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学试卷分析

2018-12-20 09:29邵绍元
生物学教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生物学小鼠胰岛素

邵绍元

(江苏省如皋市实验中学 如皋 226500)

2018年是南通市实行初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的第9年,测试对象为2019届(八年级)的初中生,时间安排在5月份进行。测试依据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性和等级性的性质,坚持“遵循课标、回归教材、能力立意、贴近生活、控制难度”的原则,旨在测试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基础能力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现对南通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学试卷作简要分析。

1 试卷特点分析

试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8小题,共50分。考查分值所占比例较高的章节有: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9分),生物与环境(9分),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8分),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7分)。

试题切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课程内容要求和《南通市初中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试行)》的指导思想,结合南通市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着重考查生物学学科的重要概念,适当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与加工、从生物学视角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结构、试题立意、情境和设问彰显“重基础、厚实践、宽能力”的地方特色。

2 试题评析

2.1 试题紧扣教材且高于教材 生物学教材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工具和生物学课程实施的载体,也是试题的主要来源。试题源于教材是让学生重视教材内容,要求读懂、理解和解释教材中的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试题高于教材是对教材内容适度转化、加工提升,在试题设计的关键处突出重要概念,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适度迁移能力,体现用教材教的基本思想。

例1 图1是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午餐食谱,图2是淀粉、蛋白质在人的口腔、胃、小肠中的消化和吸收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消化产物。据图回答:

图1 设计的午餐食谱

图2 淀粉、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过程

(1) 图1中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食谱,较合理的是____________,其中富含淀粉的食物是____________。

(2) 图2中,人细嚼馒头后感到有甜味,是因为____________分泌的唾液中含有消化酶,使淀粉初步分解。在小肠中淀粉最终分解为[②]____________才能被吸收。

(3) 图2中,蛋白质在____________中被初步分解,最终在小肠中分解为[④]____________才能被吸收。

(4) 图2中,小肠在吸收营养物质时,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____________和毛细淋巴管,有利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

参考答案: (1) 乙 米饭 (2) 唾液腺 葡萄糖(3) 胃 氨基酸 (4) 毛细血管。

试题评析: 本题源于苏科版生物学教材第5章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人体内消化和吸收过程示意图,命题者对其进行加工转化,以简约、新颖的图文形式建构淀粉、蛋白质在人的口腔、胃、小肠中的消化和吸收模型。有些答案隐含于示意图之中,需要学生读懂、理解示意图方可作答,较好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和临场学习的能力。关注饮食和认同合理膳食的生活方式通过第(1)题在选择午餐食谱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不仅对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健康有益,而且在全球视野下探讨和解决健康问题,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1]。

2.2 联系重要概念和实验考查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 测试试题联系“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在生物体内,细胞能通过分解糖类获得能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重要概念和“探究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等经典实验,考查学生基于证据和逻辑推理的思维,科学探究过程的方法(如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读)和得到可靠和真实数据的方法。

例2 为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以鱼腥藻为材料,利用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光源分别置于距烧杯15cm、 25cm、 35cm、 45cm处,观察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重复多次、取平均值,得到图4所示的实验结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3 实验装置图

(1) 本实验中光照强度的大小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来实现的;光合作用速率是通过____________反映出来的;产生的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_。

(2) 实验需要重复多次,这样有利于____________。

(3)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___。

(4) 有同学建议,将本实验使用的白炽灯改为LED灯,因为白炽灯产热多,会使不同组之间的温度产生差异而影响实验结果。此建议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赞同,这是因为这一改进有利于遵循____________原则。

参考答案: (1) 光源与烧杯之间的距离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 氧气 (2) 减小实验误差(或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3) 增大 (4) 单一变量。

试题评析: 本题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和方法为枢纽,联系“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气体”实验和“绿色植物在光下释放氧气”的重要概念,考查学生基于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能力。第(1)题考查科学探究中控制自变量的方法和从图示和题干中提取信息确定因变量的指标。第(2)题通过重复测量解决测量不确定性以及使其最小化的方法,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第(3)题依据图表中的数据即证据的分析和判断,得出“在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速率增大”的结论,考虑到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性的特点,提供结论的主干部分,从而降价试题的难度。第(4)题在学生改进实验情境中,认同新的设计方案,并理解科学探究中控制单一变量的意义。

2.3 真实的情境下考查社会责任和生命观念 真实的情境是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载体。将测试试题嵌入在具有启发性和过程性、真实、有意义的情境之中,适度呈现有一定的信息量、不同陌生度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表现自己的真实水平,促进生物学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的再认识和适度迁移。真实的答题情境可来源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可来源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可来源于真实的现实生活[2]。在真实情境中考查社会责任是学业水平测试试题的灵魂。

例3 为了探究胰岛素的作用,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体重约20g、生长状况相似的正常小鼠,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只。②给甲组小鼠注射0.2mL生理盐水,乙组小鼠注射胰岛素制剂(0.1mL胰岛素和0.1mL生理盐水)。③观察并记录小鼠的状况,如下页图。

分析回答:

(1) 步骤①中各组均用小鼠20只,而不是1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 本实验设置甲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 乙组小鼠出现抽搐甚至昏迷是由于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从而降低____________的浓度所致。为了进一步证明胰岛素的功能,可对出现抽搐甚至昏迷的小鼠注射____________进行抢救。

(4) 在人体内胰岛素是由____________分泌的。在现实生活中,胰岛素可用于_________病的治疗。

参考答案: (1) 减少偶然性,使结果更加准确、可靠(2) 对照(或排除生理盐水对小鼠的影响) (3) 血糖葡萄糖溶液 (4) 胰岛 糖尿。

试题评析: 本题以兴趣小组探究胰岛素作用的实验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科学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和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第(1)(2)题考查设置对照实验,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明确对照组、实验组的作用,理解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必要性。第(3)题在一个既定采用注射的实验研究方法来探究胰岛素对小鼠血糖影响的情境中,使用解释性模型,形成小鼠发生抽搐、昏迷等惊厥现象与胰岛素和血糖的浓度有关,血糖浓度降低与胰岛素的调节有关的生命观点,并依据实验现象得出胰岛素调节血糖的结论。对出现抽搐甚至昏迷的小鼠注射葡萄糖溶液进行抢救,尊重小鼠的生命,减少对小鼠的痛苦和伤害,以珍惜生命和关爱小鼠的立意命题旨于引领学生生命关怀,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的情怀[1]。

猜你喜欢
生物学小鼠胰岛素
Mir-150和NKT细胞的激活对雌性小鼠Ⅰ型糖尿病的影响
双咖酚酸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小鼠大脑中的“冬眠开关”
胰岛素种类那么多,别再傻傻分不清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高中生物学中“一半”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