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也在加速。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农业科技发展的象征。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水平提升。农机推广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加强农机推广的对策,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机推广;农业现代化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24.018
2016年是全国农业机械化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推广的第一年,随着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大力支持,农机推广工作得到有效进展。农机推广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途径和标志,在农机推广过程中需要立足实际、放眼未来,加强农机推广宣传,拓展实验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农民培训,推进农机推广体系建设,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如何加强农机推广工作,从而更好的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一是要分析政策并开展有效宣传;二是有效开展培训及后续指导;三是要建立农机推广示范基地;四是加强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和监督作用。
1 分析政策,开展有效宣传
农业乃天下之本,我国作为农业大国,重农固农是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着重强调了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战略的重要意义。农业发展离不开农机的辅助,离不开农业现代化的扶持,我国从2004年进入农业机械化发展正轨以来,经历了黄金发展阶段,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及更新纳入到补贴范围说明国家对农机推广的支持。作为农机推广工作人员要加强农机推广的有效宣传,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宣传渠道的拓展,以实现上下连通,满足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
近年来,深松技术、秸秆还田利用、保护性耕作等大批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使农业生产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的同时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农机推广人员要抓住这个机会,立足创新,加强对农机推广的宣传,以使农民了解农机推广的相关政策,促进农机有效推广和使用。
2有效开展培训及后续指导
对农民及农机大户的培训是农机推广的重要内容和农机推广有效推进的手段。农机手是职業农民,是农机操作者,是农业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农机推广部门要结合农机的实际使用情况,对农机手进行农机操作技术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做好农机大户和农民的培训。农机推广只有与农民培训结合,才能实现农机作业效率的提升。有效培训可以使农民掌握农机使用和维修保养知识,使农民在农业生产遇到农机问题时可以解决。在进行农技课程培训时可以选择农民亟须的技术进行讲解,对农民关心的农机技术使用进行示范,以凸突显培训效果,实现农机有效推广。
在农民进行集中培训时技术人员难以对每个农民的问题进行解答,在技术讲授后不能保证每个农民都能熟练掌握技术。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技术人员在培训后的实际作业中,有针对性地对农机操作及保养等进行个别后续指导,以帮助农民解决农机使用、保养及维修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对农民不理解的农机政策问题进行解答,以提高农民农机购买热情,促进农机推广与使用,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3建立农机推广示范基地
农机的研发是科技的结晶,农机的诞生需要经历技术部门研发、主管部门审批、质检部门鉴定之后,再投入到农业生产中进行使用。农机在研发过程中是需要经过反复试验及修改,在得到质检部门对农机先进性及安全性的认可后进入到农业生产中。农机的适用性是依据不同地区的生产条件而有所不同,这需要农机推广部门建立农机推广示范基地,依托农机现代化合作社,有针对性地进行示范内容和重点的建设,循序渐进的引进新型农机进行示范,通过示范辐射的带动作用,帮助农民掌握农机使用技术,促进农民对农机的购买与使用,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技术及机械装备。示范基地的建设是需要资金支持的,基层农机推广部门每年要争取省级的示范基地项目经费,来帮助验证农机在本区域的适用性,同时要争取农机厂家对示范基地的建设支持,使厂家通过实验和示范发现农机适用性问题,以进行改进,确定最有效的机型进行生产。
4加强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和监督作用
在我国农机推广体系中政府是占主导地位的,需要政府健全农机推广法律法规,以为农机推广体系构建提供稳定的制度环境。政府要在财力、物力和人力上对农机推广体系的构建给予支持,保障农机推广体系职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孙振举.立足基层农机推广现状 切实做好农机推广工作[J].吉林农业,2015,12(08):153-154.
[2]孟范俊,崔俊桥,刘希胜,等.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困惑及建议[J].山东农机化,2014,26(12):149-150.
[3]汪卫.农业机械技术在山区推广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2,(06).
[4]沈成伟,沈淑贤.浅谈新时期农机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J].吉林农业,2012,(04).
作者简介:马建国,中专学历,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