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欢歌
摘要:政府公文的翻译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对象,因为其翻译标准高并具有权威性,所以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中国政府的一种公文形式,囊括了许多中国文化特色词语,其中就包括许多典故。本文列举出十九大中的一些典故并且进行剖析,探究典故在政府公文中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公文翻译;十九大报告;典故;翻译策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是对国家当前情况的一个总的概括,关乎国家和人民,值得我们高度关注。报告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法治、外交,又涉及文化、生态、民生,既有对过去工作的深刻总结,又有对未来工作的深谋远虑。十九大报告对于我国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对于十九大报告的翻译研究也显得意义非凡。十九大报告属于政府公文,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和严肃性,然而一些典故的运用使得报告增添不少文化内涵。本文旨在探究报告中典故的翻译并且进行具体的实例分析,从而探索公文翻译中典故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一、意译法
意译法是与直译法相对应而存在。意译法翻译,顾名思义就是不必按语言格式进行字表翻译,而是把源语的意思内涵翻译出来。使用意译法可以使翻译跳出直译的条条框框,灵活自如地表达源语的意思,并且也会为目的语读者的阅读提供便利。
原文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译文1:Remain true to our original aspiration and keep our mission firmly in mind.
原文2: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译文2:Never forget why you started,and you can accomplish your mission.
典故出自《华严经》,意思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忘记最初的那份愿望与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好的回报”。“不忘初心”在本报告中指不能忘记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初衷和使命。“不忘初心”最早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2017年被《咬文嚼字》评为2017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不忘初心”在本报告中有两个翻译版本,即译文1中的“remain true to our original aspiration”和译文2中的“never forget why you started”,两个译本都采用意译的方法,译文1把“初心”引申为“志向、抱负”,翻译恰当,表达出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
原文3:行百里者半九十。
译文3:As the Chinese saying goes,the last leg of a journey just marks the halfway point.
典故出自西汉刘向的《战国策·秦策五》。典故的意思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不坚持到最后,即使离成功很近了,我们依然不算成功。比喻当成功在即时,我们越不能松懈、不能忘记前行的任务。归化和异化是译者常用的两种翻译策略。在这里译者明显使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译者并没有直接翻译出“百”和“九十”,而是对典故进行诠释性的翻译,采用了意译,使译文不失中国文化的内涵而又让目的语读者能够接受。
二、转换法
转换法指为了使目的语更加符合读者的语言表达而进行的对源语中的词性、句子成分或语态等的转换。转换法通过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类之间的相互转换,主语、谓语、定语、状语等成分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主动、被动语态之间的相互转换,使一个句子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根据语境和场合选择。
原文4: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
译文4:But with the Opium War of 1840,China was plunged into the darkness of domestic turmoil and foreign aggression;its people were ravaged by wars,saw their homeland torn,and lived in poverty and despair.
典故出自南宋文天祥的诗《过零丁洋》。山河破碎的意思不是指大山与河水被破坏,而是指国家处在危难中。对于这句典故的翻译,译者运用了转换法,使形容词性的“山河破碎”转换为动词“saw their homeland torn”,与句子前后的翻译方法相一致,更符合英语读者的语言习惯,避免了翻译中的生搬硬套。
原文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译文5:A just cause should be pursued for the common good.
典故出自西汉戴圣的《礼记·礼运篇》,意思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此句的翻译运用了转换法,既对语态进行了转换,也对词性进行了转换,在报告中“行”是主动语态,在译文中则变为被动语态“be pursued”,形容词“公”则变为名词“common good”,翻译手法很灵活,没有拘泥于原文。
三、省译法
省译法是指在翻译中省略不必要的或意思重复的部分,这样可以使目的语更加简练自然。省译法和增译法相反,增译法是为了使读者理解清楚目的语而增添必要的信息辅助读者。
原文6: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译文6:Thus we have,time and again,overcome the seemingly insurmountable and created miracle upon miracle.
典故“彪炳史册”形容非常巨大的功绩,出自《全唐文补遗》。在处理“彪炳史册”的翻译中,译者没有直接译出这个词,而是对这个词进行了省译。因为“彪炳史册”和“人间奇迹”都表示伟大与不平凡,而“miracle”这个词就是“奇迹、神迹”的意思,包含伟大、不平凡的意思在内。译者在这里进行省译的处理使得译文简洁而不失原意,翻译方法得当。
四、倒置法
倒置法是指由于汉语和英语之间句子成分的语序存在差异,所以在翻译的时候要对语序进行颠倒,这样才能还原成地道的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原文7: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译文7:A nation will prosper only when its young people thrive.
典故出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译者在进行翻译“青年强则国家强”的时候,运用了倒置法,原文中青年强在前,国家强在后,译文中把两者的语序颠倒过来,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并且译者把此句和前面的“青年兴则国家兴”进行了合译,因为“兴”和“强”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因此,再翻译这种意思表达重复的两组句子时,可以采用合译的方法进行处理,避免了目的语的重复和冗余。
由以上实例可以看出,政府公文中典故的翻译离不开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性,我们要根据情况具体地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除了上述提到的翻译方法外,还有增译法、直译法、综合法等。
参考文献:
[1]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2]孙致礼.中国的文學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 (1).
[3]童孝华.翻译是一门创意艺术——十八大翻译实证解析[J].中国翻译,2013 (2):1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