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大庆
周五,小L又拖着行李箱上班了。
“下班回家?”“是,回家看看!”
她笑吟吟地,全然没了上周回来时因和母亲拌嘴而密布满脸的阴云。这个家,是她的老家。现在有了高铁,几年前要花近一天的路程,现在从动身算起,不到半天,她就进家门了。
无独有偶,老H也回家了。一段来自藏地的爱情已随高原的寒风飘散,身心疲惫的他,全然不见当初远行时打了鸡血般飞扬的神采。孑然一身,回到魔都,和老母亲相依为命,他重新品味起日子的平淡。
他们是幸福的,因为有家。有了家,人们就有了雨中的伞,就有了永远的后方。
有缘人成了夫妻,家就建起来了。家的经营,是值得一生投入的学问。这门学问很难,因为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这门学问也很简单,因为家就是用情感的丝线缠绕成的茧。家人之间讲情,情就会越缠越深,家的引力也就越强,幸福满满;家人之间讲理,理或许越辩越明,但情必定愈发浅淡,情淡了,家就仅仅成了自己居住的房子。
饮食男女成了家,朝暮相处,会对彼此有新的发现,就如钱钟书所说,“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新的发现,如果是优点,固然幸运如彩票中了头彩;但现实往往过于骨感,毕竟连上帝身上都能挑出毛病。这时,聪明的人,想要家庭的幸福,绝不会将夫妻柴米油盐的商谈,演变成一场哲学家和浪漫诗人的对辩。在講情而不讲理的天地,男人要成为词典学家,学会家庭语词的释义,这是家庭男性成员的基本功。比如“唠叨”,如果你单纯地解释为“没完没了地说”,那就离“死”不远了;如果你肯于钻研,解释成“女人幸福感的渲泄;妻子关心的过程”,那就能在家庭学校里小学毕业,成为有文凭的人;女人呢,则要成为教育学家,坚定“好女人是男人的学校”的信念,培养出拥有更高家庭学校文凭的男人;同时也要琢磨透萧伯纳的那句“家是姑娘的监狱,女人的教养院”,提升境界,成为师表,供家人学习。家庭和睦,黏性强了,引力自然就大了。当家有了强大的引力,无论你走多远,在外如何迷失,它都能指示你归来的方向。
本期《远嫁的女子》《从大女人的快刀斩乱麻说起》,都是有关家事长短的经验之谈,但我们的目的,不止于此,而是想让有了小家的人明白,你自己建立的家庭远远比你出身的那个家庭重要;想让心中无家的人知道,没有了家,在社会的海水里,你会冷得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