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君,徐文丽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被认为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相对少见的非特异性脑炎/脑病综合征,其临床症状轻微且缺乏特异性,但MRI检查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笔者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7年4月在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 16例RESLES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该病的 MRI表现及可能机制,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16例RESLES患者中男11例,女5例;年龄3 d至54岁,中位年龄19.1岁。临床诊断感染11例,非感染因素4例,为新生儿黄疸、癫痫、酒精中毒、肾功能异常各1例,另病因不明1例。5例血钠降低,其中1例显著降低,6例正常,5例未测。
1.2 检查方法 12例患者行头颅常规MRI平扫,4例行MRI增强扫描。采用GE Signa 1.5T及Discovery750 3.0T磁共振扫描仪,均为头部8通道线圈。所有患者均取头先进仰卧位,主要成像参数包括:(1)横轴面 T1W I(FSE):TR 1 400 ms,TE 15 ms;T2W I:TR 3 500 ms,T E100ms。(2)矢状位 FLAIR:TR 3000ms,TE 100 ms。(3)DW I:取 B=0、800,TR 4 500 ms,TE 80 ms。(4)增强 T1W I横断位、矢状位及冠状位,对比剂为Gd-DTPA,浓度0.5mol/L,剂量为0.1mmol/kg,注射流率2.0m l/s,自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扫描参数同平扫,层厚3~5 mm,层间距1~2 mm,扫描视野18~ 25 cm,矩阵 256×256。
16例RESLES患者中15例表现为胼胝体压部孤立性异常信号影,1例除胼胝体压部外还累及两侧枕钳。所有病灶边界清楚,其中椭圆形7例,圆形4例,三角形4例,长条形1例;T1W I呈等信号7例,稍低信号9例;T2W I呈高信号8例,稍高信号8例;FLAIR呈稍高信号15例,1例明显高信号;DW I呈高信号15例,1例呈稍高信号;4例行增强检查,均无强化。所有病灶无坏死、出血及囊变,周围无明显水肿及占位效应。所有患者均复查MRI,间隔时间1 d至3个月,显示病灶缩小或完全消失(图1)。
RESLES是Garcia-Monco等[1]于2011年提出的一个新的临床与影像学的综合征,其诊断标准为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MRI发现胼胝体压部孤立性可逆性病灶,伴或不伴胼胝体外病变,随访复查病灶消失或明显缓解。但早在1999年Kim等[2]在对癫痫患者MRI随访时就注意到该现象。2004年Tada等[3]基于临床和影像资料对该病进行系统性研究,并命名为伴有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灶的轻微脑炎/脑病,因当时研究对象主要是儿童,对成人并不完全适用。于是Garcia-Monco等[1]总结并完善前人的研究,提出RESLES这一新的疾病名称,但也有学者认为二者为同一疾病[4]。
RESLES临床表现多样,但MRI表现具有特征性,主要表现为:(1)病变多局限于胼胝体压部,以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常见,边界清晰,少数可累及胼胝体压部以外的白质区。本组16例中仅1例发现胼胝体压部以外累及。至于病灶形态笔者认为主要与其位置有关,较小的病灶周围无明显受限,呈小圆形;稍大者由于前后有脑室脑沟的限制,只能向两侧发展,故呈椭圆形;大者由于侧脑室后角的限制,向后发展,故呈类三角形;再大者沿枕钳白质纤维移行呈长条状。(2)病灶MRI信号T1W 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 I呈等或稍高信号,FLAIR呈稍高信号,DW I呈明显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本组病例由于条件所限,未生成ADC图,亦未测ADC值。其中4例行增强扫描,均无明显强化。(3)病灶周围无明显水肿及占位效应。(4)病变的消退主要表现为DWI及FLAIR序列病灶范围缩小、变淡变模糊直至完全消失。(5)该病MRI虽需与胼胝体压部的多发性硬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梗死及肿瘤等鉴别,但通过MRI增强检查,治疗后短期复查即可明确诊断。
图1 14岁女性患者;a:T2W I病灶位于胼胝体压部,呈稍高信号,边界清晰,无明显占位效应;b:DW I可见该病灶呈显著高信号,略呈三角形;c:增强扫描该病灶未见明显强化;d:11d后复查该病灶完全消失
虽然RESLES影像表现典型,诊断较易,但其病理机制尚不明确。李俊等[5]和陶晓娟等[6]的研究提示病变区为一过性细胞毒性水肿,但为何大多数病变仅局限于胼胝体压部的原因尚不明确。笔者查阅文献并结合本组病例认为:(1)胼胝体压部尤其是中央区较其他区域水分含量多,因此各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炎症因子、低钠血症、抗癫痫药物甚至酒精均可使该区域更早更快的发生细胞毒性水肿[7-8]。本组中,存在感染因素 11例(68.8%),为最主要因素,而其他4例虽为个例,文献亦均有报道。其中11例做了血电解质检查,5例钠离子浓度降低,1例显著降低外,但由于本组样本量小,尚难确定该病与钠离子浓度有关。(2)胼胝体压部较其他部位较早髓鞘化,故更易发生髓鞘内水肿,这亦能解释儿童及青少年的发病率高于成人。本组病例平均年龄19.1岁,其中儿童及青少年9例(56.3%),亦提示髓鞘化可能是重要因素。但也有学者提出,新生儿胼胝体压部髓鞘发育尚不完全,也可发生压部信号改变[9],而本研究中1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亦是如此。因此笔者推测除髓鞘化因素外,还存在其他机制,如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系统的激活[10-12]等。
综上所述,RESLES多发生于以感染为主的多种疾病基础上,虽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MRI检查具有特征性表现,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