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在军营的开放使用,广大官兵对网络信息的摄取更加便捷,微信朋友圈流传着各种标榜“超准”的“心理测试”,比如“测试你的内在人格”“左右脑年龄测试”“测一测你最适合的职业”等颇受官兵关注。这些心理测试往往操作简便、耗时较短,仅需回答几个问题就可以得到答案。然而它只是披着心理科学的外衣,与正规心理测验相比,既没有正规可靠的心理量表,也缺乏专业分析解读,充其量只是一种娱乐和休闲性质的游戏。
但在现实中,有些官兵却被这些“快餐”测试误导,产生错误的自我暗示,甚至逐渐形成精神依赖,将自己交给所谓的“命运”,最终丧失奋斗的勇气。笔者在基层开展心理服务工作中,几次遇到来访官兵一开口就给自己贴上 “强迫症”“抑郁症”等心理障碍的标签,形成自我消极暗示的特定印象,如“我不适合当兵”“我会成为剩男”等等。询问他们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往往就是在网上进行了所谓的心理测试。
心理学研究表明:带有诊断性的心理测试,如果标准性、专业性不达标,就可能会使测试者产生心理困扰,严重时甚至会对测试者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网络心理测试经常要填写个人身份信息,还很容易暴露自己的军人身份。因此,官兵切莫被网络上流行的心理测试迷惑,而应该及时向本单位专业的心理工作者求助,以获得正规的测验和科学的处理。
95337部队 张弛
日前,某连向机关汇报热水器故障,机关立即安排人员进行维修,不到半天时间,问题圆满解决,笔者认为,这种小事快办、事不过夜的务实作风值得点赞。然而,有的党委机关为基层办实事解难题时,大事办得利利索索,对“看似很小”的兵事发劲不足、拖拖拉拉、效率不高。
笔者认为,小事虽小,事事连着兵心,越是小事越不容忽视。有的机关干部服务基层作风不实,办事解难不注重了解基层“刚需”,只管自己给什么、不看基层盼什么,实事办不到官兵心坎儿里;有的“官本位”思想作祟,为基层办实事盯着大事办、追求大场面,把“芝麻大点儿”的兵事当成牵扯工作精力的“负担”,认为小事办多了“掉价”,结果,大事办不少,小事没办好,仍然得不到基层官兵的认可和满意;还有的担当意识不强,面对基层上报的问题需求,相互“推皮球”,不想担责任,办事拖拖拉拉,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工作效率成为基层官兵“吐槽”的“重灾区”。
为兵服务别嫌事小,办好小事考验的是党委机关服务基层的作风。要找准基层“刚需”,秉承“基层至上、士兵第一”的服务理念,把基层官兵“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什么”放在第一位,有的放矢地把事办到官兵心坎儿里,让官兵真真正正的受益。要强化“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标准和执行力,把涉及基层官兵切身利益的小事当成大事来办,让小事快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成为服务基层新常态。要健全“绩效考评、问责追责”机制,将服务基层成效纳入机关干部绩效考评内容,与个人成长进步直接挂钩,经常性组织官兵满意度测评和 “回头看”,对服务基层成效不明显、基层官兵意见大的,严肃问责追责,从根源上杜绝机关“推皮球”、基层“事难办”的不良现象,对为基层办事解难好、官兵反响好的,大力给予鼓励和表彰,让用心多用心少不一样,干得好干得差不一样,用严格的制度机制倒逼机关干部沉下心思、扑下身子、甩开膀子去服务基层、为兵解难,在提升党委机关公信力、执行力的同时,提高基层官兵获得感、幸福感。
95982部队 孙宝国 张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