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工法在公山尾隧道洞口段施工中应用

2018-12-18 03:26杨相如
福建建筑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公山工法拱顶

杨相如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7)

0 引言

由于受八山一水一分田特有地形的限制,福建省公路建设中,隧道所占比重较大,现有公路隧道中,断面面积大于100m2的特大扁平断面隧道相对较少[1]。根据太沙基土拱效应原理,隧道断面大,围岩形成稳定的塌落拱对应的深度增大[2]。对于超大断面隧道洞口段往往处于浅埋偏压状态,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空间效应影响明显,施工控制难度大,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坍塌冒顶等工程事故[3]。

目前国内外大断面隧道常用施工方法包括双侧壁导坑法、中隔墙法(CD法)或交叉中隔墙法(CRD法)、台阶法、全断面法或其组合方法,具体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决定[4],其中CD工法主要适用于地层较差和不稳定岩体,且地面沉降要求严格的地下工程施工。CRD工法优于CD工法(前者比后者减少地面沉降近50%),但CRD工法施工工序复杂,隔墙拆除困难,成本较高,进度较慢[5]。本文针对公山尾隧道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施工监控量测结果论证CD法在偏压浅埋超大断面隧道施工中的可行性。

1 公山尾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公山尾隧道为单向分离式隧道,断面面积150m2以上,属于超大断面隧道。其中,右洞里程桩号为YK15+153~YK16+091,长938m,YK16+091(洞门)~YK16+061段为明洞。

隧道地处剥蚀丘陵地貌,地表植被发育,地形起伏变化大。进口段地面高程45m~55m,坡度约为15°~30°,上覆坡残积粘性土-强化砂岩,未见基岩出露,坡体较稳定。左洞进口位于冲沟底部,极易受雨季洪水影响。出口处地面高程50m~65m,坡度约10°~20°,上覆5m左右的坡积土层,坡体较稳定。

路线区域上主要受福安-南靖(北东向)深断裂带及厦门-南靖(东西向)断裂带的影响,区域内构造运动较为强烈。隧道主要断裂带有:

(1)K15+308~K15+335,宽约15m~18m,受区域北东向断层影响,发育节理密集带,带内岩体极破碎,裂隙面铁锰质渲染严重。

(2)K15+413~K15+443,宽约10m~13m,受区域北东向断层影响,发育节理密集带,带内岩体极破碎,裂隙面铁锰质渲染严重。

(3)K15+501~K15+537,宽约20m~25m,受区域北东向断层影响,发育节理密集带,带内岩体极破碎。

(4)K15+640~K15+668,宽约30m~35m,为压性断裂,上盘为漳平组粉砂岩,下盘为梨山组砂岩、粉砂岩,带内岩体挤压破碎,矿物已出现挤压蚀变,呈土状-破碎块,夹杂构造角砾,有炭化及绿泥石化现象。

(5)K15+760~K15+881,宽约15m~20m,带内岩体挤压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岩体呈碎块状,有石英晶体充填,水蚀现象明显。

根据钻孔揭示,隧址区地表上覆第四系坡积层(Qdl),下覆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漳平组(J2z)粉砂岩、砂岩及风化层、侏罗系下统梨山组砂岩、粉砂岩及其风化层;进口段岩层产状为290°∠20°,出口段岩层产状为130°∠15°。

YK16+090附近长约40m的工程,地质条件差,地层上部以填土和残积粘土为主,下部为变质粉砂岩及其风化层,局部见花岗斑岩岩脉侵入。地下水与洞顶高程接近,围岩级别以Ⅴ~VI级为主,稳定性较差。隧道轴线与山体走向斜交,洞口部分存在偏压。

2 公山尾隧道施工方法

2.1 超前支护

超前支护联合采用大管棚、小导管注浆、超前锚杆。支护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超前支护参数

2.2 CD法施工

CD法又称中隔壁法,是通过钢支撑和喷射混凝土的隔壁分割开进行开挖的方法。CD法适用于Ⅳ级、Ⅴ级、Ⅵ级围岩隧道,地质条件差,围岩软弱,覆盖层薄,含水量大,基底承载力低,跨度大且对围岩沉降变形控制严格等情况。采用CD法,可减少大跨度隧道分部开挖跨度和开挖高度,通过增加中壁墙等临时支护构件,形成分部开挖初期支护快速封闭环,使分部开挖环环相扣,最后完成全部断面开挖与初期支护。施工流程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CD法施工流程

施工中分别开挖断面的4个部分,单侧各自封闭成环,有利于围岩稳定,保证施工安全,如图2~图3所示。

图2 CD法施工立面图

图3 CD法施工纵断面图

分部开挖施工,每部分步距为3m,左右部分间距6m,施工工序如下:

(1)先进行①部分开挖,为减少对围岩扰动,采用人工风镐开挖或者机械开挖,必要时辅以弱爆破。

(2)施作①部分导坑的初期支护和上部中隔壁。初期支护采用40mm厚C25喷射混凝土、Ф25中空注浆锚杆、Ф22系统砂浆锚杆,挂钢筋网,全环架设钢拱架,最后喷射至设计厚度28cm方案,如图4所示,具体参数如表2所示。

图4 支护结构立面图

名称项目参数喷射混凝土部位全断面厚度28cm钢筋网部位拱墙规格Φ8间距28cm × 28cm锚杆部位拱墙长度3.5m间距0.8cm × 0.8cm钢拱架部位全环类型I20b 型钢间距0.7m

(3)开挖②部,施工中确保②部与①部间距保持在3m。

(4)施作②部洞室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中隔壁,施工参数同①部。

(5)按顺序开挖③、④部,并施做初期支护和中隔壁。导坑底部安设钢架封闭成环,喷射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6)逐步拆除临时钢架。

(7)施作仰拱。

3 CD工法施工变形监测

由于隧道开挖断面超大,右侧隧道出口段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浅埋偏压,为防止施工期间洞内发生塌方、洞口边、仰坡失稳以及验证CD法施工效果,在洞内外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围岩和地表变形监测。

现场测试项目包括拱顶下沉量测、周边收敛量测、地表下沉量测。其中,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量测,主要针对于初期支护;地表下沉量测则针对于隧道进出口及浅埋段。

3.1 测点布置及量测方法

隧道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量测,采用反射贴片配合高精度全站仪。在被测断面拱顶C1及拱肩A1、A2位置布置3个测点,并在拱腰对称位置B1、B2布置2个测点,测点位置贴反射片,如图5所示。并在距离测量断面数十米位置(可选已施作2次衬砌处或衬砌变形已经稳定的位置),贴反射片作为后视点。然后,利用全站仪测量拱顶下沉量及周边收敛量并加以记录。

图5 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测点布置

测量地表下沉时,先在隧道进出口及浅埋段的开挖纵横向3~5倍洞径外的区域,参照标准水准点埋设2个水准基点,便于互相校核并联测最近水准点,取得原始高程。然后,根据测量断面选取7个测点。考虑到洞室右侧靠近坡面上覆岩层较薄,因此,测点布置不采取对称布置,而采取右多左少的布置方案,如图6所示。在测点位置挖坑并放入地表测点预埋件,测点四周用混凝土填实,混凝土固结完成后,即可采用水准仪或者高精度全站仪进行量测。

图6 地表沉降测点布设图

3.2 量测结果及分析

(1)YK16+061处断面变形情况

该断面30d拱顶下沉变化情况如图7所示,从位移时程曲线可以看出,在隧洞开挖后5~6d这段时间,隧道拱顶有较大沉降,日最大沉降量为3mm。其后,拱顶下沉速率呈现波动式递减。结合现场情况推测,围岩和支护工作状态已经趋于稳定,波动是由于观测误差所造成。隧道拱顶在5~6d内完成了75%总沉降量。开挖约1个月后沉降速率小于0.1mm/d,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可以判定,围岩和支护结构已经稳定,此时拱顶下沉量为24mm。

图7 YK16+061断面拱顶下沉量测

图8 YK16+061断面周边收敛量测

(2)断面YK16+061周边收敛量测结果

如图8所示,周边收敛在开挖结束头2d内呈现线性增加,之后逐渐递减。最大收敛速率3mm/d;在开挖8d后,收敛速率小于1mm/d;在开挖结束15d时,已产生85.7%总周边收敛量;开挖一月后,沉降速率小于0.1mm/d。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可以判定围岩和支护结构已经稳定,对应的周边收敛量为21mm。

(3)断面YK16+061地表下沉量测结果

如图9所示,断面YK16+061处地表沉降速率在2mm/d ~ -1mm/d之间呈现出波动,最终稳定在0mm/d,这是由于测量误差造成。开挖1个月后,地表下沉已经趋于稳定。从各测点的总下沉量来看,开挖结束一个月后,各测点的下沉量呈现稳定的趋势。其中,最大地表下沉量出现在测点3,下沉量为50.0mm。由于测点3恰好处于拱顶位置,其他测点的下沉量呈对称分布。由此可以说明,隧道受力均匀,围岩稳定,支护结构工作状态良好。

图9 YK16+061断面地表沉降量测

4 结论

(1)公山尾隧道采用CD法在洞口段施工,开挖一个月后,围岩和支护结构整体变形已经趋于稳定。由此说明,偏压浅埋特大断面隧道洞口段,采用CD法开挖对于控制围岩变形效果良好。

(2)施工过程中,采用大管棚、超前小导管和超前锚杆等超前支护手段加固围岩,对隧道结构稳定有利。

(3)该设计施工方案,对公山尾隧道洞口地质薄弱段的处理,行之有效。

猜你喜欢
公山工法拱顶
继承“传统”中蕴藏的“智慧”(六)
中核集团:全球最大LNG储罐拱顶模块吊装成功
预制内隔墙板板优点及工艺工法
沉井压沉工法施工技术
方斗山隧道拱顶FLAC沉降模拟及修正
木公山之恋
MJS工法与冻结法结合加固区温度场研究
地铁隧道施工拱顶下沉值的分析与预测研究
摆摊翻杯
川中公山庙油田大安寨段致密储层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