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悦琳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
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与其信息的获取、识别、处理能力有着重要的关系,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步凸显,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下,经济结构变得日益复杂,统计工作的难度逐步提升,统计工作中的种种质量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充分暴露出来,如何提高统计质量,充分发挥出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成为各行各业需要重点突破的难关。
虚假数据:虚假数据对于统计工作的影响非常恶劣,这类数据是完全虚构的,并没有事实根据,导致虚假数据的原因来自多方面,如故意虚报数据、统计指标的制定不严密、统计制度不完善、隐瞒真实的统计数据等。
拼凑数据:拼凑数据就是将不同条件、地点、性质的数据进行人为拼凑,虽然有事实根据,但是整体的数据并不能反映客观事实。
数据背离:数据背离也是数据统计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统计人员对指标缺乏正确的理解,或者由于指标本身随意性大、含义模糊,统计工作执行起来存在种种困难,导致数据与指标发生走样。
数据缺失:数据缺失主要是由于调查单位存在遗漏,所列项目中的资料不完整,不符合资料统计的客观要求,数据缺失就无法直接反映出统计对象的全貌,难以帮助管理人员根据数据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甚至会南辕北辙。
技术落后:目前,还有少数企业在开展统计工作时,采用传统的手工统计方法,即便使用计算机,也仅仅是用来计算和汇总,并没有真正将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引进到统计工作中。在统计分析方面,也是以事后分析为主,不能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事前分析,导致统计预测工作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统计数据的质量控制工作需要贯穿到各个环节中,每完成一项工作,都需要返回检查上一步,如果发现错误,要及时进行纠正,层层把关,避免影响下一环节。作为数据统计人员,要树立起全局意识,把控好每一项工作的质量,要知道,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由多个环节、多个工种共同来决定的,要提高统计质量,需要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只有人人重视数据、关心数据,做到高度负责,才能将数据质量问题扼杀在萌芽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推行全员质量控制体系,将数据统计质量落实到各个工作岗位中,量化岗位工作标准,明确职责、合理分工,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来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
设计阶段是数据统计工作的核心环节,如果设计阶段出现问题,就会给后续的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此,需要科学规划统计数据的质量标准,做好事前调查工作,收集精准、全面的数据,进行反复论证,考虑到统计工作的具体水平。同时,还要设置出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进行标准化管理,完善管理范围,提高分组的准确性,对于各项计算方法、涵义解释,不能模棱两可,对于报表的设计、办法、汇总等流程,需要进行全面化的质量管控,提高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成效。
在整理鉴别阶段,应该注意资料审查的适用性与可靠性,把握清楚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口径范围与实际特点,对于不完整、不一致的资料,要及时核查,进行调整和补充。对于需要对比的资料,需要注意两者之间有无可比性,如果在这一阶段发现数据存在问题,需要进行重点核实,避免问题数据进入汇总阶段。总之,对于各项资料和数据,都要进行鉴别与推敲,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统计的质量。
数据本身就是自然真实的社会角度层面的反映,由于统计数据有关的原始数据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人为因素,所以统计数据的高质量就对企业的决策有重大的影响意义。现代化的管理和发展离不开统计工作相关数据的有效支持,统计数据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管理运作的效率。统计质量是统计工作的主要部分,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互为一体的。为了提高数据统计的质量,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推行严格的管控制度,从源头上消除问题。
[1]金伟.数据统计分析对售后服务工作的指导及应用[J].中外企业家. 2015(08)
[2]王琳琳.企业统计数据失真的进化博弈论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5(19)
[3]施艳.探讨如何提高环境统计数据的质量[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