诗歌考查在题型设置、体裁选择、考查角度等方面其实是有一些共通的显性特征的。近三年全国新课标卷诗歌考查知识点具体如下表:
从近三年高考对诗歌考查的知识点来看,我们至少可以发现其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题型设置稳中有变 2016年以前一般设置为两道主观题,其中一道题偏重于对形象、内容及情感主旨的考查,另一道题则偏重于对表达技巧的考查。近两年题型改为主客观题结合型,而且在客观题的设置上呈现出差异:2017年为双选题,分值为5分;2018年则为单选题,分值为3分。
二、题材体裁特征明晰 综观近三年高考考查的诗歌,所选诗歌全部为唐诗、宋诗,人们一直猜测的宋词、元曲等并未出现。而从体裁上来看,律诗一家独大(9首中有8首为律诗),古体诗偶尔见之(仅2018年全国Ⅲ卷出现),绝句则未见身影。
三、考查角度分工明确 自2017年题型改为主客观结合型以来,两种题型的分工就比较明确。客观题偏重于对诗句的理解、技巧的分析;主观题则重在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情感、形象的分析,很少设置纯表达技巧类的题目(如2018年全国Ⅰ卷《野歌》“15. 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2017年全国Ⅱ卷《送子由使契丹》“15.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在主观题中即使考查表达技巧,也往往将其与诗歌内容的理解、情感主旨的把握等结合起来(如2017年全国Ⅰ卷《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两种题型考点设置上由点到面,由浅而深,很好地体现出题型设置的层次性和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四、作家作品暗藏深意 我们不难发现高考所选诗歌虽有曹翰、王建这样的非名家作品,但更多的是如李白、杜甫、苏轼、欧阳修、白居易、陆游、李贺等名家的非经典名篇,但其也往往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生际遇、身份特征、创作风格等息息相关。如一代诗仙李白在《金陵望汉江》中呈现出浓郁的盛唐气象与浪漫诗风;科举主考欧阳修在《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中表现出与其身份相匹配的惜才爱才之情及为国选才的责任与使命;落魄诗鬼李贺在《野歌》中则抒发出虽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等。换言之,这些作品虽非名篇,但其身上依然映照着作者及那个时代的影子,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五、对比考查显隐结合 2016年全国Ⅲ卷曹翰《内宴奉诏作》直接设置成一道主观题[“9. 这首诗与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2018年与之相比,并未单独成题,而是隐性藏于选项当中(2018年全国Ⅰ卷《野歌》第14题“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2018年全国Ⅲ卷王建《精卫词》第14题“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如果考生对相应的作家风格(如白居易作品的浅易等)、作品内容[如《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表现的英雄白首,功业不成的愤慨等]不熟悉,是很容易陷入答题误区与泥淖的。
基于高考古典诗歌考查的以上特征,我们不妨静心思考,拨开惨淡愁云,努力找寻到应对的策略。
其一,回归根本,心意相通 高考考题偏重于对作家作品内容的理解,情感、主旨、形象的考查,这是与高考的目标要求相契合的。诗歌考查的根本目的在于让考生走进诗歌,让诗歌涵养、浸润心灵。技法的学习固然重要,但相对而言,其地位是不能与诗歌学习的根本目的相提并论的。在考查上也理应突出二者的主次地位关系,否则难免有喧宾夺主之嫌。因而,学习诗歌最核心的还是要努力去读懂它,要想方设法进入诗人的内心,收获诗歌带给我们的美与感动。固然,读懂诗歌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我以为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情感上亲近它,要将它还原成有血有肉的“正常的人”,而不能将其视为“异己分子”甚至洪水猛兽。其实,诗歌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作者睹物而思人,登高而怀远,临别而感伤,春风得意则马蹄轻捷,孤独凄怨则梧桐滴雨,漂泊沦落则孤舟一片……纵然时隔千古,空距万里,同为人,情感总还是相通的。读懂诗首先要解决的是消除心里上的距离感,否则,纵然天天抱着它,也终难入耳、入眼,更难入心。
其二,探寻规律,拨云见月 唐、宋律诗之所以能成为高考高频考点,固然与命题者反猜测的缜密心思及其在中国古典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息息相关,但更重要的是其与高考命题的初衷相吻合。高考对古典诗歌的选材总不脱“浅易”二字,其考查对象、方式等也自有其规律。律诗四联八句,其颔、颈二联往往是全诗艺术上的主体,而首、尾二联则常为思想内容的主要部分(如溫庭筠的五律《商山早行》)。其在结构上常为“写景/叙事+抒情”(如杜甫的《登高》、王维的《山居秋暝》等),“抒情”部分最容易出现全诗的情感主旨句(如直抒胸臆的“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深意暗藏的“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等),写景、叙事诗句又往往是集中体现作品艺术技巧(如写景技法、修辞手法等)的所在。从这几年高考考查的情况来看,所选律诗也大多反映了律诗的这样一些规律(如2016年全国Ⅰ卷《金陵望汉江》、2017年全国Ⅰ卷《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2018年全国Ⅰ卷《野歌》等)。律诗如此,其它文体的诗歌也自有其共性。同学们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如果能有意识地去观察、总结,找寻到一些规律,必能提升诗歌学习的效率,从而更加从容地应对考试。
其三,构建体系,纲举目张 不少同学对古典诗歌的学习效率低下,从而产生挫败感及畏惧心理,这与其学习方法的不当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太过注重微观把握,孜孜于其中而忽略了对知识体系的构建;更有甚者,以强记答题模式为乐事,以为如此能一本而万利。事实上,对诗歌的掌握既要有微观的钻研,更要有宏观的把控,要有庖丁解牛时目无全牛的精神,如此方能做到成竹在胸,游刃有余。一首诗看似复杂抽象,其实也不过是回答了三个问题:“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写了什么”回答的是作者在诗歌中刻画了怎样的形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等;“怎么写的”回答的则是作者用什么样的艺术方法去刻画形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揭示主旨等,主要包含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抒情方式及语言风格等;“为什么写”侧重探究作者的创作动机、目的以及其在诗歌中表达的感情主旨等。很多同学之所以觉得学习古典诗歌艰难,答题不得法,往往是因为知识掌握太过零散,不成体系,不能做到纲举目张,心中有诗。
其四,纵横结合,迁移深入 高考所选作品常为名家的非名篇,其意很可能在于告诉我们学习古典诗歌应有的范式——对某一名家作品的学习切不可仅仅就事论事,而应横向迁移、纵向深入。横向迁移是指将某一诗人的作品与其同类诗人(如边塞诗人、山水田园诗人等)的作品进行比较,或将诗人同一类型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在比较之中找出差异,分析出差异原因,进而总结提炼,找到学习的一般规律。例如在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既要关注该诗歌本身(包括创作背景、谋篇布局、情感主旨、情景关联、动静手法等)的学习,还可与同为山水诗人的孟浩然诗作(如《夜归鹿门山歌》等)及王维的其它山水诗作(如《积雨辋川庄作》等)进行比较学习。纵向深入则是指对同一作家的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学习,全方位地深入了解作家遭际与其作品之间的关系,在感悟人生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诗歌鉴赏能力。以李清照为例,如果只知道其是婉约词派的作表人物,其作品细腻委婉,这是显然不够的。事实上,其创作以南渡为界呈现出前后期明显的特点差异。她前期的作品(主要是词)主要是反映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多写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代表作有《如梦令》、《一剪梅》、《醉花阴》等。南渡后,其词作风格迥异,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沉痛,多抒发伤时念旧、怀乡悼亡之感。如《菩萨蛮》、《蝶恋花》等,既写出浓重的孤愁哀怨,又寄托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将个人的不幸与时代的苦难交融为一体,境界为之大开。如果对李清照能有一个纵向深入的学习,我们读完《声声慢》,即使不借助任何的参考资料,只要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也能轻易判断出这是她后期的作品,也能对其情感、风格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学习起来也就能事半功倍。
其五,立足教材,触类旁通 教材所选课文往往具有很强的典范性,是学习的重要范本。面对课本所选古典诗歌,无论是文本本身的经典性还是教师的重视程度,无论是诗歌本身的学习还是拓展延伸的知识学习,无论是技法的分析还是形象、情感、主旨的剖析……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都应将其作为很好的范例加以珍视。高考所考知识点大体不脱教材,以表达技巧考查为例,2016年全国新课标三套试卷分别考查了用典(Ⅰ卷)、铺垫(Ⅱ卷)、炼字(Ⅲ卷),2017年分别考查了动静关系(Ⅰ卷)、用典(Ⅱ卷)等。这些表达技巧在对课本古典诗歌的学习过程中都是能够经常接触到的,如果能够深入学习相關知识,并能配合一定量的训练,那么无论是在量的积累还是质的提升,无论是学习鉴赏还是应对考试都能有一定的保证。另外,我们还应看到,高考诗歌对比考查甚至直接对接教材,如果对相关文本不熟,必然彷徨无策。事实证明,通过对课本知识的迁移,能够有效架构起课内与课外知识相互联系的桥梁,能够让考生在面对考题时,通过与教材内容的联系、比对,做到举一反三。因而,在学习课本中的古典诗歌时要努力吃透它,对经典篇目更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下来,要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其六,价值导航,“德业”为先 综观高考所选作家作品,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它充分体现了高考“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作为中国现行最重要的人才选拔渠道之一,高考是必然要为这个伟大的时代服务的,培养人才要以德业的发展为前提,这是时代赋予高考的重要使命,这也决定了“立德树人”方针对高考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引作用。因此,可以预想高考是绝不会选择那些意志消沉、价值取向负面的作品的,而积极上进、情感美好,具有家国情怀、生命意识、担当意识,文质兼美的作品则必然更受青睐。事实上,古典诗歌中具有崇高“德业”的作品从来都不孤独,千百年来,诗歌以其表达的美好情怀汇成滚滚洪流,滋养着伟大的华夏民族,也因之成为世界的瑰宝。正因深沉的家国情怀,才会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抱负,才会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高亢和悲愤;正因强烈的忧患意识,才会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思与愤慨,才会有“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的良知和本心。同学们在学习和备考过程中一方面要在情感上与之诗意地激荡,另一方面也应当有意识地思考总结各种类型的诗歌在情感表达、形象塑造、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一些规律。比如在学习边塞诗时,既要掌握其表达的复杂情感(思乡、建功立业的激越、壮志难酬的忧愤等),常见意象(烽火、狼烟、马、宝剑、铠甲、孤城、羌笛、胡雁、夕阳、长河等),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等,也要对其叙写角度(诗人、将士、思妇、旁观者等)及常用艺术手法(对比、虚实、衬托、炼字等)进行归纳总结。同时,还要将其与其它类型的诗歌(如山水田园诗、送别诗等)进行比较区分,如此方能做到学习的立体化。
总而言之,古典诗歌的学习与备考虽确有其艰难之处,但如果能还原考点,用心观察,静心思考,总还是能找到一些规律,并能在相应规律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找到应对的策略。
责任编辑 廖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