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专业产学研用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12-20 08:05黄承宁姜丽莉圣文顺
软件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融合

黄承宁,姜丽莉,圣文顺



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专业产学研用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黄承宁,姜丽莉,圣文顺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江苏 南京 211222)

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要与产业经济结构需求相适应,本文阐述软件工程专业的历史发展与专业性培养要求基础上,深入研究江苏独立学院对应用型本科办学培养定位,结合国务院引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文件精神,从校企产学融合的专业培养新目标共鸣、实践型课程体系设置实施、产学协同教学以及研用人才供给侧改革等方面研究思考,提出服务区域经济的应用型、适应产业人才需求的工程型、具有职业综合技能与素养的本科层次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产学研用

0 引言

文献[1]研究表明,计算科学在1990年之前通常分为3个研究领域:硬件领域(Hardware)、软件领域(Software)和商务领域(Business)。硬件领域中电子工程(EE)和计算机工程(CE)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软件领域中研究称为计算机科学(CS);商务领域中主要研究信息系统(IS)。在1990年以后,计算科学得到较大发展,3个研究领域分出了更多的研究方向,且存在交叉融合。其中硬件领域分为电子工程和计算机工程,软件领域包括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SE),商务领域发展成为组织需求领域,分为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IT)其发展与关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1 计算科学研究领域变化

软件工程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并辅以工程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按预算和进度满足用户要求的软件产品的定义、开发、部署和维护的工程或以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2-3]。软件工程作为高校开设专业的教育属性是指综合运用数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借鉴传统工程的原则和方法来创建应用软件,以达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标,是对软件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和产业服务的研究,特别注重多学科综合、重视实践训练[4-7]。

随着新产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推进,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2月正式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人才的教育供给和产业需求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特别是随着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增速下降,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凸显[8]。从2014年起,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强调“深化产教融合,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对高等教育和“双一流”建设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明确要求。2016年,党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要求“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2017年,国务院将出台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措施,明确列入年度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9-13]。可以说,产教融合已成为近年来促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加强创新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方针,是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逐渐融入到社会经济各个产业领域,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更推动着高校软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向应用创新型目标推进。在服务江苏软件产业经济发展和贯彻“工本位”教育理念基础上,确立以软件产业需求为导向,以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为平台,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企业工程技术为主线,以着力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学生认知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积极探索采取“把企业引入课堂,让学生走入企业,高校企业人力协同供给”的方式,构建了“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14-15]。

1 服务产业经济发展,校企协同制定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区域软件经济发展,更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于职业化、工程化,因此产学校企合作第一件事情便是调研产业发展对人才素质技能的需求,确立协同育人的目标。根据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经济技能要求,校企协同专业人才培养设定为:毕业后能够运用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并辅以工程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从事软件相关工业工作,并在工作中可以解决产业需求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1.1 校企协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引导

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服务于区域产业经济需求,专业人才培养也需与经济产业对人才的技能需求一致,但一直以来由于校企双方在社会功能职责定位、目标利益、思维定势等方面差异,双方的产学融合一直处于概念状态,没有实质性融合内容[16]。因此学生在进入高校专业后,对于自身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不了解,对于校企产业融合没有清晰认识,对于自身专业学习与成长也没有定位。让学生认识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定位,引导学生进行专业认知与自身培养定位是产学融合协同培养第一要义[17-18]。

为了将校企协同培养目标转为学生专业学习成长目标,校企在学生第一学期联合举办了如下几件事情:(1)开设专业培养目标解读专题班会。在专题班会上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解读,从宏观解决专业技能培养和产业经济需求介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到微观对教学进度课程解读,让学生了解四年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以及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课程教学专业目标,同时对专业课程群进行解读,将课程群项目培养目标与就业目标以产业项目技能需求解读出来,让学生了解课程群学习应该具备的项目工程技能经验。(2)组织企业生产实践过程认知学习。在培养目标解读后,组织专业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实地参观,了解企业生产实践过程,将高校专业学习在企业的产业应用形象化展现,让学生具备专业工程产业职业意识。(3)在具体课程基础上,将企业软件开发过程引入课堂,从项目人员分组、功能模块需求分析到编码、测试、部署交付等环节按照企业工程实际模拟重构,让学生在课程项目实践中体会产业工程实践过程。

图2 目标定位产学研全过程对接结构图

1.2 校企联合开展专业发展与就业职业群介绍

如前文所述通过培养目标解读转换为教学主体学生专业学习成长定位一样,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以通识素质教育为基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学历教育形式,还应该是一种职业性社会产业教育的重要载体。教育界的“象牙塔”必须与经济产业圈的“用武之地”相对接。这种对接不仅仅是培养目标与学生专业定位对接,也是产业人才需求与学生毕业人才供给对接。

在高校企业师生共同定位与认同的基础上,学校组织企业一线项目经理与工程师等进入学校开设专业方向发展与最新应用讲座,为学生专业定位与学习发展提供专业最新发展介绍,让学生定位不仅仅局限于毕业时的专业性与应用性,同时将专业性往毕业后三年五年延伸。通过不同岗位企业人员的讲座开展,在介绍最新技术应用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专业不同技能岗位应用点与职业发展,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定位与特长进行个性化职业目标规划。

2 校企协同育人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开展

2.1 构建实践型教学体系,项目驱动理论教学

课程教学体系设计是人才培养的具体执行体现,也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为了实现工程实践人才培养,无缝对接区域产业经济人才需求供给,校企双方在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设置后强化了工程项目的驱动性,根据专业与产业经济发展需求,科学合理构建了实践型教学体系。

方案由校企双方共同调研制定,分为三个执行阶段:(1)大一、大二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教学阶段。在此阶段中,课程以真实企业项目重构为驱动,革新传统孤立的理论结合习题实践教学,将重构项目根据支撑理论知识点分解,通过重构项目分解模块学习理论应用点,直接学以致用,因用而学。(2)大三专业方向培养课程阶段。在此阶段根据产业人才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定位设置软件工程师、运维工程师、大数据开发等方向课程群,每个方向课程群都由方向工程项目驱动,从课程设计到课程群综合项目再到专业项目实训,在校企“双师型”导师指导下,完成专业方向综合项目系统。(3)大四综合工程实践实训阶段。此阶段学生首先接受3个月封闭式专业强化训练与定岗实训,培养学生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了解软件开发流程、方法和规范,使学生掌握当前主流的专业方向应用平台和工程实践工具等,之后开展为期6个月相关的软件企业实际岗位专业实训,作为企业员工参与项目组的工程实践工作,并由实习单位工程师和学校导师联合作指导老师,结合专业方向毕业设计进行专业方向就业实习。教学体系如下图所示。

图3 项目驱动实践性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很好地保障了培养目标实现,同时也全面覆盖专业和方向所需理论与实践课程环节体系,在项目驱动理论教学,保障学生专业理论基础扎实的基础上,通过课设、综合项目重构和方向实训突出工程实践教学,做到四年间理论工程实践相结合培养持续性。

2.2 优化课程结构,突出分类方向培养

我们将软件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分类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以及专业实践课程。在前两年中,学生基础平台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紧扣专业素养培养,开设数据结构、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操作系统、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等课程;在专业核心课程围绕专业软件产业工程实践所需,开设Java程序设计、WEB应用开发基础、J2EE企业级开发实践、软件体系结构、软件工程、算法设计与分析等;在专业方向课程根据产业人才供给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设置了软件工程师、项目运维工程师、大数据开发等方向,在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实践之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兴趣与偏长,选择职业专业方向进行深度学习与实践,对适合软件开发、Linux系统和Oracle等运维和大数据技术和数据开发的同学分别组班专业方向分类培养,优化课程结构和职业方向培养。

课程结构的优化和分类方向的培养紧扣区域产业经济对人才供给需求,另一方面在校企引导基础上,优化对学生个性化培养,力争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对口专业人才。在这过程中,激励企业更大办学积极性与话语权,让产业区域经济中不同活跃实体进入高校教育方向培养阵地,将大学从大三开始作为企业主体后备生力军培养,方向与产业企业对人才需求吻合、课程与实践教学来自企业工程实践过程所需、实训实习匹配企业真实项目重构。

在课程结构优化和分类方向的背后都站着区域产业经济中的企业主体,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进一步注重发挥区域产业市场机制配置非基本公共教育资源作用,强化产业经济发展与产业就业市场对人才供给培养结构与方向的有效调节。

2.3 强调工程实践能力评价,完善人才供给体系

高校教育人才培养要发挥对经济产业的促进服务作用,最直接的贡献之一就是培养产业需求的技能人才。从经济产业发展需求作为切入点,再到产、教、研“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全过程共建,到最后解决人才教育供给和产业经济发展需求结构矛盾,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探索出了科学渗透“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评价和人力供给机制。

如前所述,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以企业真实项目为驱动,将章节知识技能点与项目需求工程实践应用点相结合,学生不再孤立学习练习知识点,而是直接学以致用,工程实践需求驱动理论学习,如此基础平台课与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学习过程直接铺垫了学生工程项目实践能力。同时课程群课程设计和综合项目实践,以校企双导师制带领学生团队从项目需求分析、软件概要设计、软件详细设计、代码编写和软件测试等方面进行全流程实训,在真实生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代码编写能力、文档写作能力、软件测试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把软件开发实践和理论知识学习有机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在实行“引企入教”改革,全方位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健全推动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学生带项目到企业实习实训制度,革新人才“供给-需求”单向链条,完善“供给-需求-供给”校企闭环,促进企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要素全方位融合。

3 结束语

只有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从模式创新、协同育人过程把控、人才供给需求侧改革,才能让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承袭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方向,提升了校企专业“人才产品”的培育质量,满足了推动教育生态和产业经济生态融合发展的内生需要,从而最终实现校企共同介入人才培养的产学研用全过程,实行高校与企业“双主体”的育人模式。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文件中提出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培养适应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在我们的校企培养模式中,从培养目标接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开展实践性教学体系对接工程实践全过程再到校企联动人才供给侧闭环改革,有效地完成了应用型本科对产业人才的培养使命,提升了学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品牌建设和人才供给口碑。

[1] The Joint Task Force for Computing Curricula 2005. Computing Curricula 2005[EB/OL]. [2012-12-30]. http: //www.acm.org/ education/education/curric_vols/CC2005-March06Final. pdf.

[2]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 http: //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12/19/content_5248564. htm. 2017-12-19.

[3] 王文发, 武忠远, 侯业智. 软件工程专业“2+1+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 2015(10): 25-28.

[4] 刘鑫. 面向企业需求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3(10): 204-206.

[5] 刘璘, 周明辉, 尹刚. 大数据时代软件工程专题前言[J]. 软件学报, 2017, 28(06): 1327-1329.

[6] 方春龙. 产教融合强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J]. 中国高等教育, 2014(Z2): 74-75.

[7] 吕品, 王淮亭, 汪鑫. “对标国外大学, 深度融合认证”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 计算机教育, 2017(01): 38-43.

[8] 张毅, 文俊浩, 熊庆宇, 柳玲, 吴映波. 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高等理科教育, 2017(02): 95-99.

[9] 柳友荣, 项桂娥, 王剑程. 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 2015(05): 64-68.

[10] 陈星, 张学敏. 依附中超越: 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探索[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 38(01): 46-56.

[11] 黄承宁. 基于校企合作面向软件行业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实践[J]. 软件, 2017, 38(03): 53-56.

[12] 王长文, 徐进.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2): 1-5.

[13] 何火娇, 王映龙. 地方性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1, 33(S1): 100-103.

[14] 王敏, 黄薇, 龚鸣敏, 邓谦. 民办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J]. 计算机教育, 2015, (23): 34-37.

[15] 王辉. 校企协作助推产教融合: 美国社区学院校企协作“项目群”的兴起[J]. 高等教育研究, 2015, 36(03): 102-109.

[16] 樊富有, 孟林, 李忠. 新形势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 2013(13): 82-86.

[17] 沈海波, 朱雄泳, 周如旗, 徐海蛟. 基于特色课程群的 软件工程专业建设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 2017(12): 141-143.

[18] 邓娜, 陈旭, 王春枝. 针对工程教育认证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思考与探索[J]. 计算机教育, 2017(07): 41-43.

Research on Collaborative Talents Training Mode of Application Oriented Undergraduate Software Engineering Specialty

HUANG Cheng-ning, JIANG Li-li, SHENG Wen-shun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ujiang Institute, Nanjing 211222, China)

The training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s should be adapted to the demand of industrial economic structure. On the basis of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specialty, this paper makes a thorough study of the training and positioning of the Jiangsu independent college on the application orient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combines the opinions of the State Council on 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National Office [2017] No. 95). The research and thinking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new objectiv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 the cooperative teaching of production and learning and the supply side reform of the research talents, put forward the training mode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integrated talents in the application of service area economy, the engineering type adapting to the demand of industrial talents, and the undergraduate level of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accomplishment.

Applied Undergraduate;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duction, learning and research

G642.0

A

10.3969/j.issn.1003-6970.2018.11.012

2017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017SJB2096);2017年度全国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017QNJ041)

黄承宁,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云计算大数据、计算机应用与教学改革;姜丽莉,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内存优化与计算机教学改革;圣文顺,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数据存储与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黄承宁,姜丽莉,圣文顺. 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专业产学研用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软件,2018,39(11):50-54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