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怀
(重庆市肿瘤医院 重庆市肿瘤研究所 重庆市院癌症中心超声医学科,重庆 400030)
图1 精囊腺未成熟畸胎瘤超声表现 A.常规声像图示右侧精囊腺肿块; B.肿块沿输精管、前列腺走行至精阜尿道内口; C、D.CEUS示造影剂注射35 s后达峰值(C),51 s开始消退(D)
患者男,46岁,2个月前出现血精,伴突发排尿困难、尿痛、尿线变细、尿滴沥、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及下腹部坠胀等,当地医院诊断为前列腺增生,予以坦索罗辛口服后症状缓解;停药后上述症状再次出现,遂于我院就诊。直肠指检:前列腺Ⅱ度增大,右侧精囊腺区扪及大小约5 cm×6 cm肿块,有波动感。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7 191 μg/L,CA19-9、CA125、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癌胚抗原均为阴性。经直肠超声:右侧精囊腺区探及大小约4.6 cm×6.9 cm×6.1 cm不规则混合回声肿块,边界清(图1A),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斑片状低回声、间杂蜂窝状无回声区;沿射精管走行方向见散在点状强回声,并可见肿块沿右侧输精管生长至前列腺、精阜尿道内口处,突向膀胱腔(图1B);精阜处尿道扩张,较宽处内径约15 mm;CFDI示肿块内散在、点条状血流信号,PW检出动脉频谱,最大流速6.10 cm/s,RI为0.99;CEUS可见注射造影剂后16 s肿块出现不均匀高增强,约35 s达峰值,51 s开始消退(图1C、1D),肿块内存在小片状不规则无灌注区,精阜至尿道内口及膀胱腔内病灶无灌注。超声诊断:右侧精囊腺区囊实性占位,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考虑为未成熟畸胎瘤;精阜至尿道内口及膀胱腔内病灶考虑为血凝块。行腹腔镜下右侧精囊腺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右侧精囊腺未成熟畸胎瘤。
讨论精囊腺原发肿瘤少见,主要为精囊囊腺瘤、精囊腺癌等。未成熟畸胎瘤多发生于卵巢,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发生于精囊腺者罕见。未成熟畸胎瘤的主要超声特点为肿块呈混合性回声,内部回声不均,高回声的脂肪组织及毛发样细带状回声少见。本例超声主要表现为不规则混合回声肿块,内部回声不均质,以实性为主,间杂蜂窝状无回声区,未见明确骨性及毛发样回声,可见钙化样强回声,实性部分血流信号丰富;CEUS以快速不均匀高增强、快速消退的恶性病变特征表现为主;结合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明显增高,且无其他原发病灶,考虑为未成熟畸胎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