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东莞 523320)
胆红素脑病指的是出生不足1周的新生儿因为胆红素毒性作用而带来的急性脑损伤,易影响患儿预后,造成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导致患儿死亡。相关流行病学报道显示,胆红素脑病在新生儿伤残、死亡原因中占前3位,往往会给患儿自身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负担与经济负担[1-2]。另外,有临床研究指出,在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时,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防止胆红素脑病[3]。故本研究通过对10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调查,进一步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依据患儿患病情况将其分为两组,其中高胆红素血症合并胆红素脑病为观察组43例,男29例,女14例;日龄1~7天,平均(4.75±2.13)天。单患有高胆红素血症为对照组57例,男38例,女19例;日龄1~7天,平均(4.63±2.01)天。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患儿均经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水平在95百分位以上;②观察组患儿总胆红素峰值>342 μmol/L,且合并典型神经系统体征、症状。排除标准:合并颅内感染、重度窒息、Ⅲ度与Ⅳ度颅内出血以及伴有神经系统症状的代谢性遗传疾病新生儿。
1.3方法:收集两组性别、日龄、24 h内黄疸、高钠血症、低体温、G-6-P-D缺陷、直接胆红素峰值、总胆红素峰值、颅脑血肿等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来确定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危险因素。
2.1单因素分析:观察组24 h内黄疸、G-6-P-D缺陷、颅脑血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峰值与直接胆红素峰值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基线资料及单因素分析
相关因素观察组(n=43)对照组(n=57)χ2/t值P值性别[例(%)]男29(67.44)38(66.67)0.0070.935女14(35.56)19(33.33)24 h内黄疸[例(%)]有8(18.60)2(3.51)4.6420.013无35(81.40)55(96.49)高钠血症[例(%)]有1(2.33)1(1.75)0.0410.840无42(97.67)56(98.25)低体温[例(%)]有1(2.33)2(3.51)0.0540.720无42(97.67)55(96.49)G-6-P-D缺陷[例(%)]有20(46.51)11(19.30)8.4860.004无23(53.49)46(80.70)颅脑血肿[例(%)]有11(25.59)5(8.77)5.1530.023无32(74.42)52(91.23)日龄( x±s,d)4.75±2.134.63±2.010.2880.774总胆红素峰值(x±s,μmol/L)530.27±163.12245.01±63.3412.0670.000直接胆红素峰值(x±s,μmol/L)71.08±11.2315.74±7.6929.2320.000
2.2多因素分析:24 h内黄疸、G-6-P-D缺陷、颅脑血肿、总胆红素峰值、直接胆红素峰值属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见表2。
表2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危险因素BSEWaldP值OR(95% CI)24 h内黄疸1.8380.8205.0310.0256.286(1.261~31.333)G-6-P-D缺陷1.2910.1548.0860.0043.636(1.494~8.854)颅脑血肿1.2740.5844.7540.0293.575(1.137~11.236)总胆红素峰值1.3920.6978.6310.0033.406(1.329~7.851)直接胆红素峰值1.4060.6328.7250.0024.051(1.673~7.820)
近年来,换血疗法、蓝光照射等新兴技术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的应用使得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有所减少,但由于胆红素脑病对婴幼儿的身体健康、神经系统发育、生活质量均有重要影响,且临床致残与致死率均较高,加大研究与预防力度仍显得十分必要[4]。另外,临床上还应当从知识宣教角度,提高家属对该病的认知度,增强保健意识,以最大程度上实现较好的胆红素脑病预防效果。
临床研究表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引起:一是出生早期胆红素分泌过多,而新生儿肝脏组织并未完全发育,难以有效处理胆红素,造成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并穿过血脑屏障;二是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成熟,通透性增加,促使游离胆红素易于透过血脑屏障;三是血浆白蛋白水平下降,游离胆红素增多,进而引发胆红素脑病[5]。一般而言,胎龄、遗传性疾病、出生时体重、胆红素水平异常以及某些病理条件引发的血脑屏障异常开放均属于胆红素脑病发病重要影响因素[6]。本研究结果显示,24 h内黄疸、G-6-P-D缺陷、颅脑血肿、总胆红素峰值、直接胆红素峰值均属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危险因素。提示从上述角度尽早进行治疗和护理操作,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胆红素脑病发生,维护新生儿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24 h内黄疸属于病理性黄疸,临床表现为黏膜、巩膜、皮肤黄染,若不能及时进行干预,容易造成大量游离于血液中的间接胆红素穿过尚未发育完全的血脑屏障,并渗入脑组织,在脑细胞中沉着,进而引发胆红素脑病。同时,由于24 h内黄疸多出现于溶血病或G-6-P-D缺陷患儿,其具有红细胞膜稳定性降低、胆红素增加等特点,加之新生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功能未发育成熟,极易引发未结合胆红素水平上升并透过血脑屏障,进而引发胆红素脑病[7]。由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脑内胆红素水平所决定,而脑内胆红素含量又与血浆胆红素含量关系密切,故总胆红素峰值可用于预测胆红素脑病[8]。值得一提的是,加强胆红素脑病疾病知识宣教,让更多父母认识到胆红素脑病的危害性,并提前预防、及时就医亦相当重要。
综上所述,针对胆红素脑病,24 h内黄疸、G-6-P-D缺陷、颅脑血肿、总胆红素峰值等均属于危险因素,从上述角度进行有效干预可避免胆红素脑病发生,维护患儿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