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造像的鲜卑之风

2018-12-20 08:11彭栓红
艺术品鉴 2018年12期
关键词:供养人鲜卑云冈石窟

文◆彭栓红

第八窟琵琶飞天形象

云冈石窟造像往往渗透鲜卑族社会生活习俗的影子。

鲜卑族喜弹琵琶。云冈石窟研究院王恒认为:“北魏时期就有‘琵琶长笛曲相和’的乐器配合使用习惯。”北齐贵族多为鲜卑人,齐朝一个士大夫教育自己的儿子“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以便赢得王公贵族的赏识。第6窟中心塔柱的太子骑象、入城、七步莲花故事造像都有弹琵琶的供养人造像。第12窟东北角有手持五弦曲颈琵琶的乐伎。曲颈琵琶在云冈石窟造像中大量出现,是当时社会较流行的一种乐器,但现在很少见。曲颈琵琶本出波斯,由西域传入我国,新疆克孜尔第60窟也有曲颈琵琶,其他窟还有直颈三、五弦琵琶。甘肃敦煌有反弹直颈琵琶。鲜卑族喜欢弹琵琶的生活习俗,既有作为北方游牧民族本身对乐舞的偏爱诉求,也有丝路文化、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更是安邦立国后北魏鲜卑人的雄心、自信所带来的兼收并蓄、开放宏阔的文化气象之体现。

云冈石窟有大量太子射猎造像,第1窟前室北壁、第9窟前室北壁 子被迦夷国王射杀,以及第10窟后室南壁上层魔王波旬欲来恼佛缘、第6窟西壁中层的降魔成道造像,均有射箭情节。云冈石窟对骑马射箭的雕刻,既是鲜卑族游牧文化的体现,也是帝王贵族围猎生活的折射。

鲜卑族喜饮酒,但云冈石窟造像对饮酒场面雕刻较少。从佛教教义的角度,饮酒场面不适宜大量出现。表现太子生活的造像出现醉酒娱乐人物,仅限于对宫廷世俗生活的呈现,也是作为佛教戒酒禁欲教义对立面的欲望来表现的。饮酒场面较少,还可能与北魏太武帝灭佛事件有关。太武帝经长安时入寺庙见和尚储藏兵器、财物、酒器等,怀疑和尚有异心,又在崔浩的鼓动下,遂有了之后的灭佛事件。在此背景下,作为宗教空间的云冈石窟也不适合表现饮酒场面。

第三十四窟北壁飞天

云冈石窟造像鲜卑服饰民俗在衣帽方面表现较为显著。鲜卑风帽,又称鲜卑垂裙帽、长裙帽、鲜卑帽、大头长裙帽,到北周演化为“垂裙覆带”的突骑帽。这种帽子由帽屋、帽裙组成,用带子于脑后做结收紧。鲜卑帽的帽屋多为圆形,也有尖形,帽顶较软,有的中间下凹,有的有明显十字交叉状。一般“男性帽屋多为圆形或者类圆形,女性的帽屋顶部微微下凹”。如云冈石窟第9窟主室南壁东侧兄弟二人俱出家缘故事中穹庐顶内置一佛,佛两侧鲜卑装束人的性别就可从鲜卑帽判断。而帽屋顶部十字交叉的帽子男女通用。帽裙(垂裙)常置于脑后及两侧至肩部,早期有挡风防寒的作用。吕一飞指出,制作鲜卑帽的材料有动物皮革或动物毛织品,也有丝织品,颜色多为黑色。

云冈石窟鲜卑帽的帽屋较大,圆形和类圆形的垂裙帽出现较多。北齐时出现的帽屋较小,帽顶呈山字形,有垂裙的山形风帽和帽屋较小,帽裙向上翻折的卷裙小帽,云冈石窟未见。

鲜卑帽大量出现在云冈石窟供养人形象中。如昙曜五窟世俗供养人,还有第7窟西壁中层佛教故事中的供养人,第11窟太和七年碑左侧的供养人,第12窟前室北壁佛陀鹿野苑初转法轮说法中佛左侧五位穿鲜卑装供养人。第8窟主室南壁双头莲旁边有头戴鲜卑风帽(鲜卑垂裙帽) 的胡人供养像。北魏迁都后胡服改革“禁妇女戴帽着小袄”,也反证鲜卑帽是其典型的民族服饰。

第八窟主室南壁双头莲旁供养人头戴鲜卑帽

第五窟南壁穹庐龛与盝形龛之间

有学者指出:“鲜卑族服饰主要是上褶下 ”,迁都前鲜卑男性常为上褶下 形制,迁都后为上衣下裳形制,“最早有明确纪年的鲜卑男性穿着上衣下裳之形象见于龙门石窟(498中)比丘慧成龛”。鲜卑族的袴,是适应骑马射猎、可抵御寒冷的满裆裤(合 )。早期口收紧露履,晚期 口逐渐宽松覆盖履而微露履头。“上褶下裙是北魏早期鲜卑女性服饰主要形制,该形制服饰最早出现在430年大同沙岭北魏墓壁画中……上襦下裙和上褶下 是北魏后期鲜卑族女性的主要服饰形制”。其中上襦下裙是典型的汉服,《中原历代女子服饰史稿》载齐胸襦裙最早见于南北朝。褶衣一般在膝以上,常与配,常见交领式,也有对襟和圆领。北魏服饰具有胡汉兼容的特色。鲜卑族的裤装在北朝很流行,还有窄袖短衣、帽子也盛行。窄袖,一般是袖短、袖口小,而中原服饰多为宽广大袖。鲜卑男子常穿小袖袍,小袖袍长度过膝,在边缘常有镶边,多交领,也有对襟、圆领,如昙曜五窟男供养人的上衣就如此。鲜卑妇女常穿夹领小袖、小襦袄,也是短衣。第5窟南壁穹庐龛与盝形龛之间有逆发形托举地神、飞天、供养人都穿对襟、半袖的短襦。其中逆发形地神腰束带,供养菩萨和飞天是上褶下裙形制。鲜卑服饰喜用腰带,尤其对襟衣服与腰带搭配,在云冈石窟不同身份、阶层的形象中大量出现,如第6窟东壁南侧的出南门遇病人造像中太子、老人、飞天穿对襟衣,腰部均束带。当然,也存在一部分飞天穿对襟襦而无束腰,如第34窟西壁飞天。

第六窟内造像

第六窟东壁南侧“出南门遇病人”

《说郛三种》卷十八引宋顾文荐《负暄杂录》古制度条:“至元魏时,始有袍、帽,盖胡服也。”《梦溪笔谈》卷一载:“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皆胡服也。”从服饰史的角度看,胡服对中国服饰、对汉族胡化的影响,经北魏至北齐,到隋唐绵延不绝,北魏无疑对胡汉文化的交流做出巨大贡献。

北方游牧民族骑马射箭,喜欢穿靴。第7窟明窗西壁树下思维比丘画面构图为:连绵山岳间有一圣树,树下有坐禅比丘。上部一僧衣围头禅定比丘,头向树方向侧倾,坐于平面高脚凳上,凳下放一双靴子,鞋尖同向左朝树。在云冈石窟中大多数造像足衣为裤裙遮蔽,而此图清晰地表明当时穿靴的生活。有学者指出: “根据文献和图像资料来看,这一时期穿靴应该是比较流行的,不论贵族还是平民都可以穿着。”但是脱鞋赤足习俗自古就有。江冰认为:“周代凡登堂入室,都必须把鞋子脱在户外。”“拿古人足衣来说,最先以脱袜为敬,后来不脱袜但要脱鞋,再后来连鞋也不脱,以至于将来自胡地的皮靴做了朝服,而古代之履反而成了在家闲居时的便服。……唐以后不脱鞋袜的礼仪延续到今天。”云冈石窟赤足佛像、露脚飞天,也符合中国古人生活习俗。但佛教东传,赤足像既受地处热带、亚热带印度地理文化的影响,也是佛教苦修和“佛不着履,有三因缘。一者使行者少欲。二者现足下轮。三者令人见之欢喜”。而云冈禅定比丘脱靴状,应该更多地表达修行的虔诚、对佛礼敬之意,也是久坐禅定的现实需要,还可以看到宗教与世俗文化的交融。

鲜卑族的传统信仰民俗,主要体现在云冈石窟的选址等方面。云冈石窟的位置在大同市西北16公里,而恒山在大同西南约60多公里。为何居于平城的鲜卑贵族选择了西北的武周山,而不是偏南的浑源恒山,这不仅仅是距离的原因,也可能是原来居于东北的鲜卑族南下经(内蒙古)盛乐再到平城,把对民族迁徙、故乡的思念、祖先的追忆祭祀和鲜卑族古老的西郊祭天的习俗、大山的崇拜和佛的崇拜统一在一起。后来,随着汉化、封建化,逐渐突出了神山崇拜和大佛信仰,祭天也不再局限在西郊。迁都洛阳后,汉化程度渐高,开凿龙门石窟的地理位置选择就没有了更多的束缚。

云冈石窟色彩研究较少,后世包泥彩绘,辽金已有彩绘(如第7窟、第37窟网目纹彩绘),清朝尤甚,难以判断北魏石窟色彩原貌。中国造像有“三分塑,七分彩”的传统,北魏皇家工程的云冈石窟造像不可能不施彩。

笔者以为褚红色是北魏曾用过的一种造像色彩,如第38窟窟顶四壁均有褚红色。郑振铎在《云冈》中提到云冈石窟北魏色彩是“彩色黝红,极为古艳,一望而知,是元魏时代所特有的鲜红色及绿色,经过了一千五百余年的风尘所侵所曝的结果,决不是后代的新的彩饰所能冒充得来的”。李雪芹、李立芬在《解读云冈》中说:“据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对现有洞窟颜色的调查分析,初步认为,云冈石窟在北魏时期就在佛像身上涂有颜色,但不是大面积或整个洞窟彩绘,只是在佛像局部涂有一些红色,在现编号的第16-20窟中,从现有佛像身上的衣服缝隙中可辨认出这种红色。”另有张楚金《翰苑·蕃夷部》引《汉名臣奏》描述鲜卑人:“今其人皆髡头衣赭。”可见鲜卑族喜欢赭红色,在文献记载、石窟造像衣服上都有体现,如大同司马金龙墓红色屏风,北魏时期墓葬中出土的红色上衣、黑色镶边的人物俑。洛阳涧西衡山路北魏墓墓室底部“壁画以红色为主”。北魏石窟造像对浅红色的偏好,在北魏后期的甘肃王母宫石窟也有体现。有大同学者用X射线衍射分析云冈石窟造像颜料的物相,可知:“云冈石窟所采用的颜料多为天然矿物颜料。如辰砂、铅丹作为基本的红色颜料,绿铜矿作为基本的绿色颜料等。各种颜料的填料均为高岭土、石英和石膏。基本颜料配以不同比例的填料,又可得到不同的色调”。北方民族普遍都有太阳崇拜,以东为贵。《北史·后妃上·文帝悼皇后郁久闾氏传》载:“蠕蠕俗以东为贵,后之来,营幕户席,一皆东向。”乌丸(乌桓)俗与鲜卑相近。《三国志》也载乌丸、鲜卑等族“以穹庐为宅,皆东向”。这种崇东向阳的生活习俗,反映在色彩信仰上一般崇尚红色。

北魏太和改制对服饰影响较大。随着鲜卑族封建化、汉化,服色、形制变化也较大。“自太和十五年(四九一年)正月起,孝文帝终止承秦为土德,改以承晋为水德,服色尚黑”。我们今天在云冈石窟看到的红色为主,黑色为辅的色彩,可能是北魏原来色彩。当然云冈石窟的色彩绝不会只有红、黑两色,可以想象北魏云冈石窟体现在色彩上的富丽堂皇的皇家气象,应该与鲜卑族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政治抱负有关,与中西文化的交流、民族文化的交流有关。吕一飞就认为胡服原本多素色,“到了北朝时期,胡服多彩色”。这种色彩多元化的选择,也是民族深度交融的体现。

鲜卑族有敬鸟情结。《魏书·官氏志》载拓跋珪用凫鸭、白鹭等水鸟名作为官号,“法古纯质,每于制定官号,多不依周汉旧名,或取诸身,或取诸物,或以民事,皆拟远古云鸟之义。诸曹走使谓之凫鸭,取飞之迅疾;以伺察者为候官,谓之白鹭,取其延颈远望。自余之官,义皆类此,咸有比况”。第10窟窟门上方左右护法神像头饰似鸟。第38窟也有头朝下俯冲下来的鸟造型。第15窟万佛洞西壁龛饰水草、水鸟,造像生动,有的似鸳鸯成双成对出现。这些涉及鸟的图案造像,应该与鲜卑族早期在辽河流域过着渔猎生活有关。

云冈石窟音乐窟(第十二窟)

猜你喜欢
供养人鲜卑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1至4窟重新开放
云冈石窟旅游景区开发与规划
关于拓跋鲜卑迁徙过程中的文化转变
千佛崖805窟供养人造像的几点思考
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早期鲜卑生计方式探讨
西夏时期莫高窟的营建——以供养人画像缺席现象为中心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北壁西夏重修供养人像蠡探
西夏佛教艺术中的“家窟”与“公共窟”——瓜州榆林窟第29窟供养人的构成再探
鲜卑民族初探
去云冈石窟看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