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作物当中占有重要位置。吉林省是著名的玉米黄金带,玉米产量高,质量好。积极普及玉米种植技术对于提高我省玉米产量,保证玉米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玉米;种植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24.015
近幾年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部分地区玉米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但是并不影响玉米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地位。玉米在日常生活当中用途广泛,在多个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积极普及玉米种植技术要点十分必要。本文概述了玉米的主要用途,总结了玉米种植的关键技术要点,仅供广大农户借鉴参考,以促进玉米高产丰收。
1玉米的主要用途
1.1食用
全世界约有30%的人口以玉米为主食,玉米是我国乃至世界都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是主要食粮,可见玉米的重要地位。同时随着玉米加工工业的发展,玉米的品质得到了不断改善,各种以玉米为原材料的食品随之产生,比如玉米面、玉米面条、玉米饼干等,很多玉米产品深受人们欢迎。
1.2饲料用途
玉米是饲料之王,是典型的粮饲兼用作物。在饲料领域中玉米的使用量非常大,大约70%的饲料都需要用玉米作为原材料,一些发达国家使用的更多,所以玉米是保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原料,在饲料领域同样占有重要地位。
1.3工业加工用途
玉米的发酵加工:玉米为发酵工业提供了丰富而经济的碳水化合物。通过酶解生成的葡萄糖,是发酵工业的良好原料。加工的副产品,如玉米浸泡液、粉浆等都可用于发酵工业,生产酒精、啤酒等许多种产品。
玉米制糖:随着科技的发展,以淀粉为原料的制糖工业正在兴起,品种、产量和应用范围大大增加,其中以玉米为原料的制糖工业尤为引人注目。专家预计,未来玉米糖将占甜味市场的50%,玉米将成为主要的制糖原料。
玉米油:玉米油属于植物油脂,在市面上销售的很好,因为其营养健康,食用后人的身体负担小,其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而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油酸是人体的所需脂肪酸,食用后能防止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益人体健康。
2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2.1品种选择
玉米属于一年生草本作物,玉米植株高大,茎秆强壮,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
玉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比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微量元素。但是玉米的遗传性较为复杂,其变异种类也非常多,这样就给农户选种带来影响。玉米品种选择是保证玉米高产的最重要环节,所以农户必须掌握一定的选种原则,才能把握好高产的第一环节。
品种选择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选种,切记不要单纯的因为某个品种高产就盲目选择,高产品种也是相对于一定的环境、土壤、气候甚至个别地区的地块而言的,不能一概而论。因地制宜选种的基本原则,也不是完全不提倡引用新品种,但是建议必须经过实验后,确定可以在本地区种植,并且收获效果较好的情况下才可以种植,尽量避免冒险。建议以本地常见品种为主,因地制宜选种。二是选择生命力旺盛,其他各项生理指标都比较良好的玉米品种。尽量选择抗逆性强,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为后期幼苗生长以及管理打下良好基础。这类玉米品种抵抗自然灾害以及病虫害的能力较强,不容易减产,有利于保证农户经济效益。三是选种要考虑市场行情,以市场销路好,受欢迎的玉米品种为首选,避免生产后销路不畅通,影响经济效益。四是要选择正规的经销商处购买玉米种子,以保证种子的纯度和质量,而且售后也有保障。
2.2地块选择
玉米的抗逆性较好,植株高大,根系深扎于土壤中,对于土壤的要求也不是很严格,在我国北方得到普遍种植。尽管玉米对于地块的要求并不高,但要想获得高产丰收,必须注重地块的选择。建议玉米种植必须考虑前茬作物,要合理轮作,重茬或者迎茬种植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会因为土壤养分贫瘠而造成植株发育不良,生长缓慢,叶片枯黄等,严重时会导致玉米减产。重茬或迎茬种植玉米还容易发生病虫害,因为之前的土壤中很可能残留玉米的病虫害细菌。再次种植,侵染的几率更大。所以重迎茬种植玉米问题必须回避,一定要合理轮作。要选择地势平坦,排灌也相对方便的地块。地势平坦,适合玉米种植,低洼地种植玉米容易积水也易发生病虫害。排灌方便的地块也值得选择,因为我国北方干旱天气较多,一旦遇到干旱天气及时浇水也有利于避免减产,然而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块,遇到干旱农民也束手无策。建议北方风大的地区,注意尽量不要将玉米种植在风口处,以免造成大面积倒伏,造成减产。
2.3种子处理
玉米在播种前,首先要晒种,这是第一环节。有效晒种有利于增强种子的吸水能力,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保证幼苗长势。晒种时要选择晴朗无风天气,在干燥的地面将种子铺上,适当翻动,保证晒种均匀。同时,注意适当使用药剂,采取药剂拌种,是为了提高种子的抗逆性,增强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部分地区习惯使用种衣剂,推荐使用,合理选择即可。
2.4管理
苗期管理:当玉米苗4~5片的全展开叶或7~8片可见叶,叶色浓绿,叶片宽厚呈壮苗苗架,为保持土壤上干下湿,土壤水分占田间持水量的60%,促进根系发育形成膨大的根系和深扎根,达到蹲苗促壮的目的,以利中后期深层吸水抗旱、保苗、保丰收;防旱防渍:遇天气干旱造成土壤干旱要抗旱保苗。玉米苗期的渍水,低洼地出现“芽涝”的地块,要开沟排水防涝保苗。
拔节长穗期管理:春玉米出苗——拔节以后常遇春旱,是否浇拔节水,视降水量的情况而定。套作玉米6月底至7月初拔节雌雄穗分化需水量大,不一定时逢雨季,即使浇过春水,由于气温高蒸发量大失墒快。遇旱的可能性也很大,灌溉是获取高产的必要措施。灌好攻苞水:玉米抽雄前10天至抽雄后20天是玉米需水临界期,对水分反应敏感。如遇干旱必须浇水防旱、抗旱,保证雌雄穗发育及以后生育期的需水,才能争取大穗获得高产。
开花结实期管理:浇足抽穗扬花水,促进开花授粉,提高结实率,防止茎叶早衰,争取穗多粒重;浇好灌浆攻籽水:灌浆期植株叶片自下而上枯黄,植株早衰应施肥、浇水增加粒重;做好人工辅助授粉,保证雌穗授粉完全,减少秃顶和缺粒。
参考文献
[1]邢跃先,檀国庆,张妤,吴凤新,蔡鑫茹,王玉贞,李凤海. 吉林省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玉米科学,2006,(03).
[2]石元亮,秦裕波,孙毅,朱平,王晶.土壤水分与玉米种植密度及产量的相关性研究[J].土壤通报,2008,(04).
[3]王亮,丰光,李妍妍,景希强,黄长玲.玉米倒伏与植株农艺性状和病虫害发生关系的研究[J].作物杂志,2016,(02).
[4]边加敏,蒋玲,王保田.石灰改良膨胀土路基施工控制参数[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
[5]田红琳,杨华,周汝平,周茂林,崔俊娟,张丕辉,李晔,许明陆.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3,(30).
作者简介:刘春光,本科学历,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植物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