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树脂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2018-12-18 18:18张茜,易图永,秦姣华
吉林农业 2018年24期
关键词:发生规律病原

张茜,易图永,秦姣华

摘要:柑橘树脂病主要危害枝干、果实、叶片等部位,发生严重时,造成大面积毁园或贮运过程中大量烂果,影响树体寿命和果实商品价值。为此,笔者查阅了近年来与柑橘树脂病有关的文献,对柑橘树脂病的症状、病原、发生发展规律、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

关键词:柑橘树脂病;病原;发生规律

中图分类号: S436.66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24.049

柑橘为芸香科柑橘属果树,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强,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湖南、湖北、江西、云南、广东、广西等地。近年来,因管理粗放及受低温冻害、高温干旱等异常天气影响,柑橘树脂病呈逐年加重态势,成为柑橘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

1 症状

柑橘树脂病在枝条上、树干上、叶片上、果实上都会发生,在不同部位发病其症状、名称都不同。在枝干上發生的为树脂病(流胶),在叶片和果实表面发生的为黑点病或砂皮病,在果实贮藏期间发生的称蒂腐病。

2 病原

柑橘树脂病病原叫柑橘间座壳菌(Diaporthe citri),是一种子囊菌真菌。分生孢子有两种形态,一种类似纺锤形的α型孢子,无色,正直;一种为β型孢子,线型,无色。分生孢子在全年都有发生,空气潮湿时发生较多,借助风雨昆虫传播,且发病后病菌可以借分生孢子在桔园里反复传播。

3 发病规律

柑橘树脂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病菌主要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在病树组织内越冬,翌年温度(20℃左右)、水分适宜,菌丝生长形成分生孢子,从树枝伤口侵入,引发病害。树脂病的发生与天气因素关系密切,低温冻害会导致枝梢枯死,可提供丰富的子囊孢子作为接种源。连续的阴雨天气也会引起树脂病暴发。

4 发病因素

4.1 管理不科学

果园修剪不及时,通风透光条件差,增大果园湿度,易发病。偏施氮肥,土壤通透性差,板结,缺乏有机质,易发病。

4.2极端天气频发,防护不到位

柑橘遭受严重冻害、重修剪后,伤口没有涂药保护,树脂病发生严重。夏季高温干旱、冬季低温冻害,是造成柑橘树脂病大流行的主要因素。柑橘种植多在山区,抗旱设施不健全,保墒抗旱能力差。

5 病害防治

柑橘树脂病采取单一防治措施效果不佳,需要综合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及生物防治等手段共同进行。

5.1农业防治

5.1.1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力 加强桔园水肥管理,多施农家肥、有机肥及适量磷肥、钾肥、钙肥,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树势,提高果树的抗病能力。对果园进行合理修剪,保证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及时清沟排淤,保证桔园排水良好。注意防冻抗寒,冬季来临前采取涂白树干、堆草熏烟等方式,减轻冻害。

5.1.2 剪除病枝,降低果园病原物基数 冬季着重清除地面的枯枝落叶落果,早春前修剪果树带病枝梢、枯枝和枯死果梗,并携出果园集中烧毁,以防滋生侵染源。

5.2 物理防治

喷灯是物理防治的主要工具,对发病部位从外缘灼烧至中央,时间30s左右,病部边缘不流紫褐色的胶液即可。灼烧后的病部可刮除。

5.3化学防治

室内杀菌剂对柑橘砂皮病菌毒力测定,发现16%咪鲜·异菌脲质量浓度为320mg/L,325g/L苯甲·嘧菌酯质量浓度为435.5mg/L,42.4%唑醚·氟酰胺质量浓度为211.8mg/L,430g/L戊唑醇质量浓度为71.6mg/L,27.8%噻呋·己唑醇质量浓度为184.8mg/L,10%己唑醇在其最高浓度为70mg/L时,对柑橘砂皮病菌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根据毒力测定结果,16%咪酰·异菌脲SC对于柑橘砂皮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27.8%噻呋·己唑醇SC的作用效果仅次于16%咪酰·异菌脲SC。16%咪酰·异菌脲是一种复配型杀菌剂,具有低毒、环保、高效、广谱的特点,可投入大田进行试验。

5.4生物防治

由于化学药剂防治柑橘树脂病效果不理想,并且对环境和柑橘都有不良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开始利用微生物防治柑橘树脂病。Yun Jung Ko等发现用Pseudomonas putida THJ609-3菌株预处理柑橘叶片,可以有效抑制柑橘砂皮病菌孢子萌发,减少病害的发生。王剑峰等从半夏内生菌阿氏肠杆菌E.asburiae 菌株L3R3-1 对柑橘树脂病菌PC080121-

LH 有较强的抑制作用。Dong-Lin Zhao等从海洋植物中分离到一些微生物,发现这些微生物的提取物质对Diaporthe medusaea有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1]邓秀新.国内外柑橘产业发展趋势与柑橘优势区域规划[J].广西园艺,2004,25(04):6-10.

[2]龚宁,张文龙,丁俊花.崇明地区柑橘病虫害种类及发生为害情况调查初报[J].中国植保导刊,2008,24(09):28-30.

[3]朱建军,颜丽菊,马志方.临海市柑橘树脂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3,37(11):152.

[4]刘旭,刘虹伶,杨永利,等.四川柑橘树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现状和防控对策[J].四川农业科技,2017,28(04):29-31.

[5]黄泽培,谭世水,陈海玲,等.2014年麻阳县柑桔树脂病大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2015,44(05):116-117.

作者简介:张茜,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植物保护病理研究。

猜你喜欢
发生规律病原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双叉犀金龟在豫南的危害及防治技术研究
小麦蚜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探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离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大果紫檀叶斑病的病原鉴定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教学改革实践
四川省PPV与PCV2的病原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