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日本企业的“生死线”

2018-12-21 05:24文/王
新产经 2018年12期
关键词:商法法令合规

◎ 文/王 鹏

隐瞒亏损、篡改产品数据、欠薪、员工长期加班、性骚扰甚至是夸大宣传……在日本,“合规”就是一个框,什么都可以往里装。而正是因为这样严格的约束,日本企业及机构在“合规”方面一直小心翼翼,不仅大幅减少了在全球市场发展的“合规风险”,还树立起优良的企业及国家形象,可谓一举两得。

在日本,“合规”不仅指“遵守各国的法律及条例”,还包括按照有益社会的原则开展业务。日语中的“合规”一词,最初包含了“守规矩”“重承诺”等意思,后来又拓展了“服从监管”等更深层次的含义。

现在,“合规”已经与“企业社会责任(CSR)”一起,成为日本企业的两大基本准则。2000年以来,一些日本企业由于违反法令、违背公德良俗等不当行为,不仅丧失了合作伙伴及用户的信任,并因为政府的严惩与强化监管走向破产境地,事业存续都成了大问题。为此,日本企业头脑中的“合规”,除了遵守法律与规则,还包括遵守社会规范与企业伦理,并能够经受住“法律及社会等各方面的严格审查”。

对于“合规”,日本《商法》中专门设置了相关法条。该法第330条规定,会社的董事长、社长负有保证企业合规的法定责任,必须履行“合规注意”义务,公司监察方面的负责人也需要承担同等义务。该法第355条还规定,会社董事长、社长等负责人负有“忠实义务”,需要对企业的不合规行为负责。

此外,日本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除了接受商法的约束,还必须遵守民法、刑法、劳动法等各种一般法律。企业员工也有义务与企业一起遵守相关法律。对于大公司,日本《商法》第348条还专门规定,企业有构筑内部合规控制系统的义务。

在日本,“不合规”企业会面临来自股东代表及消费者的损害赔偿诉讼,而且还将进入信用黑名单,经营状况急剧恶化。为了防微杜渐,从2000年开始,日本企业纷纷建立起内部检举制度。员工如果发现了“不合规”行为,可以不用告知上司,直接实名或匿名向公司专设的“内部通报窗口”举报。日本企业的很多不合规行为,也因此在初期就被发现并得到解决,成为企业合规的重要纠错机制。

经过多年发展,日本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合规管理被定义为:“组织的经营管理、事业活动能达到合规要求”。合规管理措施包括设置合规管理项目、行动指针、合规管理规定、独立于事业部门的合规管理组织、合规监察等。

以前,为了进行风险管理,不少日本企业会聘请外部调查公司给企业找问题。可是,这些公司一般偏重于审查财务数据及经营状况,对企业各方面是否合规缺乏专业评判能力。随着合规意识的不断提高,现在日本企业一般会聘请专业合规咨询机构为企业进行合规管控,合规风险管控也因此成为日本近年来的热门行业之一。

目前,日本的合规风险管控项目,不仅是针对企业的单个项目或单个部门开展管控,而主要是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发挥出“体系功能”。其中包括设立专门的合规管理部门,建立合规监察机制,并根据社会形势及法规法令的变化,不断调整合规监控体系,保证时刻升级更新。

与此同时,日本还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合规理论。其中,名城大学教授乡原信郎等学者提出的“全面合规论”颇有影响。该理论认为,合规的定义不限于遵守法令,而是包括遵守法令在内的“适应社会的要求”。企业的存在,不仅是追求利润,还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比如食品制造商就应该“供应安全的食品”;电视台就应该“不歪曲事实,播放优质的节目”。社会有各种潜在的要求,而这些要求上升为各种法令需要一定的时间。法令并不能经常反映最新的社会形势,司法也不是万能的。所以,企业与机构自始至终遵守法令,还达不到合规的标准,时时刻刻满足社会的要求,才是合规的“模范生”。

猜你喜欢
商法法令合规
乘风破浪的法令纹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企业家精神的商法培育:目标、进路与法治回应
外贸企业海关合规重点提示
GDPR实施下的企业合规管理
明股实债的税法规制思路——基于商法联动的视角
瑞士:龙虾下锅前要无痛死亡
提升下垂的嘴角 淡化法令纹
中国现行商法体系的缺陷及其补救思路
中世纪英格兰劳工法令的颁布、执行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