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露明
(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广东 英德 513000)
当前随着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逐渐的提高,对于无痛性急性心梗病人的研究也进去了一个全面的时期。关于无痛性急性心梗的病人其发病之后的表现并不是很明显,而且伴随着疼痛的位置也是不固定,一旦发病很容易出现误诊或者漏诊的情况,这样就会耽误了病人的病情治疗,使疾病恶化。
本次调查主要选取的是我院在2016年8月—2018年7月之间收治的50名无痛性急性心梗病人进行分析。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5人。其中的对照组的25名病人中有男性病人18人,女性病人7人;病人的年龄在40~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35岁,针对这一组病人采取常规的急诊护理方法。另外的25名研究组病人中有男性病人17人,女性病人8人;病人的年龄在41~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27岁,针对这一组病人则是采用的针对性急诊护理治疗方法,两组病人的基本资料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2.1 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 结合临床无痛性急性心梗病人的既往史,可以看到该疾病发病前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第一,长期具有饮酒习惯、吸烟习惯以及体型较肥胖的病人;第二,患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长期慢性疾病的病人。这些是导致无痛性急性心梗的主要诱病原因。在临床的诊断中一般没有特殊的表现与异常的症状,大部分会出现上腹部的疼痛,并且伴随着呼吸不畅与胸闷气短的情况。
2.2.2 急诊治疗与护理方式 对于研究组病人采取的急诊治疗措施主要是在住院之前准备好相关的措施,在接到紧急救护电话之后需要及时的向病人家属与病人了解其过往存在的病史,有没有长期喝酒、吸烟等不良习惯,另外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指导现场的人员进行简单的急救方法。在救护车没有达到之前,要警惕病人突出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保证病人保持平卧,解开衣服,向病人传达积极向上的情绪,并给与安慰。救护车到达现场之后及时的给病人带上面罩吸氧,以最快的速度进行静脉的通道,使用心电图监护,对病人的心率、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进行检测。要根据病人的真实情况,快速的作出病人是否发生了心源性休克与心力衰竭的评估。如果出现这类危险需要及时的给予抗休克、抗心衰等治疗措施。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心肺复苏治疗。针对无痛性急性心梗病人的临床症状表现,如果出现了腹部疼痛与呼吸不顺畅等情况,需要提高警惕。之后再根据病人的意识与生命体征、发病时间、有无过敏药史等作出进一步的评估,如果怀疑病人患有无痛性急性心梗需要及时的保证病人下肢静脉的通路,要确保氧气的使用。再结合病人血常规、凝血功能、心肌酶、肌钙蛋白的化验结果,综合临床的表现,对无痛性急性心梗作出最终的诊断,尽可能防止出现漏诊与误诊的情况出现。
根据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判断两种治疗方法之间的优势。具体的评判标准为:显效:病人经过治疗之后其临床的表现得到了很快的改善,经过使用心电图监视,在24小时之内属于正常,而且没有其他并发症的情况出现;有效,对病人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在7天之内症状有所环节,并且心电图监视基本正常,没有并发症的情况发生;无效,就是经过治疗之后病人的临床表现没有得到好转,同时伴有其他并发症的情况发生。
本次调查分析采取的是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措施,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检测结果用(%)表示,如果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治疗之后发现采取针对性急诊护理治疗方法的研究组其治疗的有效率明显的高于使用常规急诊护理措施的对照组,具体的结果见表。
表 两组病人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与医疗设备使用的逐渐完善与创新,我国对于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的提高。无痛性急性心梗的临床表现是比较常见的,一般会出现在中老年人群中。究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中老年人的冠状动脉出现了粥状的硬化,从而是血管变得狭窄。再加上多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从而是血管出现了憋死的情况,这样就会造成冠状动脉发生长时间的缺氧与缺血的情况,从而引发心肌坏死。无痛性急性心梗病人的临床主要表现就是无典型胸部疼痛,其病人的心电图与心肌酶发生变化,另外还有一些病人的临床症状表现并不明显,出现疼痛的部位也是放射性的。这类病人由于症状的不突出,常常被误诊或者漏诊,因此会给病人的治疗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需要提高对无痛性急性心梗病人的诊断准确性与及时性。
根据上述在我国无痛性急性心梗的病人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急诊护理措施,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在临床值得广泛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