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境和能源对汽车工业的要求越来越严苛,节能减排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除了采用新能源、改进动力传动系统等措施外,实现车身轻量化是很多汽车厂商一直在努力的方向。钢铁作为车身的主要应用材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在减重的同时不降低碰撞性能呢?事实证明,高强度钢的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作为一家在汽车用钢有着40多年发展历史的钢铁原材料生产公司,瑞典钢铁一直致力于先进高强度钢的应用和发展。正值2018中国车身大会在澳门举办之际,我们对瑞典钢铁中国区业务拓展经理马迪进行了专访。
Q:瑞典钢铁的主要业务有哪些?
A:瑞典钢铁的汽车用钢主要有马氏体钢、模压淬火钢、复相钢、双相钢、高强度低合金钢以及铁素体-贝氏体钢等产品,强度可最高至1700MPa和2000MPa,可用于制造整车的保险杠、门梁、车身结构件、底盘件、悬挂系统零件、座椅以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及其防护结构。
Q:在中国和哪些品牌有合作?发展情况如何?
A:瑞典钢铁入驻中国已有十多年了,目前我们的钢铁材料已被应用于上汽、大众、通用、奔驰、宝马、本田、日产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随着国内钢厂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外同行的竞争,我们面临的竞争更大,但也正是在这样的压力下,能促使我们以更优质、更稳定的钢铁材料产品来帮助汽车企业将安全与性能达到更高的水平,从而让更多的终端消费者受益。未来,我们希望能与更多的国内外汽车品牌、零部件供应商以及正在崛起的造车新势力进行更多合作。
关于瑞典钢铁
瑞典钢铁英文缩写为“SSAB”,是总部设于瑞典斯特哥尔摩的一家钢铁原材料制造公司,至今已有四十多年历史,是世界上最早将先进高强钢进行工业化生产并应用在汽车行业的钢铁企业之一。瑞典钢铁一直以来专注于将先进高强钢推向世界顶尖水平,旨在帮助汽车企业在汽车设计与制造过程中达到轻量化和满足汽车安全性能的各项要求。
Q:您认为车身材料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A:现在的车身材料已不单单是使用从前单一的钢铁或者铝材,而是包含高强钢、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以及复合材料的多材料并存时代。汽车行业一直在强调要将最合适的材料用于最适合的位置,在我看来,车身材料在未来需要结合车型、用途、工艺能力、性能要求以及消费群体来综合定义。例如,跑车就需要有炫酷的外形以及高性能轻量化,所以就会更多的用到碳纤维和铝镁合金以及适量的高强钢;如果是家用轿车,就需要考虑材料的实惠以及安全性,高强度钢的应用就是最优的选择。先进高强度钢具有强度高,屈強比低,并且具有较高的疲劳强度、成型塑性、碰撞吸收性能等特点,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其他材料相比还是有很强的竞争能力。
其实在众多材料的相互比较中,钢材一直是性价比最高的材料之一。钢铁在单价成本有先天优势的情况下,材料强度可以达到其他材料无可比拟的1500MPa、1700MPa。有了高强度结构的保证,我们就可以通过减薄减重手段,达到轻量化的效果。可以说,合理应用高强度钢,可以节约更多的成本,并且实现更优的性能。
Q:如今,汽车车身对于轻量化有着十分严苛的要求,瑞典钢铁是如何应对的?
A:我们瑞典钢铁通过对于材料以及车身性能的研究,已具备将产品在达到轻量化的同时满足安全性能的能力。高强钢所具有的超高强度是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我们可以通过将钢板厚度减薄并且配合零部件供应商的结构设计经验将所设计的零件重量降低,达到轻量化的效果,这就是我们的优势。为了帮助客户在使用过程中有更好的成型和性能效果,我们瑞典钢铁也开发出了第三代高强钢,目前Docol 600DH-GI作为第三代热镀锌钢产品已可供客户试用。
Q:对于中国品牌车型,你怎么看待近些年的发展?
A:中国汽车品牌目前处于群雄逐鹿的阶段。既有传统的上汽、吉利等传统汽车品牌,也有正在崛起的数十家造车新势力企业。随着新能源、自动驾驶、车联网以及各种运营模式的兴起,大家都在按照各自的定位摸索着前进,在让市场多元化的同时,也给我们这些零部件以及材料供应商在战略分析方面提出更高的挑战。不过,不论市场发展如何,性能更好、重量更轻的钢材是汽车产业升级换代所必需的车身材料。作为车用钢材供应商,我们会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以满足客户对产品性能的各种需求。同时,我们也希望中国品牌在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不忘初心,时刻将汽车的安全放在首位,才能在市场上有更好的口碑和行业地位。
Q:参加此次中国车身大会,有什么收获?
A: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是国内权威的的第三方机构,他们联合其他企业来组织这样一个聚焦车身技术的大会,对于车身技术的未来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我们此次也是积极参会,并进行了技术演讲,将我们最先进的技术介绍给大家。参加这样的大会,我们可以和各企业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取长补短。同时,在这样一个汇聚了众多国内外技术专家的平台上,我们也能结识更多的合作伙伴,在相互探讨的过程中,了解对方需求,从各自的产品角度帮助各合作企业一同解决设计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