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类节目的融合与创新

2018-12-19 18:55于娜懿
科技传播 2018年23期
关键词:国家宝藏朗读者中国元素

于娜懿

摘 要 《国家宝藏》是中央电视台于2017年12月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博探索类节目,以讲述国宝的前世今生故事为核心内容,独创“明星国宝守护人”的新颖角色,辅以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配合美轮美奂、大气磅礴的科技感演播室,糅合出一档“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记录的气质”的口碑节目,豆瓣评分高达9.5,达到了文博探索类节目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也是真正“中国内核”节目的成功探索。

关键词 《国家宝藏》;创新;《朗读者》;中国元素;“中国内核”节目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24-0036-02

1 为何活:“中国元素”类型节目的初尝成功

2016年是“中国元素”节目的元年,各大卫视积极响应国家新闻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的工作通知》,推陈出新、自立门户,摆脱依赖境外节目模式的顽疾,推出了数档不同风格的高质量、有情怀、大文艺、真态度的中国风节目。

早在2013年,央视就推出了原创文化类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意在唤起人们在数字时代对于汉字的重新重视,随后河南卫视与爱奇艺联手推出了《汉字英雄》,黑龙江卫视推出《最爱中国字》。在收获好评如潮后,央视又在汉字的基础上不断进阶,向着更深更渊源的中国文化进发,先后推出了《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中国系列综艺,将中国文化中的诗词歌赋搬上荧幕,与竞赛、寓教、艺术形式相结合,一时间电视机前的男女老少都在荧幕前认认真真的握笔回想每个汉字的写法,都愿意随着主持人与嘉宾的引领背诵耳熟能详的诗句,回归最简单却最容易被忘却的“根”,中国元素第一次在荧幕前观众亲密接触,大获成功。

2 如何活:文博类节目的全新尝试

2.1 文博类节目现状

中国华夏大地五千年文化,留下的自然风光与历史器物不胜其数,文博类节目的目的在于带领观众走进历史,了解文物,继而产生民族骄傲感与自我认同感,是一种视觉对象的民族志,其寓教性与观赏性首当其冲。然而传统文博类节目仍有较强的局限性,表现为以下3个的方面。

2.1.1 记忆点稀缺

传统文博类节目其描述文物大多从文物基本信息(出土地点,出土时间,朝代,年份,材质,历史价值),相关人物故事,拓展关系,市场收藏报价几个方面来进行拍摄,形同流水账,除却画面精美,资料真实可信,爱好者参考性强,基本再无更多可圈可点之处。这就使得受众在记忆点上出现明显的缺失,在结束了观看节目后味如嚼蜡,无法产生共鸣,缺乏强烈的代入感,因而无法产生情感的波动,题材的厚重加之节目形式的陈旧,无亮眼之处,无区分之处,乃至无记忆之处,真正叫座的寥寥无几。

2.1.2 功能性欠佳

文博类节目相较于其他节目类型优胜在“内容为王”,其节目内容多以几千年前的人物,文物,遗址,古文明为主,因此有着极强的寓教性,厚重感,高饱和甚至冗长感。而这样鲜明的特点却又恰恰与现今受众快节奏,碎片化,拼图式的内容理念有所出入,现今时代受众需要通过节目解除内心的“文化焦虑”,通过有形并扼要的手段快速填补对于未知过去的空白,加深民族的自豪感与自我认同感,受众对于文博类节目的诉求更加倾向于“我想知道什么”而不是“你能给我什么”,因此传统文博类节目的功能性仍有待加强。

结合上述两点,我们不难看出文博类节目的现状以及诟病所在,而适时出现的《国家宝藏》则在不同层面上为文博类节目开启了新的大门。

2.2 《国家宝藏》的全新尝试

2.2.1 两种“融合”

1)“可视性”与“学术性”的融合。

比起文博类节目,《国家宝藏》被人称作更多的是综艺节目,在一档文博类节目的名头下,《国家宝藏》将综艺发挥到了极致,集结了国宝,文化,科教,明星,演艺为一体,使人耳目一新。是综艺就要有看点,而做一档文物节目,文物不能动,谁来动?历史不能看见,如何能看见?《国家宝藏》第一次实现了让文物“活起来”:围绕一件国宝,受邀明星扮演其相关的古代人物,甚至扮演文物本身,与助演嘉宾一起,演绎或真实或合理虚构的历史故事,将国宝的基本信息,传奇身世一目了然的表现出来。

令人欣喜的是,在演员的选择上,节目组从来不是毫无根据,不走IP,不跟热搜,只求找到那个真正与国宝有缘的明星:撒贝宁,科班法律出身,曾主持《今日说法》等家喻户晓的法律类节目,由他来守护象征秦朝大一统时制度,行政代表的云梦睡虎地秦简,可谓手到擒来;何炅,地地道道长沙人,由他来守护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更是多了一份家乡的亲切。

而对于学术性,节目的把握也令人信服。九大中国权威博物馆都受邀参与了节目的创作于录制,九位馆长更是亲临第二现场坐镇,围坐于全息投影的国宝四周,利用专业知识与经验对于国宝给出第一时间的品鉴,营造了一种圆桌学术论坛的即视感,不可侵犯的权威之感油然而生。

在对于国宝的介绍上,节目组采取了“明星出场引出国宝,001号讲解员张国立介绍小剧场背景,馆长品鉴,明星再出场介绍”的流程,所有精细的数据与准确资料都有由001号讲解员张国立和明星国宝守护人之口讲出,通俗易懂,便于记忆,保证了资料的准确性,也大大提升了受众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真正的让观众做到了“不真看,不真摸,却比眼见为实多得多”。

2)“铺陈性”与“延展性”的融合。

《國家宝藏》在对于文物的介绍上,首次开启了“国宝的前世今生”模式。所谓前世,即国宝在出土前,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曾发生的故事和与其相关的人事物,而所谓今生,即是国宝在现代社会后,与其相关的人物。这种纵向延展,横向铺陈的创新尝试,笔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坐标式”内容模式。

以文物本身为原点,在Y轴上,节目展开了古今的视角,将文物从出土至今的故事以纵向的时间线拉开,以年为单位,清晰明了的叙述了文物从古至今重大事件的时间点;而在X轴上,节目平铺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与文物相关的人物,从国内至国外,从年轻人到老人。

而每一个X与Y的交点即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个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文物的交集是什么,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与文物的故事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是文物改变了他还是他改变了文物,这些都可以从坐标上找到答案。笔者以为,《国家宝藏》所开辟的“坐标式内容”可以成为文博类节目全新的内容之道。

2.2.2 一种“创新”:“冷”与“热”的结合

冷与热的结合主要分为以下两点:一是“冷文物与热故事的”结合。文物是一个个没有生命,十分“高冷”的物体,除却在博物馆的玻璃罩中,日常生活里我们与它毫无交集,而恰恰围绕着这些冰冷的文物,有许多有血有肉的人付出了自己的时间乃至毕生的心血,这就诞生了一个个“热”的故事,将冷文物与热故事结合起来,重塑了文物的生命力;二是“冷知识与热明星”的结合。

观众也许只见过演员张国立,但他们没有见过出口就是国宝相关内容流利准确的001号讲解员张国立,当一位演员、歌手、艺人在这个舞台上出口成章的说关于国宝和文物的种种事迹,受众所接收到的并不是一次专业的文物讲座,而是一次新奇的体验,明星守护人以他们作为公众人物的感召力和熟知度,将国宝冷知识与他们的热度来了一次神奇的碰撞,明星守护人是一个名号,却并不仅仅代表他们自己,节目组正是用这样一个“守护人”名号点拨每一个受众:人人都应当是国宝乃至国家的守护人,而正是在这些冷与热的交合下,《国家宝藏》真正成为了一档能够感动人的温良的节目。

3 结论

《国家宝藏》作为一档真正中国内核的节目,以其独特的融合与创新方式,吸引了年轻一代注视的回归,让作为主流媒体的央视做好了传者本位,自觉担当起讲述中国故事,宣扬中国精神传承中华文化的角色,真正的踮起脚尖立足古今,开启声画并茂中国内核节目的新篇章,在传统媒体低迷的局面下打了一记漂亮的翻身仗。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艾伦,牟岭,译.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吉利恩·罗斯,肖胜伟,译,观看的方法:如何解读视觉材料[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

[3]杨骁.让综艺节目彰显“国家舞台”气度[J].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

[4]胡志峰,邓文卿.中国电视类型节目新探索——以<朗读者>为例[J].民族研究,2017(4):5.

[5]鄧文卿.对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原创力的思考[J].中国电视,2015(12).

[6]萧盈盈.中国综艺节目的类型演变及其文化语境[J].现代传播,2017(2):84-87.

猜你喜欢
国家宝藏朗读者中国元素
《国家宝藏》: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
央视《国家宝藏》定档12·3 讲述“大国重器”前世今生
评小说《朗读者》中《奥德赛》的隐喻
解析《国家宝藏》中的美国文化意蕴
一封关于《朗读者》的信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风”
服装设计中的中国元素研究
《朗读者》:冰冷的历史沉思与深刻的人性寓言
中国元素在城市空间中的运用研究
第二场:品鉴《朗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