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子瞻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南校区
高中学习中已经涉及了生物学基本的实验,为了加强课本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效果,化理论为实践,本文结合高中生物的部分知识,开展了自主探究,以下是主要内容。
常见模式:提供洋葱和甘蔗溶液这些实验材料后,教师让学生按照书本上的实验步骤的方法,进行规范操作后学生基本上都能获得预期的结论。
创新模式:教师提供不同的实验材料,将学生分成几组,让他们各自使用不同的实验材料,例如除了洋葱,还有青菜叶,树叶等植物,实验溶液也不仅限于甘蔗溶液,还有一定浓度的盐水,蒸馏水,甘油等溶液,将原本验证性实验变成探讨性实验,学生通过多次实验对比,模拟当时理论发现者的实验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从实验中获得课本没有讲授的实验能力、提升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常见模式:教师按照实验要求进行讲解和教学,学生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实验,得出预期结论后便终止实验。
创新模式:教师让学生成立实验小组,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在组长带领下与组内成员一起进行对照实验,使用不同的实验工具和实验对象,不断改进和完善实验步骤,人人都能参与到设计实验,探讨实验的过程中。在对照实验中很容易可以看出酶的活性受温度、PH值影响,也能发现不对酶活性造成影响的物品是什么。
常见模式:教师不会或者粗略讲解实验步骤中禁止的行为,例如“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课本强调根尖分离在染色前必须要经过漂洗,“叶绿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则是不能让层析液浸没滤液细线。教师照本宣科地指导实验,学生也没有机会获知原理。
创新模式:教师在安全保障下让学生去执行试验中禁止的步骤,通过尝试错误的实验行为,观察此行为造成的结果,以此理解为何实验被人称为“严谨的科学行为”。通过“试错”,也能提高学生的开放度和包容度,不执著于所谓的“正确”结果。
就上文对生物小实验不同的实验模式可以看出,我们高中生对于不同实验模式的知识吸收率是不同的,能够尝试有创新性的实验模式,对学习高中生物不仅是事半功倍,还能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部分教师在当年还是学生的时候,也没有得到有趣的教学,在自己变成了教师以后也没有进行深刻反思,而是“遗传”般继承了以往的教学经验,这对教学是极大有害的,以生物实验来说,已经丧失了实验精神和实验要达到的育人期望。
那么除了教师以外,我们学生有什么问题吗?
通过观察,我发现大多数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实验课中不难看到,学生在实验中照本宣科地操作,得到了预期结果后便丢下实验器材,不做更多的思考和假设。在教师提到几点实验必须遵守的实验步骤,学生也很少主动提出质问,甚至不愿做对比实验。另外,在分组实验中,也只有几个同学跃跃欲试,争先恐后提出了不同的假设和实验步骤,剩下的同学就如同跟班一样附和着他们,没有独立思考,也不主动参与设计实验。种种表现可以看出,学生对生物实验的不重视和麻木,这样的表现应该引起老师的关注和反思。
无论是教师还是我们高中生,甚至是学校,都有几个方面需要改正,在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毋庸置疑的是,教师也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尽管已经掌握了高中生物知识,但是随着教程的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的进步,教师不能固步自封,在实验课开始前,教师的任务不仅仅只是检查实验材料是否齐全,还应该亲自动手按照备课中的教学模式尝试做实验,遇到实验出现的不同情况,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解决。
实验历来是需要有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不断重复实验,验证结果的耐心,而这恰好是课本上没有教给我们的。通过实验,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也能对知识的来源有印象。最关键的是,如果我们可以掌握实验的步骤,那么在今后的生物实验中也能得心应手,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得到解答的生物问题,我们也不必非要靠求助他人,而是可以自己动手实验。因此学生在实验课中应该更加认真,谨记实验原则,不怕犯错,勇于探索未知的生物世界。
上面已经讲了关于创新实验模式的好处,最直观的就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深入学习生物知识,可谓一箭双雕。因此对于增加的实验材料,学校应该尽力提供,方便学生的实验。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以高中知识结构和高中生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实验课的问题和机械刻板的现状,希望能够引起教师和学生的反思,促进高中生物实验模式的改变。
[1]许桂芬.高中生物课中开展创新思维教学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
[2]聂建慧.高中生物学“创新思维——合作学习”教学的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03.
[3]李欢颜.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实验探讨[J].中学生物学,2006, 22(10):60-61.
[4]王小强.高中生物实验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