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莲玉
摘要: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明白英语文章的中心思想、学会陌生词汇与语法等,还要从阅读技巧、思维能力、语篇能力方面展开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并且要把英语教学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提高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师生之间共同构建高效英语课堂。
关键字:初中;英语;教学;阅读能力;提升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口语交际中去,为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教师过度注重词汇、语法的讲解,而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参与英语阅读教学的积极性,针对以上问题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进度设定教学方案,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构建高效英语阅读课堂。
一、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阅读方法与技巧
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不注重方法、技巧的传授,导致学生的阅读效率、质量比较差,学过的知识很快就忘记了,针对以上问题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与技巧的培养,让学生节省更多的阅读时间来拓宽自身英语知识面。首先,学生要具备较强的查找英语关键词的技巧,不要只把阅读的注意力放在短语中,可能某一个英语词汇就是文章的关键词,比如,在叙述类的英语文章中person、place、time等就属于关键词,学生只要找到规律与方法,就能够提高寻找关键词的效率,从而正确理解英语文章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其次,学生要具备较强的英语推理能力,如果仅仅是注重阅读材料表面上的知识,不对英语文章开展逻辑推理就无法提高阅读质量,学生要学会利用文章的中心句来掌握文章中的主题句,从而对英语文章的中心思想、题材、体裁等有更全面的把握,间接地提高了学生参与英语阅读的自信心,为展开英语阅读做充足的准备工作。
二、日常开展英语读写交流,帮助学生建立稳固的语言功底
在日常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多多开展读写交流,以此来帮助学生建立稳固的语言功底,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英语知识展开简单的创作,写道歉信、感谢卡、英语日记等;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背诵英语句式、段落等活动;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改英语作业与作文,学生之间共同学习与进步,引导学生以读促写,在写作中巩固阅读能力,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与方法。其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英语实践技能的培训,比如,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开展英语角活动,学生可以利用自习时间来用英语讲学习心得、幽默笑话、名人名言等,逐渐地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最后,教师要让学生拥有较强的英语语感,在日常英语学习过程中坚持每一天都要诵读英语文章,教师要有计划、科学地安排早读时间,阅读时间最好不要少于30分钟,其中要包括单词的理解、短语的标记、课文的朗读与背诵等,并且要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激励,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阅读氛围,消除学生对参与英语阅读的消极心理,共同构建高效英语阅读课堂。
三、注重拓展课外英语阅读素材,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量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師不能把教学范围局限在教材中,而是要不断地拓展课外英语阅读素材,提高初中生的英语阅读量,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够为开展英语写作奠定稳固的基础。首先,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的前提下去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外英语素材,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课外英语阅读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其次,教师要选择多元化的英语阅读素材,例如环保、医学、科普、社会、文化等,让学生在提升口语阅读的同时增加一些生活常识。英语教师还要多多选取一些国外的生活常识、礼仪、文化等素材,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外国文化,才能够正确运用所学到的英语知识。
四、实施分层教学,提高班级整体阅读能力
每一个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都是不同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开展分层教学,提高班级整体的阅读能力。比如,在阅读完一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对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提出:English summary of an article,也就是让学生来总结一下文章的中西思想;而对于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提出:In this article you have any opinions or views,让学生提出自己对文章的观点,在此期间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学进度,参与到阅读中去。
总之,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发挥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与理解,并且要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知识面,潜移默化地提升其阅读能力,构建高效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赵盼,韩伟. ICT辅助下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评价与提升方法探讨[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16(04):23-25.
[2]朱玉敏. 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07):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