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华
(温州市科技合作交流中心,浙江 温州 325027)
浙江省首次提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并将其明确定义为:以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坚持政府引导,以企业主体,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以及专业机构参与,聚焦新动能培育和传统动能修复,集聚各类创新资源,为广大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全链条服务的新型载体。自中共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任务以来,全省各地综合体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历时将近一年,已有30个列入第一批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和培育名单。
就温州市目前而言,仅乐清电气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列入省级创建,创建数量少,创建速度相对缓慢,因此,有必要充分总结全省各地创建经验及成功做法,进一步探索适用于本地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理论体系,从而加速推进综合体建设发展。
1959年,美国区域科学家艾萨德最早提出“产业综合体”这一概念。他认为,产业综合体是发生于特定区位内的一组相互之间存在技术、生产和分配等多方面联系的经济活动,这组经济活动能够共享外部规模经济,从而带来很大的节约。相对于早期传统产业综合体“资源禀赋”诱因下的区域性和内部性,受经济全球化影响发展起来的现代产业综合体则更为动态开放,价值链在空间上呈离散分布状态,而各分离的价值区段又具有高度的地理聚集特征,呈现“大区域离散,小区域聚集”。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是由浙江省首创提出的,作为现代产业综合体的重要功能组成部分,是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针对省内众多中小企业缺乏科技创新发展竞争力,满足技术研发、流通营销等环节创新支持需求而诞生的一种以产业链条为核心、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生产性服务为支撑、以生活性服务为保障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是“产业+创新+服务”的一种系统集成模式。
2017年8月25日,省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导则(试行)》,将其明确定义为:以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坚持政府引导,以企业主体,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以及专业机构参与,聚焦新动能培育和传统动能修复,集聚各类创新资源,为广大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全链条服务的新型载体。
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既是为温州市块状经济发展拉长板,又是为修复传统动能补短板,通过一手抓存量提升、一手抓增量谋划,进一步拉高标杆、提升内涵、加快建设,打造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全省样板,对于企业主体、产业领域、创新生态都有重要意义。
就平台服务的主体而言,浙江省中小企业由于实力所限,亟须平台化的公共服务支撑来弥补自身创新资源不足的劣势。通过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更精准、更经济的服务,从而降低区域性总体创新成本,切实增强企业纵向流动性。
就平台服务的领域而言,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有利于打破传统创新平台面向所有产业领域“大呼隆”服务的模式,充分顺应块状经济、战略新兴产业和专业市场的特色,聚焦产业链源头到末端,实现从创意设计、创业孵化到市场营销、品牌经营的全面部署,形成完整的服务链,从整体上推动价值链高端化。
就创新生态圈营造而言,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搭建了一个桥梁,切实提升了要素整合能力,有利于拓展创新资源社会化供给与需求的对接通道,推进完善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服务链“四链”的整体部署,强化科技创新资源要素的配置,形成创新导向型的要素配置结构和社会报酬结构,营造多方协同、利益共享、良性互动的创新生态圈。
自2004年开始至今,我国的创新平台建设已历经十余年的探索与发展,虽然目前已由简单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期向以科技资源为核心的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期过渡,但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大多还是以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为主。随着国际竞争愈发激烈,科技能力成为竞争致胜的关键因素。我国亟待探索构建更具整合能力和服务能力的创新服务平台来发挥科技资源的作用,从而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引领产业变革的机会。同时,随着国家经济步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不仅对科技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为优质的政策、经济、人文、环境等基础条件,创新服务平台向更为规范、更有体系、更具地方特色的方向发展成为必然的趋势。
近年来,我国紧抓时代机遇、紧扣创新主题,不断推进创新平台的主要内容由科技基础条件的整合与共享,向与产业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服务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吕薇也表示,“创新是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到成果转化和市场开拓的全过程”。通过对相关的国家发展规划、相关理论与运行管理研究的解读,不难发现,我国对于创新平台的认知和考量,已经更多地向“服务”、“全过程”、“综合”等内涵倾斜。
浙江省以此为契机首创提出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并在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这一重要工作任务。同年8月制定出台《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年)》(浙政办发〔2017〕107号,下文简称《行动计划》)、《建设导则》等配套文件,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概念、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命名规范、监管评价等作出具体规定,并规划到2022年全省共建成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50个以上。
为进一步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打造更有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浙江省还开展了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申报工作。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率先提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到开展省级产业创新综合体试点建设,历时将近一年。目前全省列入第一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共有30个,其中创建17个,培育13个,传统产业涉及电气、纺织、模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从产业领域分析,该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综合体建设各占据半壁江山。
整体来看,全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及发展情况,主要具备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各地级市响应热烈。自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任务以来,杭州、宁波、温州等11个地级市积极启动建设工作,努力发掘地方产业特色,立足实际,强化学习,争做标杆。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之所以深受重视,是因为其规划、建设和发展对于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来讲意义重大。身处“双创”时代潮流,以“低、小、散”为特点的中小企业迫切需要依托公共创新服务实现从产业链中低端迈向中高端,而日益活跃的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也亟须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这样的有效渠道来连接各个产业。
二是紧密结合区域产业优势。通过分析浙江省获批创建和培育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不难发现各地级市都是基于当地扎实且具优势的区域产业基础发展建设的,比如,嘉善木业家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就建立在规模近800家的产业基础上,并且该区域产业无论品质还是规模都是浙江省唯一的。而这些初具雏形或相对较为成熟的产业集聚区,区位分布相对合理、创新平台相对健全、科技服务相对全面,使得综合体块状布局集中、产业链条完整,既可有龙头企业带动,又可获得有力的科技服务保障,从而获得显著的转型成效。
三是存有较大发展空间。浙江省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任务才刚起步,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虽然,《行动计划》及《建设导则》两个文件已提供较为全面的建设方针,但落实到地方层面还需结合地域产业现状及特色,进一步制订更具适用性的地方级行动计划。同时,如何建立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协同创新网络,如何建设创新服务人才体系、产业标准体系,如何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联动机制、考核机制,如何推进九大服务体系全面开展,如何提供有效的保障措施等等一系列问题,都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调整。
名称:余杭家纺、服装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区域: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产业基础:家纺产业是余杭区传统优势产业,全区有7 000余家家纺企业,形成了从研发设计到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中高档装饰布占全国总销量30%以上,有着“好布出余杭”的良好口碑。近年来,为了集聚行业优势资源,促进家纺产业的提升发展,放大“余杭家纺”的品牌效应,余杭家纺协会牵头国内36家产业龙头企业、知名渠道商联合成立余杭家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了集产品展示、销售、会展、设计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国品牌布艺城。一直以来,余杭区以“时尚余杭”建设为主线,在推进家纺服装传统制造业提升方面的探索走在全省前列。
建设情况:余杭区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提出的发源地,目前,余杭家纺服装创新服务综合体已入围浙江省首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2017年9月,开发区下属国有公司开发投资集团增资入股家纺产业公司,主导家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以高定位、清晰的建设思路,通过业态、品质、模式、空间与配套、创新服务体系、管理运营、品牌营销等7大提升活动,将余杭家纺服装产业向高创意设计、高市场掌控能力、高附加值为基本特征的时尚产业转型,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时尚产业基地。
表1 第一批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与培育数量统计
名称:宁波新材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区域:浙江省宁波市国家高新区
产业基础:作为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和浙江省唯一的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宁波国家高新区有高水平、全流程、多领域的科技服务的基础,集聚了全市二分之一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三分之二的检测认证机构,拥有近300家投融资机构,构建了“预孵化—孵化—加速—专业园”全链条创业孵化体系,形成了综合孵化器和专业孵化器错位发展的格局。宁波新材料科技城集聚了全市三分之一的重点科研机构,拥有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北方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诺丁汉大学宁波新材料研究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和国际化重点研究院,拥有大量专利、人才、成果资源,具备打造高水平综合体的创新实力、活力和潜力。
建设情况:宁波新材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立足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基础,以宁波新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核心,依托中科院材料所等多个专业创新服务平台,拉开“一核多平台”发展新格局,通过优化提升应用研发平台、建设新型研发创新平台培育高新区产业创新新动能,创新打造集研究开发、检验检测、标准信息、成果推广、创业孵化、国际合作、展览展示、教育培训等为一体的全链条服务模式,构建完善的全链条产业创新服务生态体系。另外,聚焦孵化项目国际化、孵化服务专业化和运营机制市场化,以“三个化”为抓手,通过推动民营资本建设新材料专业孵化基地,鼓励大企业投资搭建新材料专业化众创空间。同时,积极实现政策突破,通过出台高层次人才创业办法和优厚的科技服务业专项支持政策、支持高端研发机构引进、助力科技型初创企业发展等为产业创新保驾护航。
名称:义乌饰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区域: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
产业基础:义乌市以小商品闻名全球,具有大市场、小产业、大空间的特点,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流行饰品制造中心和销售中心。义乌饰品连续获得“中国流行饰品工贸之都”、“浙江省饰品商标品牌基地”、“浙江仿真首饰出口监管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具有突出的市场优势、产业体系优势、企业集聚优势、产业联盟标准优势、龙头企业优势和服务支撑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产业层次复杂、类别庞杂、分布散乱等问题。
建设情况:在“低小散”块状行业治理行动以来,义乌市全力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以“升级版园区”的形式,消除一家厂房“混租”多家同行小微企业的乱象,充分整合平台资源,提供专业化、多环节、深层次的藕汁服务,帮助小微企业成长转型。义乌饰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通过产业园区为饰品企业搭建融合“互联网+”的产业链垂直平台,让企业依托平台享受设计、打样研发、仓储物流、技能培训、环保监测、材料供给等系列配套与孵化服务,无须再为材料库存、后勤支付、废水废气处理等问题操心,有效降低企业30%以上成本,实现饰品产业的集聚与升级。
温州市紧跟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工作统一部署,切实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计划在每个块状经济、工业大县建设完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年内实现全覆盖,争取到2022年有10个综合体进入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和培育行列。为此,温州市连续多次召开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推进会,强化市县两级联动,加紧推进创建工作,并制定出台《温州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实施方案》,指导各地狠抓落实。鹿城区鞋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瑞安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永嘉县系统流程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13个创新服务综合体正在快马加鞭高效推进。然而,目前温州市仅乐清电气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列入省级创建,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创新服务综合体列入省级培育,创建数量少,创建速度相对缓慢。因此,亟须聚焦国际形势,解读国内科技创新政策,考察、调研、比对省内各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市内各区域产业具体情况,总览优势与制约因素,从而更科学地开展实施建设工作。
1.产业基础
温州市是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有扎实的民营经济基础和浓厚活跃的民营创业创新氛围。根据《2015年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温州市民营市场主体占全市市场主体的96%,2015年为全市贡献了超过80%的生产总值、95%的工业总产值、87%的出口额、88%的税收。2017年,温州市有12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随着近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温州市产业企业不断提质增效,呈现新的风貌。一是形成一批以电气、鞋服、汽摩配、泵阀为支柱的,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并获批创建了中国电器之都、中国鞋都等36个国家级工业产业基地。据统计,温州市工业产值在100亿元以上的传统特色产业有10个,这些传统产业整体呈现出基础好、体量大、主导优势明显的特点,并且稳步发展产业形态形成产业集聚,紧密结合大数据、“互联网+”等前沿技术,不断推动业态模式平台化和网络化。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稳健发展,增加值逐年稳步增长,尤其是高增长的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呈现出潜力大、带动强、综合效益好的特点。三是不断完善产业配套,构建分工协作、配套完善的工业体系。完善的产业链有效地较低了企业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
2.发展机遇
进入新时期,国际、国内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发展规律发生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温州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带来机遇。
从国际层面看,首先,全球进入创业大爆炸时代,创业成为创新的核心动力,一方面,促使科技创新发展理念升级为包括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制度创新等在内的全面创新,推进创新从科技推动转变为“创业拉动+技术推动”的新模式;另一方面,创业环境的优化和门槛的降低,推进创业由精英走向平民化、大众化,形成人人皆愿创业、人人皆能创业的新局面,有效激发了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也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建设营造了良好氛围。其次,创新全球化背景下各大资源加速流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劳动力、企业家精神等要素互融互通,产业和技术分工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地展开,提高了对企业全球资源的整合能力、平台吸引要素的服务水平、园区集聚资源的环境建设要求,促使温州市不得不以全球视野推进开放协同创新,以温商网络链接全球创新资源,以更多元的方式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另外,以大数据为主导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重塑了全球经济结构和产业格局,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加速向其他行业渗透,诞生大量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亦为温州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指明方向。
从国内层面看,国家和区域的一系列战略机遇,将推动温州市积极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2015年,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吹响了新一轮开放发展的号角,极大地促进了对全球资源、市场、要素的开发利用,实现了中国与全球的全面对接,形成了多元开放格局。2016年,国家发布《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发展新格局。2017年,浙江省发布《浙江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规划》,构筑“两核两带三区”发展格局;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谋划实施“大湾区”建设行动纲要,大力发展湾区经济。温州市地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区域,是沿海发展带节点城市,与长三角城市群、浙东南城市、沪杭甬大湾区等区域关联甚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湾区经济等的建设,将进一步创造出经济发展的新空间和新机遇。另外,2018年2月,温州市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一国字号“创新特区”金名片的获得,为温州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启新一阶段的大门,不仅对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有进一步的需求和推进作用,也为此集聚了更多有利资源、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3.发展环境
发展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等方面要素组成的动态系统”。笔者针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分析温州市软、硬发展环境,总结概括了以下几个环境要素的具体情况。
一是政策环境。正如上文所述,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任务并出台《行动计划》和《建设导则》两个重要文件,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等会议精神,紧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重大战略需求,为各地级市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提供明确的目标、原则、任务、命名等依据,提出“推进‘三个一批’平台建设”、“创新运行管理机制”、“健全协同创新体系”、“引进培育专业人才”四项重点工作,规范了监管评价及保障措施。近年来,温州市围绕产业发展和平台建设强抓创新,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三清零”行动,积极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推进科技创新及创新平台建设。日前,市科技局牵头起草了《温州市科技企业新“双倍增”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温州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并组织召开了全市科技企业双倍增、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工作推进会,加速推进了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
二是科技生态环境。良好的政策环境开辟了科技创新的新局面,温州市的科技生态环境也得到不断的优化完善。温州市积极参与区域竞争,是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首批全国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全国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试点市和省创新型试点城市,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成功入选科技部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近年来,温州市积极统筹规划,加快建设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打造资源集聚的“高地”、各类人才向往的“特区”、创新金融涌动的“港湾”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典范”。全市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孵化器)15家、省级19家、市级41家;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4家,省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家,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2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2家,省级企业研究院5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61家;高新技术企业831家,省级科技型企业3 322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8家,省级行业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8家,特色小镇26个,较均衡地分布在温州市各个县(市、区),涉及时尚、高端装备制造、健康、金融、信息经济等各个领域。此外,温州市还积极发展培育科技服务业,合理布局科技办公、商务服务、生活居住、公共配套等功能,打造公园、绿化景观带等生态廊道,这些都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是创新资源环境。近年来,温州市积极引进共建中科院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等大院名校创新载体,汇聚众多项目、专利、技术、成果、人才资源服务于全市科技创新;并且,大力引进卓创智推APP、五一商城等立足“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系统,实现全国范围内科技资源的集聚,和成果与需求的在线交易,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另外,日益增加温州市科创资金投入,逐年提高财政科技支出总量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不断出台鼓励激励政策,推进科技创新人才不断集聚。除此之外,温州人不仅遍布国内外各地,更在全球范围形成发达的温商网络,链接全球创新资源,能够为温州市链接国内外创新资源提供天然优势。
四是科技金融环境。温州市有充沛的民间资本,近年来,温州市民间资本投资活跃,逐步向产业、金融等多个领域进行投资。温州市作为首批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城市,多年来积极探索实践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率全国之先实施拓宽民间资本投融资渠道、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民营银行设立等9项措施,不断优化科技金融环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2015年《关于进一步深化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意见》,温州市以“围绕民营经济创业创新的金融创新”为核心任务,利用好国家级改革示范区优势,积极打造知识产权融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相结合的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努力探索向科技创新释放资本能量的有效路径,使温州市科技金融环境从宏观向高水平、新领域、深层次的微观拓展。
结合时代背景,立足温州市基本情况,深入分析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工作涉及的顶层设计、创新资源、特色产业等等因素,总结存在以下三各方面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
相关法规、政策和体制机制的不完善是制约温州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浙江省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工作才刚刚起步,虽然出台了《行动计划》和《建设导则》,但尚未有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和扶持政策;虽然目前各地级市都已开展创建或培育工作,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可复制借鉴的经验也还较少。就温州市而言,目前亦还没有相对完整、完善的建设规划,因此,亟待全面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逐步完善建设、扶持、管理、考核等运行模式、机制。而对于顶层设计,却是要求高、难度大。一要有前瞻性,突破制度、政策、监管的旧有模式,适应新经济背景下以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智能经济、跨界经济为特色的新模式;二要加强建立省、地级市、县(市、区)三级层面的沟通、协调与整合机制,全面宏观、集聚资源、形成合力,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三要聚焦适用性,充分立足区域产业特色进行规划。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本质就是集聚多方创新资源,而历史地理原因及周边城市虹吸效应的影响,使温州市长期以来在引进创新资源要素方面存在瓶颈。一方面,温州市创新资源相对匮乏,创新创业源头支撑不足、层级较低,创新发展驱动力相对较弱,各县(市、区)的创新资源分布及整体能力有差距,如洞头、文成、泰顺等县(市、区)在工业经济层面就相对薄弱。因此,在布局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集聚创新资源的时候,既要考虑当下区域特色找准自身优势,又要在建设过程中不断谋划长远,与产业转型升级要求一致。另一方面,温州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工作相对于杭州、宁波等城市起步较晚,无论在扶持、配套,还是人才引进等方面,吸引力都较弱,随着区域竞争的加剧,温州市自然而然面临着周边城市对高端创新资源更加激烈的争夺。
如何立足区域产业特色,又实现最大限度的创新资源与要素的整合,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的一大难点。温州市凭借以低加工度和低附加值的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为特点的“温州模式”获得快速发展,但随着新经济时期的到来,也因为这一模式限制了发展。近年来低成本生产优势的不断消退,使得温州市各产业区块更加注重增强促进创新的本地“机构稠密性”和促进本地知识网络与外部知识网络的互动,这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企业的跨区域迁移扩张。因为产业区内外部联系不断增强,使得本地的空间边界变得更加模糊。然而,在推进温州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的初期阶段,温州市主要以各县(市、区)为单位,根据地区特色进行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规划布局。一方面,能够切实发挥各县(市、区)特色产业和现有资源优势,也便于统筹管理;但另一方面,机械地分区域建设有可能限制一部分创新资源和服务要素的流动与共享,造成创建的重复和资源的浪费。
在前期资料查询、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温州市实际情况,对标17个省级已创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的优秀做法,提出以下有关温州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的若干建议,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
产业是创新平台构建的基础,创新平台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产业和创新平台具有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产业创新综合体建设是推动未来城市转型发展和产城融合的重要途径。通过瞄准传统块状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立足产业中高端和中高端产业,积极谋划并有效结合产业分布图和综合体在建分布图两张图。有鉴于此,充分结合温州市产业分布情况,建议分三大领域具体实施。(1)聚焦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精准布局一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2)聚焦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精准谋划一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3)聚焦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精准创建一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作为区域科技资源统筹中心,主要围绕“三创、四链、五器”将分散的各类科技资源进行有效统筹,实现区域内科技服务产业的“零次跑”或“最多一次跑”,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1.加速三创融合
这里说的“三创”,是指“创意”、“创新”、“创业”,创意驱动创新,创新带动创业。聚焦“三创”,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一系列战略部署的具体实践,也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进入新常态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因此,要充分发挥综合体的功能作用,结合政策、产业、生态等优势,围绕创新中心、创意高地、创业热土打造引领性、综合型的综合体平台。
2.加速四链结合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优化资金链和服务链,四链结合能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构建高效的科技创新生态,为产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完善产业链,以“补链、强链、延链”为重点,梳理好产业链的构成和产业融合载体分布配置,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引导创新资源向产业链集聚,促进产业链的完善升级。建立多元的综合体建设担保体系,进一步探索适用于不同特色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金融支持方式。优化服务链,主要是围绕创新链,系统推进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科技中介、检验检测、科技咨询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建设,构建较完备的科技服务链。永康五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就是通过打造创新要素互联互通,构建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四链一体融合”的五金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为五金企业提供全流程链条服务。
3.加速五器集合
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特色小镇、高新园区“五器”组成科创平台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聚合大量的科技创新创业资源,形成“产、城、人”三位一体高度融合,营造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圈。模塑产业是台州黄岩最核心的主导产业,模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就是在要素相对集聚的黄岩模塑工业设计基地、黄岩中国模具博览城、黄岩智能模具小镇的基础上布局建设全链条的创新载体,将原有的创新资源做一个非常好的集聚。乐清电气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也是在集成乐清国家级科技孵化器、乐清智能电气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乐清智能装备科技加速器、“千人计划”乐清产业园、智能电气特色小镇等科技创新平台资源上的建设。
1.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作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全新载体,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是新生事物,没有固定的建设发展模式,要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特色和需要,探索不同类型的建设模式,在新组织上以多元化主体建设实现迭代升级。余杭家纺、服装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基于产业互联网、大数据,打造全新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实现了由传统的产销模式向C2M(工厂端对消费端)模式的转变,利用创新技术及共享模式构建出产业新生态。
2.用好“三大”管理机制
探索股份制、理事会制和会员制等可以作为创新平台的管理机制,形成自给自足、良性发展的好势头。在资源配置机制上,建设研发机构、设计基地、众创空间等科创平台,形成共建共享、合作多赢的好格局。例如,萧山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就是依托万向集团,采取政企合作模式推进;湖州长兴新能源创新服务综合体将一体化配置建设智能电动汽车运营管理中心、体验中心、研发中心以及检测中心等创新资源,形成一站式服务。
3.突出“三大”鲜明特色。各地区在推进综合体建设过程中,要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域特点,挖掘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为核心,兼顾特色功能、特色文化,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创新,充分体现形态多样性、个体差异性。嘉兴归谷智造小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以深厚的杭嘉湖平原历史文化底蕴为主线,充分挖掘江南水乡特色和吴越文化内涵,塑造具有本土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共生的环境空间,按3A级标准景区建设,逐步形成内融产业、外溢文化的特色综合体。
1.高标准规划
政府部门要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需要,高屋建瓴,统筹规划涉及顶层设计、组织运行管理等机制的运行模式,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协调各方资源,全面推进全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方联动、互利共赢”的良好发展局面。
运行模式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最重要的部分,尤其是进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实践建设阶段,更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相关理论以及各地建设经验,为后期平台投入运行后开展的政策体制,甚至法律体系研究提供经验。针对温州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一方面,建议优化完善设计机制,紧密围绕创新资源这一核心,实施创新资源管理,加强创新要素集聚,细化制度保障。设计机制指充分考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省、市、县(市、区)不同层次、不同产业、具体功能等方面内容,进行能够合理、有效引导建设的顶层设计。一是要立足“创新发展”、“要素集聚”等原则,坚持以创新资源为核心,对地方创新资源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加强全国范围内的创新资源要素对接。二是要创新交流合作模式,依托“互联网+”,以产学研合作与跨区域科技合作为抓手,强化科技创新资源要素的集聚效应。三是立足不同区域实际情况和产业特色,细化制度保障,差别配置创新资源;同时,协调各方利益,建立完善区域科技资源信息交流网络,在不影响各自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提高创新资源综合利用和共享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加强组织保障机制建设,强化协调管理。组织保障机制决定着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重点和发展方向,在建设初期要依据对政府支持和服务监管要求的充分考虑进行制定。虽然温州市坚持市场化服务和政策性扶持相结合,但通常在创新平台的建设、运行初期仍更偏重于公益性,因此很有必要构建行之有效的组织保障机制。鼓励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重点中介服务机构,以及在温高校、科研院所等主体积极参与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场地、设备、人才等创新资源作用。同时,进一步加强组织管理,通过成立统一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管理平台对各县(市、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并逐步完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数据统计与成效分析方式,来不断强化管理。
2.高强度保障
通过对国内外经典案例的分析发现,财政资金投入和人才两个要素对创新平台建设影响非常大,毋庸置疑,综合体建设同样需要大量资金和专业人才支持。
(1)构建灵活的综合体建设投入体系,加强财政投入。省市县要构建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加大三级财政资金引导性投入力度,加强多渠道、大力度的财政资金引入式投入,配合完善的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实现财政资金、社会资本与创新平台、科研机构、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等要素的有效对接,充分发挥财政经费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创投资本投资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共同推进健康持续发展。
(2)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人”是创新资源的重要部分,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工作开展的主要力量,包括具管理职能的平台管理人员、具操作和服务功能的技术服务人员以及具有联络功能的科技创新联络员。聚焦三类人员功能,应积极推进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开发,加快组建一支质量水平较高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人才队伍,为综合体建设工作提供稳定的服务。一是完善选聘与考核机制。分类建立人员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人才选聘,并根据各产业行业特色、各类单位性质等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管理规范和服务标准。明晰权责,制定工作内容和年度工作指标,由上级管理部门实施半年度及年度考核,差异化考查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建立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物质激励和再支持教育等非物质激励相结合的多种维度的建立人才激励机制,配合考核结果进行激励和奖励。二是优化发展环境。一方面,建立人才资源长期规划,即通过制定与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和服务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建设长远规划,深入考虑高层次人才需求,通过将人才资源长期规划与综合体建设发展目标紧密结合,逐步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渠道,强化社会对人才队伍的重视以及人才自我匹配的认同。另一方面,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扶持培育,完善人才体系大力引进国内外人才,打造一支稳定的人才队伍;建立流动机制,鼓励人才在不同的资源服务单位间进行流动,丰富不同类别的建设与服务的经验;完善周边生活配套设施,以柔性的生活环境和空间,形成科技创新资源、科研院所人才与产业化空间的对接平台。三是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理念建设,转变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明确服务责任,创新服务方式,切实把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紧密结合。重视专业性,加强专业技能提升,依托国家、大院、名校、温州联合研究院等平台,积极引进院士、“国千”、“省千”、“万人计划”等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同时,依托校地共建创新载体积极培育本土科技创新人才,强化科技创新人才技能提升;另外,依托科技大市场,加强中介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政策宣贯,重视双向沟通,结合综合体工作实际,立足区域、产业需求,分地区采用一对一、面对面、集中座谈等方式进行建设指导和政策辅导宣,积极为地方及企业培育、发展专业的科技创新联络员,实现信息及时、准确的交流,强化工作对接,并规范落实各项工作。
3.高水平建设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是今后五年科技创新发展的重点,也是地方科技服务产业的优势所在,因此,要高瞻远瞩、立足深远、主题突出、内涵丰富地同步推进理论和实际两个层面建设。
一方面,高水平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政策机制。正如上文所言,良好的政策环境开辟了科技创新的新局面,政策体制对于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温州市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及运行上只有概念性、大方向的指导性意见,尚未形成详细说明和规范。针对这一情况,建议实行三步走。第一步,依据《行动计划》、《温州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立足建设实践,深入探索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定义、内涵、类别、目标、管理等层面理论及规范,逐步建立完整和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规范,细化政策制度的各个层面,包括综合体整体规划、产业扶持、相关创新人才跨区域流动及队伍建设,激励、考核等管理制度,以及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综合体具体推进情况等等。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强调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对政策的统一规划、调动,积极推进实施落实。第二步,在完善的政策制度基础之上,着重优化投入、担保、激励等层面。构建灵活的综合体建设投入体系,建立多元的综合体建设担保体系,强化创新券、服务券等的激励作用,深化各县(市、区)级层面企业技术市场意识,不断扩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鼓励中小型科技企业充分利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科技资源开展检验检测、合作研发、委托开发、研发设计等研发活动和科技创新。第三步,形成政策理论优势,推进完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可以规范不同主体的行为,从而保护各方合法权益。随着产业服务综合体建设、开展工作的不断深入,将越来越多地暴露利益冲突及法律问题,因此,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应有意识地积累、汇总实践经验,积极为后期浙江省乃至国家开展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建言献策。
另一方面,高水平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实体。一是做强优势,补齐短板,强力突破,高水平打造集创意设计、技术创新、政产学研用协同、产业创新公共服务、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创新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服务等九大体系为一体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高质量、专业化的服务,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二是推进各县(市、区)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与完善。增强科技创新供给,引导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进一步下沉到县(市、区)级层面,在支持地级市层面科技创新服务台创建的同时,携人才、项目、成果等创新要素赴11县(市、区)开展产学研合作、科技帮扶,以订单式、对接式服务带动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立足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参照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规格,支持一批有产业基础条件的县(市、区)围绕当地重点支柱产业或独立打造,或与龙头中介机构、龙头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联合打造创新服务综合体。针对产业区块本地空间边界模糊化现象,以及产业实力相对较弱的情况,既可以围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进行建设,也可以发展整合多个区域或多个交叉产业进行建设,充分挖掘区域经济发展新空间、新动力和新优势。如在前期调研中,瓯海区就建议进行产业整合,将服装、鞋革、眼镜、箱包等行业整体包装成涵盖“从头到脚,从室内到户外,从线下到云端,从前端产品到后端装备,从创意设计到生产制造到用户体验”的全产业链的“时尚制造产业”。三是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立足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大数据,打造专题网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APP等,实现省市县三级科技数据、系统、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