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圣滨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第一中学
伴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各类高层、超长建筑物诞生,此类建筑容易受到温度应力、结构温度形变因素的影响,可能在建造过程中出现形变与裂伤,引发建筑物裂缝,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关注高层建筑的结构温度,采用科学的处理措施。
温度与收缩应力是导致建筑混凝体结构开裂的主要诱因,从结构本身因素来看,高层建筑往往采用超常结构,由于构件自身的水化和收缩因素,容易导致构件出现不均匀变化,导致混凝土内部应力增大,出现开裂问题。同时,外部温度的变化也会致使构件热胀冷缩,导致构件出现不均匀变形,对结构产生约束应力,这种约束应力会对建筑物的长度、高度产生影响。我们时常可以发现,在很多大跨度、高耸、薄壁建筑物中,常常存在结构开裂的问题,影响了建筑物的安全性,因此,温度问题必须作为一个重点考虑对象。
由于高层建筑结构温度造成的温差有季节性温差、昼夜温差两类。季节性温差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建筑的影响也是循序渐进的,从夏季到冬季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热胀冷缩因素的影响下,高层建筑处于受拉伸状态。而从冬季到夏季,建筑结构会逐步膨胀,无论是收缩过程,还是膨胀过程,对于建筑物的危害都非常大。
昼夜温差也是影响建筑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为了满足需求,现代建筑内部往往要求恒温,利用空调机来维持恒温,而建筑中的剪力墙与墙体是暴露在外部的,会随着光能辐射、大气温度的变化产生变化。
在高层建筑温度工况的设计上,需要遵循严格的施工标准,目前我们常用的标准就是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在参数的设定上,需要考虑到季节因素的要求。且如果地理位置存在差异,室外气温极差值与平均气温也会存在差异,在分析结构温度的相关因素时,需要关注正常工作和非正常工作条件下室温的总体情况。
在温度荷载的确定方面,常用的方法有几个类型:
第一,混凝土收缩与等效温差的转化:高层建筑浇筑混凝土,在硬化干缩、水化降温过程中,会出现体积收缩的问题,具体的收缩过程,与混凝土龄期有一定的关联,以及时浇筑混凝土用为例,收缩应变累积极限值为 ,这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水灰比、骨料才智、水泥含量、骨料细度、水泥物质组成,每一种物质的含量发生变化,都会对相关的参数产生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业界认为,对于90天以上的结构浇带,需要将温差温度控制在5℃左右。
第二,季节温差的因素:季节温差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建筑物会产生均匀、缓慢的影响,为此,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需要对温度T以及T凝之差进行详细的计算,任何一个高层建筑,都无法计算出确切的施工时间,只能尽可能提供完善的方案设计。为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两种情况下的施工情况,如果在冬季,混凝土终凝温度偏低,在夏季,温度较高,会导致建筑结构出现膨胀,如果在夏季施工,那么就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在设计时,需要尽可能的考虑到该种因素的影响。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强剪弱弯”、“强柱弱梁”的原则,并采用相应的构造措施,强化薄弱为主,提高建筑构件的延性,充分考虑到温度应力因素的影响,避免产生薄弱层问题,控制好钢筋锚固度,提高抗震效果。
关于建筑结构的计算,需要基于计算简图为基础,计算简图是否精准影响着高层建筑结构安全性,在设计时,需要合理选择计算简图,根据简图来选择构造方式,将简图误差控制在许可范围内。
一个科学、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不仅要迎合其在经济方面的要求,而且还需迎合其在结构形式与结构体系方面的要求,要求结构体系受力明确且传力简单。比如,在同一结构单元中,必须选择同样的结构体系,而倘若这个高层建筑位于地震区,还需确保其满足建筑在平面与竖向上的原则。同时,在制定结构方案时,需在综合分析建筑工程地理条件、施工条件与设计需求、材料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实现其同水电等设备专业方面的有机协调,进而得到符合各方面条件的结构方案。
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下,各类高层建筑相继出现,在高层建筑的使用过程中,会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出现结构温度问题,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本文针对高层建筑的结构温度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具体的设计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
[1]超长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温度作用分析[J].孙洪敏,李炳益,徐少鹏,陈俊旗,王伟.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8(S1)
[2]超长结构温度效应研究[J]. 郑茂初.科技资讯. 2008(20)
[3]高层建筑结构温度效应的简化计算[J].许树峰,滕海文,霍达.低温建筑技术.2007(06)
[4]超长高层建筑结构温度问题研究[J].赵娟,巴恒静,陈淮.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