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仲南
有一晚看某电视台一档节目,这档节目有一对恋人,互相指责控诉对方什么事都扯皮顶嘴,什么事都喜欢辩论、喋喋不休,双方你一句、我一语,争个天昏地暗。而男方总是希望不获全胜,绝不收兵。本来这档节目是调解相互埋怨、相互斗争的一档“劝和”的节目。但这两个恋人上了节目仍在斗争,调解员劝说无效,女方坚决要求分开。男方形影相吊,结束一段春梦,只好一个人打道回府,两眼无光。
辩论、争论、激烈的讨论,很多时候是一种学习,是一种切磋,是一种相互促进。但是,控制不好,心态不正时,许多的辩论、争论、讨论,往往有了怨、结了冤、结了仇,常常以互骂而结束。这种事,几箩筐装不完。笔者曾参加过若干次聚会,突然有老同学或老熟人说:“你多年前说的那件事是这样的,不是你说的那样的。”笔者说了什么连自己都记不起了,但对方仍然记得,还要坚持他的胜利。于是笔者说:“哎哟,你太有才了,你说的完全正确。”至于那人说了什么,实在记不起来了。只好一律微笑,甘拜下风,以求宁静。
笔者年少时,也喜辩论、争论,分个高低,占上风了得意扬扬,处在下风时一肚子气,觉得脸上无光,一直到高中分配留在学校工作后才有所领悟。学校把我派往工厂学车工、学翻砂工,开工倒三班,一个人对着一台机床,整个夜晚在开机床是常事。工人们很少辩论,很少争论,他们干的是技术活,产量计件,你叫什么“论坛冠军”去工厂,没有人会瞧得起你。但你如果有技术、有水平、磨刀好、吃得苦,人家自然佩服你。所以,在工厂工作生活中,笔者慢慢改变了好强斗胜、雄辩高谈、争个你输我赢的那种小知情绪和小知腔调。
雄辩有什么用呢?一件实事可胜于若干个辩论会,你讨论“画虾”怎么画才好看,可以辩论几年,但齐白石一画那虾儿,就有了答案。你一天到晚辩论怎样去为民服务,怎么样才能有针对性地为民服务,结果你还没想到,马云他却想到了。当然,这只是迈出第一步,希望马云他们在医疗上有突破性的介入,为人民谋取更大的便利。辩论,要用在对丑恶的事情上,要用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用在法律的空白点上,而不是什么都去辩,什么都去争,芝麻绿豆之事,争个天翻地覆,实在不值得提倡。
辩论不是为输赢,是为了寻找理论的依据,是为了谋取更科学的办法,是为了避免错误的判断,是为了走向规律,少些折腾。你整天辩什么38元钱一只虾贵不贵,辩跌倒的老人该不该扶,辩孙悟空聪明还是猪八戒聪明,辩究竟是车堵了还是心堵了,辩吃大米好还是吃馒头、面条好,辩曹雪芹到底住在哪里,辩雾霾到底是不是汽车尾气造成的,辩女人到底瘦好看还是胖好看,辩来辩去,一上班辩国事、世界的事,一下班辩家里的事、小区的事。不少人从8岁开始一直学辩论到互辩互争,一直到57岁、67岁、97岁,辩得个个嗓门很响亮,能飙高音。有些小区的婆姨争论、辩论门外放垃圾好不好,可以争几年。一见面就辩、就争,把家里的男人整得一个个血压不稳,一听见辩论血压就蹿得老高。但是听惯了也没啥,不争吵、不辩论反容易把战火移到家里,所以那些老伯伯也当高参,出谋划策,当一个参谋长之類的角色。
不要参与那些无聊的辩论,输了耿耿于怀,赢了轻飘飘,其实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关注过他们辩论的输赢,没有任何一个真心的观众和听众。为了输赢去辩论要改为为了求学求真而研讨,要改为心平气和去面对反方,要知晓,辩是明辨是非,是点亮心灯,而不是打口水仗。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道德经》里有的话可供我们好好地琢磨,悟其意。许许多多的聪明人、口齿伶俐的人、能言善辩的人,把太多精力放在无益的辩论上了,花在伤人不利己的争吵中了。这些人往往是没有什么手艺的,没有什么所擅长的技能,没有真心的朋友,没有做事业的挚友,他们把他们的青春,把他们的精力,都花在了一些无益的辩论上、争论中,说话讲话可以说十个大问题、二十个小问题,可以讲许多重要的问题。但,留下了哪一点对社会、对人生、对别人实实在在有益的东西呢?干了什么别人认为比较重要的事情呢?没有。
当年活跃在各单位、各学校的辩论高手如今在哪里呢?甚为“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