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峰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相关种植人员一直致力于研究能促使其高效高产的种植技术,近几年来,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成为种植人员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将着重分析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在大豆种植中的应用,希望可以帮助大豆种植人员实现高产高效的种植目标。
一、科学选择大豆品种
在进行大豆的栽培种植之前,应该科学的选择大豆品种,提高大豆苗的存活几率,选择品种时,种植人员最好选择抗倒伏能力强、成熟期适宜、抗逆性强的矮杆或半矮杆的大豆品种,并且要保证选取的品种质量与国家规定的良种标准一致,籽粒颗颗饱满,大小形状均匀,对后期的栽培种植和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已知的、品相较好的新型大豆品种有垦丰16、垦农5、合丰系列、嫩丰系列和东农系列,这些新型大豆品种与传统的大豆品种相比,产量较高、成熟期较早、出油率较高,而且大豆杆的强度和韧性也比较优良,由于性喜水,所以抗旱能力强,非常适合使用大垄密植栽培种植法;另外,其抗贫瘠的能力和抗逆性也比较强,在进入成熟期后,能够迅速脱水,减少成熟时间,适宜使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收割,既提高了收获效率,又保证了大豆的较高产量。
二、提前做好种子处理
大豆种子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大豆最后成活率,优良的大豆种子会使大豆苗齐、全、壮,较差的大豆种子会使大豆苗歪、缺、残,严重影响最后的大豆产量,所以大豆种植人员在进行播种之前,必须先进行人工、机械选种,挑选没有病虫害、表面没有破损的、不含杂质的种子,且优先挑选颗粒大而饱满的良种,将虫食粒、破损粒、杂质粒和病斑粒剔除出去,使种子的质量达到基本种植标准。
另外,为了保证种子的质量纯度和净度在98%及以上,发芽率高于且不限于90%,含水量低于13%,大豆种植者可以在种植之前对没有进行包衣处理的种子,以1kg种子混合2g-4g的钼酸铵、1g-3g的硼砂进行搅拌,对做好包衣的大豆种子,将大豆种衣剂喷洒于种植地中,防治病虫害和根腐病的威胁。
三、土地土壤整理准备
大豆种植人员在选择种植地的时候,最好选择上一茬种植物为禾谷类、非豆科类,并且地势平坦开阔、地面干净没有碎石杂草、土壤疏松且较为肥沃的地块,修剪清理地块表面上的秸秆,使秸秆的长度保持在3厘米-5厘米;对种植地进行土层翻整时,必须要令种植地满足深、平、碎、暄的种植要求,尽力达到深松或者浅翻深松的程度,打破地块的犁底层,使土层深松的深度大于等于35厘米,耕层以6厘米到15厘米为最佳,将耕层的深浅程度保持一致,严禁对土层漏松、重松;因为大豆苗属于深根系农作物,主根垂直向下生长,直至土壤的深层2米-5米处,所以为了使种植地内的水分和养分能够合理分配,降低大豆苗之间生长差异,大豆种植人员在深松时应该避免地块内出现高包、沟脊和坑洼,定期调整种植地的干湿度,使土壤团块最小不小于0.5毫米,最大不大于6毫米。
除此之外,過于紧实或者过于疏松的土层都不利于大豆苗的健康生长,由于地块经过多次种植之后会发生耕层板结的情况,而且大多出现在耕层中层,只在地表上观察,通常是不易发现的,所以种植人员在注意地表土层的松紧程度时,还应该使用土壤坚实度测定仪检查全部耕层的土壤状况,查看是否有耕层板结的现象发生;如果在大豆苗落床之后才发现中层耕层出现土壤板结,种植人员可以选择在大豆显行之后进行中耕松土,调节过紧的耕层,增加土壤的通气性,降低出现大豆幼苗吊根受旱的几率。
四、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在大垄密植栽培大豆中,经常会出现的地下病虫害是根腐病、跟蛆和孢囊线虫病,地上病虫害主要是细菌性斑点病和食心虫。对于地下病虫害,目前能够采用的最好防治方法就是使用大豆种衣剂对大豆苗进行包衣处理,种植人员在选出大豆种子之后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病虫害,选择不同的种衣剂与大豆种子按比例搅拌均匀,可以有效的防治跟蛆、跳甲和根腐病等早期病虫害;对于孢囊线虫病,最有效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种植地进行合理轮作,将大豆、线麻、亚麻、玉米这四种农作物在耕地上进行轮流耕种,另一种是使用呋喃丹进行趋避,用含有呋喃丹的大豆种衣剂进行拌种或者直接将呋喃丹颗粒剂混播在耕地中,但是这种方法仅能在孢囊线虫病出现几率低的地区使用,对于发生几率为中等的地区使用化学药剂是无效的,而且呋喃丹的趋避效用只有10或15天,能推迟第一代大豆种苗被线虫病侵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损失。
对于地上病虫害,细菌性斑点病多发生于暴风雨后,由于大豆叶茎伤口过多,易受细菌感染,在叶茎处出现不规则的条纹和斑点,因此,种植人员可以在大豆发病初期按1:1:200的比例喷洒波尔多液,视病情的轻重防治1到2次;对于经常发生在花荚期的食心虫,种植人员可以将玉米瓤浸泡在敌敌畏原液中,并将其夹在大豆枝丫处,用敌敌畏的气味防治成虫。
(作者单位:164036 黑龙江省北安市海星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