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枫荷不同播种时间育苗试验

2018-12-19 09:18徐水根
绿色科技 2018年19期
关键词:保存率苗高发芽率

徐水根

(福建省建宁县林业局,福建 建宁 354500)

1 引言

半枫荷(SemiliquidambarcathayensisChang),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属金缕梅科半枫荷属,为常绿或半常绿乔木。分布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等省。叶和果实形态介于枫香属 (Liquidambar) 及蕈树属 (Altingia) 之间,兼有两者的混合特征。半枫荷是一种多用途树种,在福建三明地区已经成为深受林业经营管理者青睐的新兴造林树种。半枫荷树态挺拔,主干通直,郁郁葱葱,嫩叶紫色,叶型多样,颇具观赏价值[2]。木材材质优良,旋刨性能良好,可作旋刨制品,是造纸纤维原料及纤维板、刨花板的优质原料,亦是木工、建筑、家具的优良用材[3,4];半枫荷的根、枝、树皮都可入药,能活血通络,祛风除湿,治疗风湿病,腰肌劳损,半身不遂,跌打淤积、产后风瘫,外伤常用于止血。在目前尚无较好疗效的药物用于治疗风湿病情况下,我国民间使用半枫荷草药用于治疗风湿病具有较独特的疗效,是产区群众常用的中药[5~8]。尤其是半枫荷药用部位广泛,根、茎、枝、叶以及树皮和花蜜,都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的独特功效,是有很好发展前景的新型药用植物资源。半枫荷较高的经济价值,尤其是药用价值引起人为破坏和掠夺性采挖,造成半枫荷的数量锐减,保存的植株较为稀少,已处于濒危状态,加上半枫荷自然更新能力差,种苗供不应求。为此,笔者于2015年着手对半枫荷的母树选择、采种、播种、苗木管护等进行一些试验研究,本次试验主要通过三种不同时间播种育苗生长状况分析,旨在进一步掌握半枫荷育苗技术,为做好半枫荷的种质资源选育和保护工作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圃地位于福建省建宁县均口镇修竹村。建宁县地处东经116°30′~117°04′,北纬26°30′~27°06′。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兼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2 ℃,极端最高气温40.6 ℃,极端最低气温-5.5 ℃,年均降水量1840 mm,水湿条件较好,平均相对空气湿度81%,年均日照时数2052 h。无霜期308 d,实际霜日15~20 d,霜期75~80 d。圃地为低丘山地,海拔高185~205 m,地势较平缓,排水通畅,圃地土壤为山地红壤,pH值5.6,肥力中等。

2.2 试验材料

半枫荷种子于2015年10月采自建宁均口当地。种子千粒重7.35 g , 纯度95 %。

2.3 试验方法

本试验分别于2016年2月19日(雨水)、3月5日(惊蛰)、3月20日(春分)3个不同节气(播种时间)进行播种,分别以Y、J、C处理为代号,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三重复,每小区1 m×1 m。其他方法一样。分别在播种后50~60 d 和220~230 d,观测半枫荷的发芽率、保存率、苗木整齐度和平均生长量(苗高)、平均地径。

2.4 主要技术措施

(1)整地。在初冬时对圃地进行深翻或深耕,深度30 cm,做到“三犁三耙”,保证土壤精细。

(2)作床。筑畦作床,苗床作成宽100~120 cm,高25~30 cm,步行沟深25~30 cm,长度视地块而定。

(3)种子处理。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水选,选择种粒饱满、成熟度好、无病虫害的种子,放入常温的自来水中浸泡,浸泡2 h。

(4)播种方法。每1 m2播种3 g 。将种子均匀地散播在苗床面上, 再均匀覆盖约0.5~1.0 cm 厚过筛黄心土, 上盖稻草, 并做好防鼠、畜害工作。

(5)苗床管护。播种后20 d左右苗木开始出土,出苗达1/2时,选在阴天或傍晚分批次揭去所盖的稻草;同时,注意防旱、保湿、防低温,促使出苗整齐。

(6)水分管理。播种后,注意苗床的水分调节,保持苗床土壤湿润,雨季清沟排水,旱季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9 月份后停止浇水。

(7)施肥。半枫荷幼苗萌生能力较弱,在幼苗生长期间,要根据幼苗长势情况及时施肥。施肥应遵循“先稀后浓、薄施勤施”的原则,每次施肥后过清水一次,在出圃造林前要停止施肥。苗木初期(4月份)施复合肥500 g/m21次;中期(6~7月份) 施复合肥625 g/m2连续2次;后期(8 月)施复合肥625 g/m21次或有机肥1次。

(8)除草。根据圃地杂草生长情况,选择雨后或灌溉后进行除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

3 结果与分析

3.1 种子发芽率、保存率与苗木整齐度

表1是不同播种时间半枫荷发芽状况测定结果。从表1可以看出,Y处理的发芽率和保存率分别为17.8%和11.3%,J处理的发芽率和保存率分别为20.6%和18.4%,C处理的发芽率和保存率分别为19.5%和12.1%,其中以J处理的发芽率和保存率为最高,即20.6%和18.4%,且苗木整齐度达中等水平。从半枫荷种子育苗的发芽状况分析,半枫荷属于不易发芽的树种,为提高发芽率,在今后的种子育苗中应该采取适当的预处理,比如温水浸泡。从3种处理比较以J处理的发芽率、保存率和整齐度优于Y处理和C处理。J处理与Y处理比发芽率、保存率分别增加15.7%和62.5%。J处理与C处理比发芽率、保存率分别增加5.1%和52.1%。表明J处理发芽状况相对较好。半枫荷属不易发芽的树种,在发芽过程中要求稳定的温度和含水率。过早播种(雨水季节)建宁地区气温尚不稳定,自然降水不足,土壤含水率偏低,过迟播种(春分季节),可能由于其它杂草已经发芽生长,抑制或干扰了半枫荷的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而影响半枫荷的发芽和生长。说明半枫荷种子育苗要准确把握播种期,及时除草,为其种子萌动和生长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3.2 苗木生长情况

表2是不同播种时间半枫荷苗木生长情况调查结果。从表2可以看出,Y处理半枫荷平均苗高和平均地径分别为0.53 m和0.80 cm,J处理半枫荷平均苗高和平均地径分别为0.56 m和0.84 cm,C处理半枫荷平均苗高和平均地径分别为0.52 m和0.79 cm,无论是平均苗高还是平均地径均以J处理生长量为高。J处理与Y处理比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分别增加5.7%和5.0%。J处理与C处理比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分别增加7.7%和6.3%。调查结果表明:J处理苗木生长量高于Y处理和C处理,但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不同播种时间半枫荷的平均苗高、平均地径生长量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存在一定差异。

表2 不同播种时间半枫荷苗木生长情况

4 结论

利用半枫荷种子进行大田实生苗培育是可行的, 苗木各种性状生长表现良好。试验结果表明:J处理与Y处理比发芽率、保存率分别增加15.7%和62.8%。J处理与C处理比发芽率、保存率分别增加5.1%和52.1%。J处理与Y处理比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分别增加5.7%和5.0%。J处理与C处理比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分别增加7.7%和6.3%。说明半枫荷适宜播种节气以惊蛰前后较为适宜。

猜你喜欢
保存率苗高发芽率
阜新矿区矸石山适生树种分析
塞罕坝人工林迹地更新方式及适宜树种分析
微生物菌肥对芳樟苗高生长的促生效果分析
烤烟井窖式移栽不同苗高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不同浓度量子肥对水稻种子发育率影响实验总结
河南省刺槐优良无性系引种筛选试验
影响七叶一枝花种子发芽率的因素探讨
关于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标准的探讨
香椿嫁接技术研究
重点生态区位林分修复不同树种造林成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