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夏对中国革命的理论探索

2018-12-18 19:10姜玥芝
北方文学 2018年29期
关键词:邓中夏工人阶级资产阶级

姜玥芝

摘要:邓中夏在李大钊的指导下,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最早的一批信奉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诸多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在实践中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更是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富有前瞻性的论述,对历史进程、政权性质、革命力量、革命途径等相关理论进行了探索,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邓中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早提出是由毛泽东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做的报告中,即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适应,融入具体语境中。十月革命后,一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开始全面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李大钊与陈独秀则是其中的领导者,系统全面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阐述。邓中夏作为具有一名爱国主义思想的知识青年,在接触马克思主义之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坚持在斗争中学习马列主义,确立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并作为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武器,集中精力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的革命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理论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邓中夏认为既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又不能够照搬照抄。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期间存在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社会团体,李大钊邀请邓中夏入会,被选为庶务股主任,并积极参加了学会的多次重要会议,他极力主张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为学会的指导思想,但少年中国学会的多数成员都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邓中夏认识到,要把学会的整个组织引向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是不可能的。同年12月,创办少年中国学会社会主义研究会,并利用《少年中国》和《少年世界》等学会会刊宣传了科学社会主义,团结、教育了一部分进步知识分子,做出了一定的历史功绩。

作为最早一批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理论家,邓中夏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成果在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框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他有关中国革命的理论主要围绕着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政权性质、革命力量、革命途径几个方面。

第一,从历史进程来说,中国革命包括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只有先完成了前者才有可能去完成后者。邓中夏认为:“因为中国现在尚是半殖民地,只有解除内外压迫,实现一个自由独立的真民主国家,是中国革命唯一的出路。所以现在凡做劳动运动的人,应把从前那样大而无当的口号暂为收藏起来,把目前切实有用的口号代之,方于实际有益。”他的观点是,目前的中国还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决定了革命的性质,只有在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后,才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两者存在先后顺序的关系,并且在不同的革命阶段只能进行相应的革命,任何脱离当前实际情况的政策都是错误的。邓中夏较早地意识到了“一次革命论”的谬误之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立场。他还科学地论述了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关系,中国革命也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逐渐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整个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的经济体系,因此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也必须国际化。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都有帝国主义这一个共同的敌人,并且两者连在一起构成了世界革命。

第二,对于中国革命的政权问题,邓中夏他明确提出无产阶级争取政权才是取得革命胜利的关键,他认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必然建立一个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联合的民主主义的专政。”这在当时党内尚未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基础上是非常具有超前性的。他认为,在资产阶级革命后,只有参与政权才能够防止资产阶级独揽政权,防止资产阶级窃取革命的果实,当时资产阶级正在争取领导权这一情况尚未引起重视,党内受到彭述之的影响,对政权问题盲目乐观,认为只要无产阶级参与革命便自然而然参与到政权之中,邓中夏批判了这种所谓的“天然领导论”,指出无产阶级必须重视政权问题,必须争夺国民革命的领导权。无产阶级参与国民革命就是为了取得政权,政权从天而降的,也不是自己飞到无产阶级手里面的,重点在于一个“争”字,只有获得政权,才能在政治上打下稳固的基础,无产阶级才能在在革命中使自己“在政治上的地位和势力日渐巩固”,“造就我们在政治上深厚的基础,为将来建设`工人政府'或`无产阶级专政'预为准备。”

第三,明确了中国革命所依靠的力量是工农联盟。首先邓中夏肯定了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工人群众不论在民主革命或社会革命中都占主力的地位,有法兰西和俄罗斯两大革命可以证明,我们应毫无疑义了。”在共产党刚刚成立的两年多里,发动了数次罢工,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进程中的第一次高潮,正是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最好表现,彰显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庞大力量,体现了工人阶级的重要地位。而当京汉铁路罢工,工人运动阶段性受挫时,党的内部吱声了一些对工人运动的消极看法,当时在三大前后,陈独秀所撰写的文章中,体现出的对工人运动的消极态度以及对无产阶级地位的轻视,甚至扬言“最大多数的工人阶级还没有自己阶级的政治斗争的需要和可能”,认为应当开始重视资产阶级。邓中夏对此进行了公开的反驳与批判,对工人阶级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很幼稚的观点进行了反驳,他认为,中国的工人有着革命的潜质与可能,是最具有革命性的,并且将是革命队伍中最为勇敢的先锋队,但无产阶级要靠单打独斗取得革命的胜利是很难的。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产业是农业,农民至少占了总人口的六成以上,是一个庞大的阶层。农民与工人存在着先天的联系,同样受到剥削与压迫,只有工人和农民联合起来,唤起农民的革命性,联合他们逐渐进行政治以及军事上的斗争,才能夺得革命的成功,推翻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买办资产阶级这三座大山,这是工人和农民共同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工人阶级与农民要结成联盟,共同革命,才有在国民革命中取得领导地位的可能。

第四,提出了中国革命的途徑。邓中夏意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强调中国革命必须同反动势力进行武装斗争。他认为,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买办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利用警察、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和强制手段对工人阶级进行制裁。工人阶级要夺取政权,获得政权,就必须进行武装斗争,在工人运动中,无数工人兄弟们纷纷在帝国主义的屠刀下牺牲,与无耻的帝国主义进行反抗,必须掌握自己的武装,否则就是以卵击石,白白地流血牺牲。

邓中夏强烈要求建立革命武装力量,他认为工人纠察队就具有这样的潜质。后期在农民运动中,他更是看到了武装农民的必要性,鼓励农民们组建民团。除此之外,他还提出要建立一支革命的正规军,通过中共招募军人,或者通过动员使得一部分军阀的士兵弃暗投明。结合之后毛泽东提出的“武装夺取革命政权”的观点,可谓是具有相当的前瞻性。

邓中夏对中国革命的这些分析,得出了中国革命应当有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无产阶级以工农联盟的方式进行武装斗争,夺取领导权。这些对中国革命的理论探索都是对中国社会具体分析下得出的正确认识,对毛泽东思想的产生进行了一定的理论铺垫。

参考文献:

[1]邓中夏.邓中夏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邓中夏.邓中夏文集: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邓中夏.邓中夏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陈独秀.独秀文存[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3.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杨军.邓中夏思想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邓中夏工人阶级资产阶级
邓中夏:化成灰我也是共产党员
邓中夏:“我邓中夏烧成灰也是共产党的!”
邓中夏: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
重读《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行再认识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邓中夏:用生命诠释初心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论马尔库塞的阶级一体化理论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批判汲取
第一支资产阶级军队的创建者——克伦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