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 张晶 柳红波 杨宇帆 樊欣 张国琴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口流向城市,导致城市人口迅猛增长,城市规模急剧扩大。但是,工业革命导致国际分工更加明显,人的工作重复而乏味,而且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人们开始寻找远离城镇,环境优美的地域,实现放松自我,休闲玩乐的目的。让一部分资金回流农村,这也催生了发展乡村旅游开展扶贫的经济行为。
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扶贫的研究也随着兴起。国外方面,1999年英国国际发展局在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中最早提出了PPT(pro-poor tourism)扶贫旅游的概念。Miller(2009)对美国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证研究显示,旅游者满意、环境可持续、雇佣当地人、经济溢出和环境等因素影响美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我国,1991年贵州省率先提出旅游扶贫的口号,明显晚于国外发展,但中国旅游扶贫迅速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术界也对我国旅游扶贫进行了研究。李莉(2013)认为旅游扶贫又称PPT(Pro-poor Tourism)有利于贫困人口的旅游,是指通过开发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使旅游业形成区域支柱产业,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双脱贫致富。熊家珍(2016)认为,目前国内系统化的扶贫研究才刚刚起步并处于初级阶段。在研究对象方面,我国扶贫研究明显不足,所让人们对政府作用、社区的参与、乡村文化资源等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但是对贫困人口的关注明显不足:在重大问题研究深度方面,缺乏理论建树,旅游扶贫的对象目标不够明确,对扶贫的负面认识不足,对扶贫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对扶贫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旅游扶贫模式的开发功能、模式问题及对策等方面的一般性研究多,對贫困受益模式研究较少,对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有示范性的研究较少;对特定地区的宏观性研究比较多,但是对微观具体的地方扶贫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内的研究对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建设有比较系统和深入的讨论外,对政府的作用、社区的参与等重要问题,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具体解决方案、机制的建立和模式的设计等。关于社区的参与、农户与旅游发展、旅游系统如何与其他经济系统的联系等缺乏系统研究。对贫困人群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参与度、参与中存在的障碍,以及现在和潜在的经济利益方面基本没有研究。
近日,国家旅游局发布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甘肃有1 182个列入村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市区,其中有55个在张掖市。因此,研究张掖乡村旅游扶贫的进展,不仅仅对张掖地区有深远意义,对其他临近市县地区也有重要借鉴意义。
首先,发展乡村旅游能充分发挥张掖地区旅游资源优势,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真脱贫、脱真贫。张掖位于祁连山北山麓,湿地、草原、沙漠、森林和冰川等地形地貌分布范围广泛,各族民众“大杂居小聚居”分散于全境,民族地域特色多样。虽然,国家在大力实施“村村通”道路工程,但是,过于分散的人口还是给脱贫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国家积极倡导旅游业的发展大背景下,如何引导张掖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如何把地域民族特色变成张掖的人文魅力,如何把旅游知名景区社区发展结合起来,对张掖地区的脱贫攻坚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例如南台村依托国家4A级景区张掖七彩丹霞景区,其转变村民思想观念,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改善经济结构,加快土地经营流转,旅游服务业占全村GDP比重稳步提升,促进了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其次,发展乡村旅游能帮助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实现全面发展。据张掖市旅游局网站显示,截至2014年5月,张掖A级旅游景区共有23家,其中张掖丹霞地质公园等19家A级景区位于贫困地区,所以,当地的贫困既成为了发展旅游的动力,也成为了制约张掖景区发展的瓶颈,如何快速摆脱贫困也成为当地不可回避时代的课题。例如张掖七彩丹霞景区“十一”旺季日接待游客人数3万人,景区周围交通会出现不同程度拥堵,出现停车位紧张、景区周边餐饮、住宿接待能力有限等多种问题,导致服务质量降低,游客满意度降低。
再次,发展乡村旅游能缩小地区、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实现共同富裕,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良好经济基础。旅游本身就具有货币回笼,引导消费的功能。在张掖发展乡村旅游,就能发挥旅游业“一业兴百业,一业带百业”的巨大功效,带动当地交通、餐饮、金融、酒店、卫生和通讯等行业的极大发展,实现富民为民发展。例如随着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知名度不断攀升,前往七彩丹霞景区的游客不断攀升,2015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2016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累计收益2.8亿元。雪松、长城等投资集团均在南台村投资开发,带动了当地就业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扩大了乡村旅游扶贫乘数效应。
(一)南台村简介
南台村位于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镇,张肃公路贯穿南台村全境,距张掖七彩丹霞景区西南方向3 km处。全村现有七个社397户1 378人,总耕地约311 hm2。因位于丹霞地貌旁边,缺少植被和水源,当地民众生活贫困,是当地贫困的代名词。从2008年起,一家民营企业开始投资开发丹霞地貌,村民的日子随着丹霞地貌旅游资源的开发,逐渐富裕起来,并初步形成了一条精品玉米制种、现代设施农业、养殖业等为主导的一条产业链。
(二)南台村乡村旅游扶贫发展成效
充分依靠丹霞地貌的先天优势,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积极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旅游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受访者J表示,2013年全村人均收入9 600元,2014年10 000元,2015年10 593元,2016年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11 670元,成为全县以旅游带动经济的“专业村”。2016年,土地经营权流转收入100万左右,旅游产业收入600万左右,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主导产业。全村1 430人,除创办农家乐,还动员摆摊设点村民100位。
当地党委政府依托景区资源,千方百计增加村民收入。积极动员群众集资开发建设梨园新村,引导26户农户在七彩镇修建商住两用客栈;深化167余hm2流转土地,种植油料牡丹和万寿菊观赏花卉;南台村193户村民以入资参股的形式成立了张掖市河西印象文化旅游股份公司,投资3.5亿元开发建设占地13.24万m2的丹霞民俗文化旅游村;初步探索建立与景区合作驼队运营利益共享,实现利益共享;政府提供公益岗位,聘用部分贫困村民;众筹投资开发西门生态停车场,每户投资不得超过3万元。
(三)调研基本情况
2017年6月,笔者深入倪家营南台村,在当地村干部的带领下对南台村7户有代表性的农户进行了深入访谈,详细了解了各种类型的致富脱贫典型农户,对南台村村委会主要干部进行了访谈,累计访谈时间超过32小时,并实地了解了村民在建的宾馆,和众筹项目“民俗村”的建设情况,笔者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并请教相关专家学者,提出了自己观点。
(一)旅游扶“智”力度还要加大
当地村民观念落后,对脱贫缺乏信心。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访者A表示,2011年景区开发,当时集资10万左右就可以买一辆观光车,但后来部分人开始担心收不回成本,迫于当时的投资即赔本的舆论压力,于是开始退货,更有甚者竟然车买到后退于组织者李某。现在,丹霞景区发展红火,观光车每年可以分红20万左右。由此可见,南台村的旅游扶贫工作在前期,缺乏政府宏观指导和良好社会舆论环境,加上村民观念落后,所以大部分人处于观望阶段,对投资旅游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缺乏足够的信心,参与主动性积极性降低,降低了旅游脱贫效应。
(二)农民参与程度层次不齐
在我国,自然资源与贫困地区重合度。发展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设施投资巨大,当然从事旅游行业当地人投资数额也不能小觑,受访者A表示,2009年左右在七彩山(开发前当地人称丹霞为七彩山)景区投资观光车15万,现在在南台村投资宾馆最低也需要200万。受访者C表示,部分无能力筹资的村民在景区周围开始摆摊设点,买旅游纪念品,赚点小钱。当然,景区的开发也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受访者A表示,景区刚开发时就业人数达到40人以上,现在人数大为减少,有一定积蓄的人都开始投资开农家乐和其他行业。所以高额的投资数目和高风险,成了南台村村民参与程度层次不齐、收益不均的直接原因。
(三)收益不均,投资渠道不畅通
只有有一定规模的宾馆才能有实力平衡淡旺季之间的收益不均衡问题。受访者A表示,现在南台村有200家宾馆,床位5 000多张。但丹霞的旺季主要就在七八月份,旺季房间数量多的就盈利多,房间数量少的则可能亏本。特别是房间总面积在500 m2以下,房间数在13间以下的宾馆,基本都会亏本。后期旅游发展带动了前期参与的一部分人致富,使得前期未收到旅游发展红利的村民急于摆脱贫困,有的不惜大举借债,一哄而上投资住宿,但是由于其自身管理经验,市场公关能力不足,所以收益效果并不明显,还可能因债返贫,从而进一步加大南台村的贫富差距。
(四)旅游发展季节性过于明显
受访者Q表示,前期他跟随当地人开发丹霞景区,有了一定资金积累后,开始投资建设客栈,在采访时表示,往年4月份出售1~2间;旺季正常出售8间左右,旺季有盈利空间,淡季勉强维持。受气候影响,西北地区旅游明显的淡旺季,这也个给南台村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五)难以调控的内部价格战
当地村民在前期旅游开发阶段,已经有较多积累资金,再加上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多数人已经开始投资创建自己的宾馆。受访者F表示,自己和兄弟靠景区开发以来,自己的资金积累了50万,再加当地扶持贷款,看到宾馆有利可图,于是两人开始投资建设宾馆,预计总共投资240万左右。受访者A表示,自己感觉债务压力大,“原来的农家乐少,大家都挣钱,六月七月房价200元左右,现在宾馆农家乐越来越多,价格战越来越严重,也没有一个约束组织,对宾馆的未来很担忧”。
(六)旅游扶贫模式单一
受访者某政府官员W表示,现在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国家对扶贫扶持力度很大,旅游发展又为旅游扶贫增加很多配套资金,当前规划建设的梨园新村实现31户人集体安置,每个人还可以有5 000块钱的安置补偿,两口人能拿到1万,3口人拿到1.5万,政府也在积极先考虑对贫困户宾馆、客栈、农家乐的建设和投资给予贷款帮扶。由此看来南台村的扶贫模式属于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共建旅游扶贫模式,这种模式能让全村人平均享受政策红利,但是也让部分人觉得不公平。受访者E表示,“村里的懒汉王,一天就知道喝烧酒,什么活也不干,孩子也不管,村干部多次劝说,也去了几次公益岗位,地里浇了几天水后就跑了,这种人和我们一样住楼房,心里觉得有点不公平”。所以,南台村的旅游发展模式应该更加多元化。
(一)加大旅游职业技能培训,加强旅游人才培养
当前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南台村乡村旅游发展的机会和挑战并存。各方均看好七彩丹霞旅游发展前景,七彩丹霞景区也提出“智慧景区”、创建5A级的口号,旅游电商平台迅猛发展,消费者网络预订酒店、网上咨询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所以当地政府要加强旅游人才培养,与地方高校合作,尤其是要利用淡季对当地村民进行网络营销技能、服务态度技能的培训,邀请旅游电商进村面对面教授村民,从而提高村民的服务技能,进而提高其服务质量。
(二)拓宽投资渠道,普及理财知识,为当地人创业投资营造良好环境
经过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南台村村民前期从事旅游行业已经有部分积累。旅游业的发展也让更多的当地人能享受到旅游发展的红利和机会,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也推出了许多包括扶贫贷款在内的创业投资便利措施。但由于缺乏足夠的专业知识,村民认为的致富途径仍然是前期的已经致富的“老路”,对新兴起的“旅游电商”等心存疑惑,信心不足,殊不知“一哄而上和一哄而下”式创业不但不利于长期发展,而且还会给同行业为争抢客源而进行恶性竞争埋下了隐患。为此,当地政府对南台村村民创业投资的思想开导和渠道引导刻不容缓。
(三)建立强有力的行业协会,全方位治理低端、恶性市场竞争
在景区开发前期,当地村民采用众筹资金建立合作社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受访者Q表示,前期开发景区的时候,合作社还可以约束大家,现在村民都开始投资建宾馆,自负盈亏,都成了竞争对手。在服务硬件相同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压低价格来竞争,有的人甚至标价80元一间一晚,连本钱都收不回来”,这严重损害了行业利益。因此,当地政府应该组织建立强有力行业协会,进行合理的价格浮动,通过法律、行政等手段,加强对南台村旅游市场的宏观调控。比如实行严格的旅游农家乐星级评定制度、规范旅游服务,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维护市场秩序。
(四)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淡季旅游产品
淡旺季过于明显,这是西北旅游发展的痛点,张掖也不例外。每年的“十一”黄金周以后,旅游旺季就基本结束,旺季4-11月短短8个月。但是西北地区的冬季雪域风光独特,历史悠久,可以以地方特色为开发基点,以千年河西历史为开发特色,以西北民族生活文化为开发特征,进行宽广深的开发,激活西北地区旅游发展活力。
(五)加大政策扶植,重点帮扶没有能力投资的村民,让村民受益更加均衡
当前南台村乡村旅游发展已经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所以现在应该照顾正要脱贫的一部分人。受访者W表示,南台村也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与七彩景区协商后众筹开发西门生态停车场,每户人最多入股3万。由此可见南台村的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更加关注公平。
(六)拓宽村民谋生渠道,扩大旅游乘数效应
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是指旅游者在贫困地区或者贫困人口所在地消费,最终可带给贫困地区或贫困人口多少收入和就业机会。旅游扶贫乘数效应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受间接效应的影响。间接效应是指直接旅游收入在目的地经济内流转过程中对当地相关企业或部门的收入、就业的影响。受访者H表示,投资建酒店最需要投入资金的部分就是装潢,自己投资酒店的大部分资金都用于装潢了。另一位村名S在受访时表示,自己的丈夫在淡季经常从事装潢工作。所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乘数效应的作用是旅游扶贫的关键。应该让南台村的钱更多地流到南台村人的口袋,减少旅游外汇漏损。为此当地政府应该加强对当地村民技能培训,延长产业链,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七)完善旅游扶贫发展模式,增强旅游扶贫发展动力
在2016年8月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工作会”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肯定了“景区带村”模式、“能人带户”模式、“公司+农户”模式和“合作社+农户”等四种旅游扶贫模式。为此,南台村可模仿利用这些模式,“能人带户”“先富帮后富”,让“先富”在资金、技术、经验等方面帮助“后富”。“景区带村”,利用七彩丹霞景区的5A级景区的建设带动南台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提高当地各行业的发展,从而扩大旅游扶贫乘数效应,使各方共同探索出一条适合南台村发展的模式。
(作者单位: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