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善书
常言道,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在投资界,这是被许多大神级买家奉为圭泉的铁律。
从8月开始,一些市场监测机构便陆续发布了今年春拍的成交数据。细心者也许会发现,每家机构的采样标准和范围都不太一样,但有两个方面大家看法还是大抵相似的,那就是对弱势行情以及对中国书画板块市场份额不断萎缩的认知。
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监测,2018年上半年,在资金紧张、市场信心明显不足的情况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三大主力板块洗牌现象加剧:瓷杂板块以45.82%的市场份额继续领跑拍卖市场,现当代艺术板块以13.88%保持上升趋势,而中国书画则下滑了6.27个百分点,占比跌至34.11%。这里画一下重点:在中国书画板块里边,当代书画的下滑趋势最为明显,成交额同比下降35.37%。
与此同时,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发布的以北京保利、中国嘉德等10家拍卖公司为样本的统计数据亦显示,同比去年春拍,今年春拍10家公司的成交额下降17.78%。具体到当代书画板块,同比去年春拍,成交量增加105件(套),成交额却下降30.85%,而环比去年秋拍,成交量减少201件(套),成交额下降49.92%。
坐在历史镜子面前,这样的数据何其尴尬。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艺术品拍卖滥觞以来,中国书画作为一个几乎独立于国际市场的细分板块,在国内外的投资圈里边,一直扮演着非常傲娇的形象,连续20多年都以一种雷打不动的姿态,占据着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半壁以上的江山。不管西方人的价催林系再怎么排挤这类来自东方的传统艺术形态,在中国这片热土上,炒作中国书画的始终大有人在。在有些人看来,炒字画比炒股和炒菜都容易。炒高了古代书画,就炒近现代书画。当潘天寿、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李可染、陆俨少等近现代名家的作品一波接一波地以天价成交的方式被推向云端的时候,大量的社会热钱似乎还觉得不够过瘾,转而又把炒作的对象瞄准了那些尚未在学术上盖棺论定的当代书画作品,由此也掀起了对在世中国艺术家群体的造富运动。
事实上,专业的投资者心里亮堂得很,艺术品拍卖假拍和拍假现象历来就非常严重,成交数据内含的水分自然也比较多。何况,这些市场监测机构往往是在每一个拍季结束后就马上出台分析报告,有一大部分“成交”的拍品都还没有来得及结算。如果算上每年接近一半的烂账,这类拍卖分析报告对投资还有多大的参考价值,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相信在挤掉合理的水分以后,今年春拍当代书画的萎缩情况要比雅昌和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的分析结论严重多几倍。我跟一些业内人士開玩笑说,今年是各级美协、书协和画院集中换届的年份,为了支撑来年在胡润艺术百富榜上继续打榜,不排除有些名家已经提前与商业资本联姻,对拍卖交易数据进行注水。对于已经遭遇价格塌方的高风险资产来说,这类老掉牙的玩法当然是无济于事的。所以,我们在场内玩,一定要记住巴菲特说过的那句投资名言:“只有在退潮时,才知道谁一直在裸泳。”
脱离价值来进行的商业炒作是不可持续的。这是中国书画当前面临新一轮大调整的根本原因。不过,我始终相信,机会是跌出来的。对转型中的国内艺术品市场来说,适当的调整是必须的,也只有调整会让市场变得更健康。相信在去除泡沫、稳固筑底后,中国书画的行情终究会触底反弹、拨云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