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安徽省蚌埠市原副市长刘亚的悔过书,人们不难发现,“爱攀比”是一个贯穿其间的因素。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干部有一点儿比较心理也算人之常情,但关键要看比什么、怎么比。
钱学森的“攀比观”是这样定义的:以群众利益为标准,便比出了干劲和奉献;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便比出了失衡和欲望。图为钱学森
落马官员的悔过书总能提供别样启示。比如,收受违纪违法赃款近2000万元的安徽省蚌埠市原副市长刘亚在其悔过书中说:“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个人利益、个人享受至上,暗地里总爱攀比:比谁的房子好,比谁在省里‘关系硬’,比谁提拔得快。结果比出了腐败思想,比出了不平衡心理,比出了低级庸俗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读过刘亚的悔过书,人们不难发现,“爱攀比”是一个贯穿其间的因素。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有一点儿比较心理也算人之常情,但关键要看比什么、怎么比。
那么,干部都比些什么?
一段时间里,“唯GDP论”曾是一些领导干部的信条。一些人为了追求升迁相互攀比,不惜牺牲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引进高税收高产值但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以拉动GDP增长。这种盲目的发展,对环境资源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一些领导干部,苦心攀比职务晋升的速度。现实中,受能力、际遇及单位情况等影响,职务升迁不可能齐头并进,个人追求进步无可厚非,但助推攀比之风则贻害无穷。
置身于物质丰盈、充满诱惑的现代社会,如何避免不良影响、防止攀比心态,做到冷静理性、独善其身,是摆在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
这里,我们不妨看一下钱学森是怎样“攀比”的。钱老在北京航天部大院一幢两个单元的老式普通公寓里住了49年。从1960年10月搬进去,他再也没有挪过这个在唐山大地震后留下裂纹和加固筋的“窝”。即便当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他也屡次婉拒组织上为其改善住房条件的好意:“我现在的住房条件比和我同船归国的那些人都好,这已经脱离群众了,我常常为此感到不安。我不能脱离一般科技人员太远。”
和“钱学森之问”一样,这位著名科学家定义了什么叫“钱学森之比”:以群众利益为标准,便比出了干劲和奉献;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便比出了失衡和欲望。
一位中央领导曾提出,广大党员干部要“比贡献大小不比职务高低,比群众口碑优劣不比名利多少,比心灵和谐不比物质享受”。党员干部只要对着这个标尺去比,就能补上思想短板,补足精神之钙,树立正确的“攀比观”和“从政观”。
值得注意的是,让干部树立正确的“攀比观”,还需要有足够的机制保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选人用人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选用干部要坚持事业为上。对那些敢于坚持原则、干出成绩而又不搞歪门邪道的干部,对那些心系群众、埋头苦干、不拉关系、不走门子的干部,对那些因风气不正长期受冷落却始终坚守正道、正派做人、扎实工作的干部,应该“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重点考虑、提拔重用。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才能真正实现风清气正,凝聚起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的强大合力。
对那些物质上的东西,也不是不能追求,但领导干部必须追求有度、心中有戒,不可逾越雷池半步。要有高于凡人的义利观,少一点儿斤斤计较,多一点儿淡泊名利,才是领导干部应有的修养。而这正是钱学森“攀比观”带来的启示。
古人云,“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攀比之心,往往源于不自知和不知足。警惕攀比之风,贵在懂得知足。观察一些落马官员,他们一开始尚能做到清正自守,但看到老板们有求于己,认为他们远不如己,却能坐拥豪宅、豪车代步,一番攀比之下,心态便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不满足于现有的生活,最终内心扭曲,在行为上一发不可收拾。
拒绝攀比,贵在涵养健康心态。有差异就会有比较,良性的竞争离不开必要的对比。但是,倘若一味攀比业绩或职务,则容易心为物役,甚至变得鼠目寸光、不顾大局。杜绝攀比之心,才能以平常心态做好本职工作。
其实,搞攀比莫如强本领。攀比如同一道锁链,容易束缚人的手脚,限制人的发展。打开视野、放眼长远,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拓展人生格局。从前有位拳击手,每次与一位对手比赛总是落败,于是紧盯这个对手,研究他的拳路,希望通过苦练打败对方,却屡屡无法如愿,陷入了困境。一位老者劝他:把提升自我作为目标,而不是追求打败别人。后来,他把过去抛之脑后,扎实练习、全面发展,结果在几年后的比赛中轻松战胜了原来的对手。一个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领导干部应当端正心态,脚踏实地,与其陷入无谓的攀比,不如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把工作干好了,业绩与发展自然水到渠成。
攀比像一个陷阱,领导干部应增强防范意识,避免坠入其中。警惕攀比心理,远离攀比之风,我们培养的是广阔的胸襟,成就的是开放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