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君
作为一个长期在语言哲学和生态美学、诗学交叉地带进行研究的学者,赵奎英教授一直关注着生态美学的语言基础和语言哲学新的拓展,其最新著作《生态语言观与生态诗学、美学的语言哲学基础建构》(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版)是其长期思考相关问题的理论结晶。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将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哲学研究推进到生态存在论和语言存在论层面,并在语言哲学层面反思生态问题的成因,既力图为生态诗学、美学研究奠定语言哲学基础,也试图通过生态视野探寻语言哲学的构建路径。
一、将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推进到生态存在论
众所周知,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以探寻事物存在的基础作为其理论追求。在探讨事物存在基础的过程中,他发现,事物的存在本质上是在语言中的存在,语言是存在的家。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为生态研究提供了哲学基础。许多学者都曾关注过这一基础。但与这些学者不同的是,赵奎英教授将存在论推进到生态语言观层面,并在这一层面探讨存在论基础作用于生态问题的基本路径。她认为:“海德格尔本人虽然很少直接谈到生态问题,但他的语言观却以对生命存在、家园栖居以及对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相互关系的高度关注,表现出与原初的‘生态学‘伦理学概念的深刻的内在相通性。”[1]赵奎英教授的这一论断不是凭空得出。她从海德格尔的原始伦理学入手,指出其原始伦理学不同于一般伦理学的地方在于,它是从“伦理”(ethos)的原义“住所”“栖居地”出发的,它“关心的是人对于存在者整体的立场和态度”,它关心的是人如何在存在中“在家”,如何在存在者整体中“栖居”的问题。我们知道,“生态学”(ecology)的原义也是“家”“栖居地”,因此,海德格尔所坚持的那种原始“伦理学根本上来说就是生态的”。[1]32、182这样一来,赵奎英就通过把海德格尔的“伦理学”和“生态学”的原始含义在其“存在论”上打通,使海德格尔的原始“生态伦理学”得以构建,使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存在论哲学根本上的生态性得以彰显。
赵奎英还将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根基追溯到语言,将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推进到生态存在论,并在生态语言存在论的基础上构建生态伦理学、生态诗学和生态语言观。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仅解释了海德格尔生态存在论的具体含义,从西方哲学发展与中西哲学比较的框架内探讨了海德格尔存在论语言观的来源、发展及影响,指出了海德格尔生态存在论的基本特点和实践途径,更是构建了从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到生态美学的完整的理论路径,显示了作者广博的哲学视野、严谨的理论态度和精深的思辨能力。
二、生态问题的语言根源
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生态问题的加剧要求人们对形成生态危机的根源进行全面的反思与清理。目前,不同学派都从自身的理论优势出发,反思形成生态问题的思维方式及其具体表现。但反思之作为反思的悖论在于:所有的反思都必须借助于语言的工具并在语言所构建的思维框架中进行反思,反思的前提与过程本质上都提前被反思所用的语言所限定。因此,如果人类反思的层面仅限于人类中心主义、主客二分、科学主义这些生态危机的外在表象,而不去深层次反思形成这些思维方式和外在表象下的文化根源,那么,人类就永远不可能找到形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而对反思的突破,构成了本书的一大亮点。
赵奎英教授在其著作中通过系统考察指出,生态危机的形成与人们所使用的语言有关,一种语言就是一个世界,语言观影响世界观,生态危机的根源是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而人类中心主义语言观正是构建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的基础或前提。要构建生态的世界观,就一定要构建生态的语言观。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赵奎英教授发现:生态问题本质是一个生命问题,生命问题的本质则是一个家园问题,而家园问题的本质表面上是一个空间问题,实际上则是人类栖居的问题,而“只有我们保护物的本质,也就是使物的本质自由地呈现出来”[1]195时,才是栖居。栖居问题的起源,来自保护物的自由性。但是,人类所知道的所有事物,都只能通过语言对这一事物的命名进入人类的视野,因此,要保护物的自由性,只有彻底地反思语言对物的命名,才有可能真正地保护物的自由而不是人类使用某物的自由。而要彻底反思语言对物的命名,就必须回溯语言的产生过程和发展过程。而任何一个语言的产生,都来自生活于某个特定环境中的某个人身上的特定事件,而语言的发展,不过是不同事件在特定环境的被选择和记忆的过程。人类文化本质上就由这些事件或记忆的历史构成。人类文化的盲点,也正在于对某些事件或记忆的强调。而人类文化对自然的整体忽视,正是这些盲点的具体体现。因此,要彻底地反思生态问题,就必须反思语言的源头。生态问题本质上也是一个语言问题。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赵奎英教授对生态问题的反思,也看到了她对人类文化边界的反思。这一反思,将生态问题推进到语言的层面,使我们看到生态问题被彻底反思的可能性及严格的现象学精神。
三、语言本质的生态拓展
本书不仅彻底地反思了生态问题的起源,同时也以生态视野为立足点,全面、系统地探讨了语言的本质。在这一点上,本书对语言本性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目前,生态问题已经深刻地影响了语言学研究并导致了生态语言学研究热点的出现。本书的重要创新体现在它从语言与自然、词与物的关系角度系统地探讨了语言的本性。这一研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书是我国学术界第一次对西方哲学史上的“自然语言观”进行系统的批判梳理,将西方哲学对语言与自然关系的研究概括为四个阶段:古代以“摹本主义”为代表的强调客体性的“自然语言观”和“词物对应论”;近代以浪漫主义为代表的强调主体性的“自然语言观”和“词物对应论”;现代、后现代以结构—后结构主义为代表的、既反实在论也反主体性的“符号任意观”和“词物分离论”;后现代以后期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强调天地人神“四元同一”的“大道道说观”和“词物共生论”。其次,挖掘出人类中心主义语言观与理性中心主义的逻辑语言观之间的隐秘联系。再次,构建了以海德格尔语言观为基础的“生态语言观”。这种生态语言观认为,语言的本质在于“大道”言说,語言言说乃是一种诗性的创造,将诗性界定为语言的本质。这种诗性的语言本质保护了自然与物的自由性,诗也由此成为语言的起源。最后,作者又用艾布拉姆的身体现象学语言观探讨了“自然”“物”生成为语言符号的过程,指出:正是身体的中介,使得自然或物生成为人类的符号,而人类文化发展的轨迹,正是不断将这些符号抽象化和书面化,而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人类抽象力,构成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动力。如何看待这一动力,是沿着这一动力的方向不断进步还是反思这一动力的局限,是人类能否解决生态问题的关键。
在从生态角度探讨语言的发展过程之后,本书着重分析了生态语言的本质与特征。在作者看来,语言起源于人与自然事物之间的关系,任何一次语言的产生,都是人类和自然事物相互关系的事件。这一事件构成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并形成了再次发生关系的经验基础,这些基础通过人类在身体中所形成的感觉,维护着书写文化与口头文化之间的连续性。只有从这一层次探讨语言的产生,人类的语言才不会形成一种在理性、逻辑单一道路上前行的独白。
语言问题的困境在于:人们必须用语言的手段表达对语言的反思,人类所使用的语言一方面为人类的反思提供了工具,另一方面也为人类的反思设定了界限。而要冲出语言所设定的界限,就必须意识到形成这一语言的前提。这就决定了语言哲学对语言本质的研究只能以某种特定的语言进行,决定了人们对语言本质的研究只能无穷地接近而不可能穷尽其真理。因此,对自身研究局限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语言哲学所达到的高度。而要反思自身的研究局限,就必须找到一个立场,这一立场的格局必然会设定其理论的高度。从这一角度来看,以自然、生态为立场的“生态语言观”正是语言哲学迄今为止最为宏阔的立场,代表着语言哲学的未来。
四、生态诗学、美学对构建生态语言观的作用
在赵奎英教授对生态问题的思考以及对生态语言观建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其理论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点———生态诗学和生态美学。在她看来,海德格尔要保护的物的自由、生态问题的反思动力、生态语言的构建过程,本质上都是诗的创立事件。海德格尔保护的物的自由,只有将物完全放置于诗的语境中才能达到,而对生态问题的反思,也只有以诗的态度看待自然才能达到,而生态语言的词语产生事件,是人与自然的一次关系和互动,这种关系与互动,本身就是一次新的创造,而创造的本性正在于诗。可以说,生态美学、生态诗学,正是本书上述各种远大目标的落脚点。
为了论证生态诗学、生态美学在反思生态问题、构建生态语言观过程中的作用,作者认为:生态审美观念的本质特征在于:从关注自然的“形式”到关心自然的“存在”,从把自然当作“对象”到把自然当作“家园”,从把自我当作“观光者”到把自我当作“栖居者”。那如何才能进行这种生态审美呢?在这里,作者提出,当人们把自然作为自己栖居的家园,感受自然生命的涌动,遭遇自然存在的本现,为自然的内在光辉所照亮,获得切近生命存在本源的感動,才能产生对自然的审美经验。这种审美经验的产生,既是一个诗的创造过程,也是一个新的语言的生成过程。当人们停留在诗的阅读、体验语言的创造过程,人们就可能回到自然与人的原初关系之中,进而体验并回应自然的要求。
总之,作为对人类历史的反思,本书从语言的角度看到了人类文化的边界;而作为对人类未来的期许,本书从生态的角度提供了一种诗意栖居的态度。作为一种哲学思考,当赵奎英教授选择从生态的角度介入语言哲学时,她已经为语言哲学的反思贡献了一种态度。通过这种态度,我们看到了学者对未来的庄严承诺。
注释
[1]赵奎英.生态语言观与生态诗学、美学的语言哲学基础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