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薇 郭强
摘要:目前,我国大学日语课堂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常态。虽然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但也有不利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等弊端。为此,教师在应用中要遵循与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和学生需要相结合的适度原则。
关键词:多媒体;日语;教学
一、引言
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网络,已经成为广大日语教师开展日常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运用多媒体辅助日语教学,有利于教师更高效更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借助多种感官体验培养日语思维。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华而不实、流于形式的弊端。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大学日语课堂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适度原则,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今后的教学实践。
二、日语课堂中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适度原则
(一)坚持多媒体辅助教学与课程性质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应结合各专业课的课程性质。所授课程如果理论性强,如语法、阅读等,制作课件时应控制ppt数量、应以图表为主且文字表述不宜过多,避免学生因追看课件内容而漏听教师的讲授。对于视听说、写作、口笔译等实践类课程,教师则可选择性的运用多媒体的某些特定功能。例如:视听说类的课程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视听功能播放相关的日文音视频,供学生进行试听和模仿的练习;写作课的课件中如果展示出若干篇范文,则有利于教师更为直观地进行点评。文化类课程所授内容多为感性知识,学生只有把教师的抽象讲述和具体实物形象相结合才能进行长久的记忆,因此该门课的课件应插入大量的、形式多样的图片内容,为学生提供多种认知途径。
(二)坚持多媒体辅助教学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原则
1.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取舍
教师通过多媒体网络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得并丰富自己的授课内容,但是多媒体内容较为繁杂,而鉴于使用的教材所提供的知识点和教学时长的限制,就必须从中选出与所授内容相符的材料。相反,如果滥用、罗列各类图片等资源,就会使学生分散注意力,无法有效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最终导致其课堂主体地位的缺失。
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多媒体网络的辅助教学虽然会丰富教师的授课内容,但如果不切实际地滥用各类课件,则会极大浪费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因此,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必须结合讲授内容精心设計课件和教学方法。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应首先根据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分配课件的使用数量,重点难点的课件数量可适当增加,而一般性的内容则可以减少或不用。其次,设计与教学内容和方法配套的课件。比如,讲授日本文化知识类课程时,可以在课件中多添加一些图片和影像资料,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讲授日语语言实践类课程时,可以添加场景类的图片或音响,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语言运用环境;讲授理论知识类课程时,课件设计中可引入现在流行的“思维导图”,以帮助学生完成自身知识体系的建构。
(三)坚持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学生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笔者的授课对象均为大一和大二年级的日语专业学生。低年级的学生主要学习日语发音规律和常用基本句型。本阶段的学生需要大量的语音输入和视觉刺激,教师应更多的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其信息量大、呈现角度多样等特点。又因为是初学,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浓厚,模仿意愿强烈,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频繁使用多媒体的播放设备让学生进行跟读练习和听辨音的训练,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接受并形成正确的发音习惯,积累对日语语音的感性认识。此外,利用多媒体所展示的内容不应仅局限于日语的语言知识,也应包括对民俗、文化及社会等相关知识的呈现,以拓展教学内容。
由于高年级学生要开始学习更抽象的日语知识,教师应当在此期间减少多媒体教学所占的比重,增加讲解和板书的教学时长。教师通过书写板书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觉得自己处于一个和教师同步思考和学习环境,有助于其集中精力思考和理解教学内容,课件设计也应着重表现各知识点的内部联系,并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保留余地。此外,学生如果长期在光线昏暗的课堂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幕布或电子屏幕观看,势必会影响其视力健康。此时减少课件使用,有利于学生视力健康的恢复,同时也能促使其摆脱对电子信息的过度依赖。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日语专业课中使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应该注意要与所授课程性质、教学内容以及学生需求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利用其来强化日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永红.“互联网+”时期多媒体教学模式应用与研究[J].电脑迷,2018 (05).
[2]张璐.浅析日语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有效性和教师的作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7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