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康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重庆分所
国家战略的实现以及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均离不开企业的发展,而并购重组是现代发达国家企业快速成长的一种方法,因此,重视企业并购审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伴随经济的发展,未来我国已经开始进入到并购新阶段,在此阶段应该高度关注风险问题。所以,本文从内外因素两方面就并购审计风险种类和风险点予以探究,其后就有效改善企业并购审计风险管理的措施予以探讨。
目前,导致信息出现不对称风险的重要因素包括外部环境以及时间,企业并购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属于比较大的事项,所涉及的内容、对象较多,而其中可能出现的内容也较为复杂。由于并购事件所涉及的企业在两家或者两家以上,需要面临的企业以及行业较多,且呈现出综合性强的特点[1]。在此类交易中,并购方以及与其相关的主体难以在短期内对并购对象基本情况实现全面的了解,尤其是隐形财务以及纠纷等情况,进而导致企业并购困境。我国目前关于并购审计财务工作中,注册会计师为保持独立性需要承担较大的压力,这主要是因为,审计单位中由于经营者管理缺陷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存在安全隐患,面对融资的刚性需求。此外,关于企业并购的相关政策法规等方面存在风险,尽管国家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以保障企业并购重组,但是目前的法律法规中存在不健全的地方,且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自由裁量权的情况,进而导致并购审计风险的存在。
企业并购审计中需要面临的主要内容是标的企业价值、评估方式以及支付方式[2]。就评估和价值的确定而言,其可能涉及到的问题时评估的不准确性以及定价的不公允风险,审计会以及企业资产情况对企业的未来盈利和发展能力进行评估。若出现评估方面的问题,由于审计工作是基于评估情况作出的备考盈利报表,监管部门受此类不合理备考盈利报表的影响追究审计机构的责任,进而带来审计风险。就支付方式而言,由于不同支付方式存在自身的优劣性,目前流行的换股以及并购等方式需要评估股份的价值,而这种估值由于无法获取足够的参照物,容易出现审计工作中的公允性不足情况。
由于审计的独立性对于审计的实施以及结果公正性造成直接影响,此外,其还与审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故需要保障并购审计的独立性。我国目前关于并购审计财务工作中,注册会计师为保持独立性需要承担较大的压力,这主要是因为,审计单位中由于经营者管理缺陷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存在安全隐患,面对融资的刚性需求,管理者对于报表进行粉饰[3]。在此环节中,由于审计关系中的委托人、被审计者为同一个人,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予以了削弱,进而增加了审计的风险。为保障审计独立性,可借助于委托受理关系的调整等方式以增加审计调查的权威,强化审计监督职能,进而降低审计风险管理工作难度。
商誉作为会计处理工作中的一个特殊项目,难以估算其自身的价值,进而导致审计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隐形风险。并购双方的利益争取过程中,商誉应是并购方付给公司购买成本与所获取股权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部分,但公司多以以往净收益对企业的未来收益进行评估,进而导致商誉价值估算差异情况出现。计价商誉只能成为并购双方的一种参考数据,其实际确切计价应试双方讨价和还价之后产生的结果[4]。由于不同的评估方法和不同的处理方法,商誉审计同样存在差异。审计人员首先需要了解并购双方的经营环境以及行业状况,针对企业的发展潜力、销售情况以及技术人才、生产设备等予以充分掌握,以重大错报风险为依据进行审计,以排除职业怀疑和成功并购的可能性。
双方达成并购的前提是合同的签订以及合同的履行,而整合合同的签订以及履行需依据合同相关条款执行,因此,审计人员需要高度重视合同中相关条款的履行条件以及条款陈述情况[5]。在整合阶段中,审计人员首先需要对双方整合的内容、承担以及方式同并购的目的之间的契合程度予以保障,并审查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情况。其次,整合阶段还需要高度重视双方企业文化之间能够顺利地整合,以防止出现企业文化冲突或者企业文化摩擦等情况。
并购重组的一个重点工作是对于管理层意图和决策事项的了解,审计机构在实际业务中需要对于管理层意图和能力予以重点关注。审计日常工作中需要涉及较多的层次风险评估,但并购审计中的风险根源,多来自于管理层并购决策开展的真实意图以及在整合操作方面的能力[6]。工作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管理层在经营以及管理方面的能力和眼光予以关注,结合对于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和判断,对并购双方在交易中的立场以及角色予以衡量。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于询问和聊天等方式,与并购双方的管理层展开直接性的沟通,以便于更好地了解管理层的能力以及意图,进而降低企业并购审计中的风险概率。借助于职业判断的形式,不仅可以实现对交易的合理性以及风险出处予以衡量和判断,而且可以实现对于企业未来经营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衡量和判断,进而消除管理层在采取决策方面所产生的疑惑。
企业并购审计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严密地监控并购过程,开展此类型的监控需要伴随并购活动并落实在并购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此外,为实现严密的监控还需要在并购过程结束后分阶段地开展总结性审查工作。审计人员选择将现代风险导向作为审计模式基本思路,在每一阶段中保持职业应有的质疑态度,以阶段性风险为特征选择合适的审计方案,在充分获得企业并购战略信息和经济实力的同时针对其中的潜在风险和现有问题予以充分了解,合理评估企业经营、财务等方面的风险。
作为现代发达国家快速成长的重要方法之一的并购重组工作,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家经济发展以及战略实现的目的。并购审计对于并购双方的诉求而言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促使并购审计的风险系数较高以及审计责任重大。审计人员在并购的过程中,主要借助于尽职调查、财务审计以及相关业务咨询的方式实现并购阶段中降低审计风险的目标。采取各种方式保障企业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其不仅能够实现企业并购活动目标,而且能够实现企业并购活动的成功率。
[1]张清琼.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证券市场导报,2015(03): 1356.
[2]侯晓峰.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J].经济管理,2014,11(5):69-70.
[3]黄健.企业并购审计中的风险及其管理研究[J].经管空间,2015,31(07):31-33.
[4]王亚娟.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控制评审的结合[J].经贸实践,2015,07(22):135-136.
[5]符怡.企业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及其实践[J].中国内部审计,2015,27(02):36.
[6]崔东顺. 现代企业并购审计的风险与管理析[J].现代商业,2014,25(36):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