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势”特色促进学生优势发展①

2018-12-19 18:57殷桂金高淑英
中小学管理 2018年11期
关键词:优势特色职业

殷桂金 高淑英

目前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有关学校特色建设的讨论都比较多。在这种背景下,普通高中该如何基于自身实际,通过探寻特色发展之路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进而提升师生的实际获得感,是当下很多高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近年来,北京市玉渊潭中学(以下簡称“玉渊潭中学”)通过打造“优势教育”特色,实现了学校由普通到优质的加速发展,也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增值发展。

一、顺势而为,在传承中发展学校“优势”特色

学校特色是学校自主选择的结果。当前,许多学校之所以没有找到适合的特色发展方向,问题就在于无视学校的已有积累,通常是一任校长一个样儿,“校长一换特色就变”;加之有的学校为特色而特色,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特色建设成果难以体现在学生身上,学生实际获得感较差,师生认同度和参与度低,导致特色有始无终,难以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追求,也就难以持续深入。

2011年,玉渊潭中学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面对五年换了三任校长的学校,“接下来学校该向何处发展?”“如何选择适合的特色发展方向、目标与策略?”这一系列问题都摆在新领导团队的面前。在反复研判学校原有“学习优势”特色和发展状况之后,大家很快形成共识:既然学校的历史、文化没变,学生、教师也没有变,学校的特色建设就不应该因校长的更换而改变!为此,班子成员从梳理学校已有办学基础、寻找可利用的资源入手,通过研读和分析前任校长留下的“学习优势”课题资料、高中特色项目申报材料等,理解前任校长的思想,理清学校发展的脉络,并定调学校未来发展的思路:想清楚、说明白、做到位、重效果、成特色。

首先,校长带领班子成员逐一理清了学校特色与特色项目、特色课程与文化建设、特色成效与办学质量提升等几者间的关系,以及学校自身力量与外部支持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学校特色建设的基本路径。其一,由“点”切入,挖掘“独特”之处;其二,整体设计,提升特色;其三,注重迁移,带动其他;其四,长期坚持,确保稳定。随后,学校还研制了《玉渊潭中学“十二五”期间三年发展规划》,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广泛征求意见,经过长达一年的大讨论,七易其稿,最终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行动纲领。

此外,学校还邀请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特色建设项目组和区教委相关科室到校研讨论证,达成广泛共识,进而概括出“优势教育”的基本内涵:一是发现、发挥、发展学生的优势;二是发现、发挥、发展教师的优势;三是挖掘学校、社会一切可以利用的优质资源,形成办学特色。其核心是把学生放在学校发展的“正中央”,努力建设尊重差异、发现潜能、关注优势、激发内在价值观的文化氛围、管理制度和活动方式,最终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自主发展和优势发展。在明确学校特色发展方向之后,校长又带领团队着力研究学校的办学理念与育人目标,最终将办学理念确定为“敦品为翠玉,砺学成渊潭”,将育人目标确定为“培养有理想、懂道理、会学习、强体魄的优秀中学生”。理念系统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规定了学校特色发展的基本走向。

二、尊重差异,在实践中发掘学生“优势通道”

高中阶段是学生从未成年走向成年的关键时期,此时他们的兴趣爱好已基本形成,需要学校教育在对其先天优势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通过课程的多样化和选择性来培养他们的优势潜能,增强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和成就体验,并为他们未来的专业选择、职业乃至事业发展奠定基础。为此,领导班子将学校优势教育的独特价值概括为“激趣立志”,并主张“高中教育必须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规划未来,唤醒学生自主成长的愿望”。

同时,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兴趣和能力测评、访谈交流、职业体验等多种途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发现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及职业发展倾向。学校还组织学生走进传媒、网络、电力、通信、电子、汽车、银行、煤炭、海洋、造船、餐饮、服装、医疗、制药等几十个现代化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进行参观。丰富的实践体验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了自己,并作出理智的选择。正如一位毕业生小童同学所言:“在玉中,我知道了我喜欢什么,我能做什么,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差异无差距,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学校和学校是不一样的,机会也是不一样的,只有人们的差异性得到认可,提供可选择的机会,人的才能才会得到合理的发展。”[1]优势教育认为:没有哪一个学生是最聪明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区域和优势通道,都有自己的智能长项。为此,学校主张面向全体、尊重差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环境,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适切的学习选择机会和学业成功机会。

在玉渊潭中学的教学楼大厅,摆放着一架三角钢琴,每天早晨都会有学生在这里演奏自己喜欢的钢琴曲,尽情展示琴技和对艺术的理解与追求,全校师生每天都伴着优美的琴声走进校园。几年过去了,学生们弹过的曲子越来越多,学校还特意为他们举办了专场钢琴演奏会。这些乐曲如同集结号,把有共同爱好的学生联结在一起,让不同班级、年级的学生有了相互学习与切磋的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在这里发现自我、彰显自信。

三、因势利导,在深度体验中促进学生自主选择

未来社会更加重视个体的感受、体验和创造,更加关注个体独立存在的价值,并强调自我价值与自我实现。因此,让学生了解自己是谁比掌握任何具体知识都有意义。只有当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擅长领域、优势劣势、内心需求及价值选择时,才能有合理的自我定位,也才会对自己的未来有更加明确的判断和规划,并为追逐实现梦想而不断努力。因此,根据学生的发展倾向因势利导地开展多种实践体验,是促使不同学生发挥其各自优势的最佳途径。

“高中阶段的教育必须尊重在身心发展方面已经越来越分化的高中学生的选择和自主性,尊重他们未来发展取向的多样性。”[2]玉渊潭中学在目标激励、人格养成、能力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理念指导下,以人生规划教育为主线,构建起适合学生兴趣特长和职业发展倾向的多样化、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形成了人生规划课程、基础性课程、职业素养课程和创意设计课程等四类特色课程,开设了VR虚拟世界、全球学生领袖培养等研究项目以及各种社团活动,并为学生提供多种职业体验机会。学生们通过参与特色课程、社团活动、研究项目、职业体验,了解了自身的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对各种职业的工作性质、发展路径、能力与素质要求等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对职业的认知更加理性。

在此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某些特定领域逐渐表现出职业偏好,也更加清楚应该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为未来职业做哪些準备,付出哪些努力。例如:玉渊潭中学的学生从高一入学开始,就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和职业发展倾向自主选择对口单位进行职业体验。如喜欢传媒的同学选择了《法制晚报》《京华时报》等媒体,喜欢物理的同学选择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等。

四、共荣共生,特色发展加速学校品牌增值

作为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高中,“优势教育”使玉渊潭中学的每一名普通学生都学会了认识自我,发现优势,树立自信,规划未来。学校通过对学生专业倾向和职业倾向的多样化培养与引导,促使学生从简单的升学驱动转化为发展驱动,打破升学与就业的二元对立,使得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指向学生的未来发展,为他们日后成长为社会所急需的“专、精、深”人才奠定了基础。

以学校的特色课程“学生公司”为例,它是专为喜欢管理、经济、财会、营销、人力资源等专业方向的学生开设的课程。在学校的组织指导下,参与课程学习的每4~5名学生即可组成一个公司,然后依据各自的特长和优势,承担起董事长、质量经理、营销经理、财务经理、技术经理等职务和责任,并完成从确定公司名称、组织架构到设计理念、logo乃至企业策划案、实际运营等一系列工作,以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转。“学生公司”课程开设七年间,共有60多家学生公司成立,几百人次参与,完成60多个项目策划案。深度的职业体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组织、沟通、合作等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2018年,学校“青印”学生公司设计的“三萃杯”(一种水杯)项目还在“2018JA中国学生公司大赛”中荣获北京赛区第一名、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

“优势教育”还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业水平。2015年,玉渊潭中学高考一本增值率进入北京市海淀区前四强;2016~2018年,学校高考增值率(学生学业成绩“出口”与“入口”比)连续攀升,三年中一本增值率分别为37%、50%、62%,学生学业成绩全部实现了低进高出。同时,在2016~2017年海淀区公办学校社会满意度调查中,学校连续两年居于首位,办学成果得到了同行认可和社会好评,实现了特色建设与办学质量的共荣共生。当前,面对高考改革的新要求,学校还提出了“对接优化、融合调整、改进创新”的实施策略,努力实现学生选科选考与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办有选择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5-06-02.

[2] 谢维和.从教育的间断性与连续性看高中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2-03-02.

注释:

①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分类发展模式的研究”(课题编号:DBB140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优势特色职业
画与话
我爱的职业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