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品
随着山东省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临沂市区市民健身活动势头踊跃。本文通过调查目前临沂市兰山区市民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以掌握可靠详实的数据,为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进提供决策依据,并为我国其它地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发展提供借鉴。
运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临沂市辖区的四个区的街道中随机抽取兰山区的10个社区,并从这些社区中随机抽取共1000名市民作为调研对象。
1.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和临沂大学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有关资料设计了问卷调查表,问卷经过专家讨论审定后,又进行了修改,在已经抽取的临沂市区的8个社区的花名册中随机抽取部分市民人口进行调查,每个社区发放问卷100份,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79份,其中有效问卷695份,有效率为89.2%。
1.2.3 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统计软件对所回收的两类问卷分别进行统计,并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一期工程实施情况调查表所调查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常规的统计处理。
数据显示在回收的695份有效问卷中发现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共49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70.8%。
表1 市民健身活动内容情况统计表
从表1可以看出,临沂市社区群众参与健身活动的内容较多,相对比较均衡,参与人数最多的活动内容是跑步,占参加健身活动总人数的25.2%;参加篮、排、足球的人数占13.4%,参与乒乓球、羽毛球的人数占14.2%,参与健身操和健身器材的人数也占到了9.6%和8.9%。近几年来,处于山东东南部的临沂市,加大了对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的资金投入,不断扩大基础体育指导员队伍,球类、棋类等技能型健身项目参与者也在不断增加。调查中我们还发现篮球在临沂市社区中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带动了当地市民的健身活动。
从表2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492名临沂市市民健身活动参与者中,48.8%的人基本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但仍有30.8%的人很少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61.4%市民健身活动参与者每周锻炼次数超过2次,68%的人每次锻炼超过30分钟.但由表得知,临沂市市民体育锻炼的随意性很强,锻炼时间不定者高达23.4%。假期时期仍然是锻炼的高峰期(占57.4%),这说明目前临沂市广大市民的锻炼意识很强,季节性的生产劳动对其影响较小。
表2 市民从事体育锻炼的时间统计表
合理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积极稳定的体育态度是促使人们参加大众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对于健身活动的认知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民参与健身活动的实施。从表3可以看出,被调查市民中认为有必要参与健身活动的占82.3% ,认为体育锻炼可以抵抗疾病的也占到了82.2%,但仍有20.6%的人认为工厂工作可以代替健身活动,28.2%的人在对健康的认识上还存在偏差,认为无病就是健康,有16%的人认为健身活动可以满足兴趣。这说明随着临沂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山东省全面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临沂市市民对健身活动的认知情况较好,但仍有五分之一强的人认为体力劳动就是体育锻炼,这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
表3 市民对于健身的认知统计表
动机是驱使市民去活动的内部原因,而目的是人们通过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动机和目的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目的常常具有动机的功能。体育功能的多元化决定了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会有所不同。
表4 市民参与健身活动动机情况表
从表4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市民中,74.6%的市民参与健身活动的目的是强身健体和娱乐身心;消遣余暇时间的占8.7%,排名第三;参与健身活动是为社会交往和掌握运动技能的只占6.5%和4.7%;仅仅有很少部分市民参与健身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兴趣爱好及其他原因。这一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在临沂市的社区中,市民对于体育功能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强身健体上,市民参与健身活动的动机还比较单一,他们对于体育的休闲娱乐功能有初步的认识,而对于体育的交往、培养兴趣等功能还没有关注。
表6 临沂市市民健身体育消费水平情况表
从表6我们可以看出,被调查对象的健身活动消费中,151-450元之间的占29.1%,451-1000元之间的占到了21.7%,1000元以上的也占到了8.6%,无体育消费的只占5.5%。表明临沂市市民体育消费水平处于较高的水平。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临沂市社区群众体育的发展与其它地区相比存在优势。有调查表明,经济水平对社会体育的发展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经济水平通过群众体育消费和体育认知间接影响着人们的体育参与。
跑步仍然是临沂市民主要的健身活动内容,球类、棋类等技能型健身活动正在被接受。该地区参与健身活动的随意性很强,节假日性的生产劳动对市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较小。该地区市民对健身活动的认知情况较好,市民参与健身活动的动机仍然比较单一。该地区相对较高的市民体育健身消费水平有利于临沂市市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
继续加大对该地区体育场地和场馆的投资力度,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在空余时间的开放程度,保证该地区市民有足够的活动场所。体育行政部门应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素质,保证全民健身纲要政策的可持续发展和实施。弘扬具地域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加强既有民族地域特色又具有时代先进性的社区体育的挖掘和引导,传承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样既适合社区经济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又能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当地体育协会的作用,多开发一些实用、有趣的健身项目,并定期举行社区或基层体育竞赛,提高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