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章
(南平市延平区炉下林业站,福建南平 35301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仅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健康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这就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林业生态系统作为我国生态环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建设与发展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促进作用,强化林业生态建设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社会建设目标的重要与有效手段。为了更好促进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事业的发展,更好发挥林业生态建设的生态环境改善促进作用,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专门对福建省南平市林业生态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在总结阐释林业生态建设内涵、重要意义等内容基础上,相对全面介绍了南平市林业生态建设实践现状,特别是近些年来取得的成就,以及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南平市林业生态建设实践作出反思,并就其发展提出改进措施与建议。
所谓生态建设,主要是指以满足国土整治、国家可持续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维护、再造良好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以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创造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为主要形式,以现代生态学、林学管理、生态控制论等学科、理论为指导,开展的一系列生态系统建设与恢复工程[1];而林业生态建设,则是以“林业”为主要对象,开展的一系列生态系统建设与恢复工程。林业生态建设是我国生态建设的最重要主体,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社会建设的重要领域与抓手。
1.2.1 林业生态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条件;历史上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而消失的人类文明可以说不胜枚举;就我国而言,远至楼兰文明、楼兰古城的消失,近至丝绸之路、敦煌古城的消失、损坏无不与生态环境恶化有关;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重要条件之一,而林业生态建设无疑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1.2.2 林业生态建设是我国生态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社会发展,建设生态社会,则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生态文明、生态社会建设涉及领域众多、手段形式多样,但这都不影响林业生态建设在生态文明、生态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林业生态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生态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2];这也是由“森林”在生态系统构成中的地位与作用决定的,其也必然会成为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生态社会建设的主阵地与重要内容。
1.2.3 林业生态建设是我国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将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成生态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生态经济的核心在于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且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即经济发展必须促进环境保护,环境改善促进经济发展。林业生态环境是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生态建设在丰富生物多样性、优化林业经济结构等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1.2.4 林业生态建设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保障
判定一个国家、地区的发展是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之间是否平衡;即一个国家、地区的发展只有尊重、符合生态学原理,才是可持续的发展。林业生态建设涉及森林等生物资源的建设、保护,是典型的资源平衡与合理利用;林业生态建设就是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资源,也就是在保护与发展生产力[3]。因此,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就是在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1.2.5 林业生态建设是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升的要求
伴随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转型、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更好的社会服务、更好的生活环境等;特别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的建设生态社会决策后,承诺要在未来的国家建设与发展中更好地改善人居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这也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关注生活环境、生活品质的意识;而林业生态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促进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
南平市是我国的重点集体林区之一,现有林地面积200.32万hm2,截至2017年森林覆盖率已达77.35%;南平还是我国毛竹重点主产区,现有毛竹林面积达39.05万hm2以上。南平市在国家林业、财政相关政策引导下,以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为核心,以全面深化林业体制改革为推动力,着力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南平林业建设事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从正式发布的南平市“十二五”林业主要指标发展情况(如表1所示),可以看到南平林业建设事业的可喜成绩,在“十二五”期间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也为南平“十三五”时期林业建设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表1 “十二五”林业主要指标发展情况一览表
就南平市“十二五”期间林业生态建设实践而言,有以下几点概括:第一,林业生态建设水平全面加强;南平市始终坚持把生态保护作为林业建设的基础,准确划定本地区的林业生态建设红线、科学编制本地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等生态功能区的强制性保护,加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的建设力度,有效提升了南平市的林业生态服务水平。第二,林业资源培育成效显著;南平市始终坚持推进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工作,先后实施了“四绿”工程、“七大”示范、千里绿色长廊等造林绿化工程建设,有效提高了南平市的城乡绿化美化水平,基本实现了南平市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增长。第三,林业产业基础不断壮大;南平市始终坚持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大力发展竹业经济、林下经济,有效促进了林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林业产业基础不断壮大。第四,林业配套改革有新突破;南平市坚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推动林业用地土地流转、担保、评估等综合服务,并与法院、司法等部门联合建立了林业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机制。第五,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南平市始终坚持将基础建设作为推动林业建设事业发展的有力手段,主动加大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主动落实国家级林业站标准站项目和林业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项目,林业生态建设支撑保障能力得到有效增强。
2.2.1 “重经济、轻环境”思想影响林业生态建设事业发展
就南平市实际情况而言,林业始终是一个经济效益“不是很好的”的部门,对其重视程度普遍不够,加之南平市正处于城市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大量的城镇、城市建设项目需要占用大量林地,为了保证城市、城镇建设项目,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就要作出让步,严重影响林业生态建设事业的发展。
2.2.2 资金投入力度需加大,有限资金使用不够科学、合理
自20世纪90年始,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才逐渐向着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建设质量方向发展,但由于我国在林业生态建设上的前期过低,导致全国各地林业生态建设工作都面临着任务重、规模大、范围广和资金缺口问题,南平市亦不例外[4];再就是存在着有限资金使用不够科学、合理问题。
2.2.3 各地区存边治理边破坏问题,影响林业生态建设发展
虽然南平市的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就南平市的生态环境状况而言也只是刚刚扭转恶化趋势,稍有不慎就有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可能;特别是南平市各地区不同程度存在的乱砍乱伐、乱垦滥占林地,以及乱捕、乱挖野生动植物等问题,严重影响南平市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
2.2.4 林业生态建设相关管理工作机制、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虽然目前南平市林业建设工作的重点已经成功转向生态建设,但是相关管理工作机制、体制还没有完全跟上生态建设的步伐,即存在着体制改革滞后、机制不够灵活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林业生态建设激励与补偿机制及其落实问题。
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社会,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针对南平市林业生态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重经济、轻环境”思想,应该主动转变上述思想观念,而是坚持“生态为本”理念,更多地关注林业生态建设工作,优先支持与发展林业生态建设事业。
要想切实保证南平市林业生态建设事业的正常发展,保证投入是基础,而为了保证南平市林业生态建设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以及提高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于投入可以考虑更多争取国家专项资金,而资金使用除了大量用于“造林”以外,还可以用于林木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最大限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为了更好保护南平市的林业生态建设成果,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林业生态建设管理工作力度,针对南平市各地区不同程度存在的边治理、边破坏问题,特别是对乱砍乱伐、乱垦滥占林地,以及乱捕、乱挖野生动植物等现象的管理,可以考虑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即在频发地区、关键位置加装监控装置,对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提高林业生态建设管理水平。
落实与完善“谁造谁有、合造共有、谁投入谁受益”等林业政策,依法确定山林权属,维护林业生态建设者的合法权益;对由于权属不明确还没有放林权证的林地,相关管理部门要尽快明确权属、尽快向拥有者核发林权证;对于权属存在争议的林地,通过调处或者走法律程序等尽快解决,并核发林权证;切实保证每一位林业生态建设者的合法权益。
林业生态建设管理工作机制、体制的不完善,是制约林业生态建设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以林业生态建设补偿机制为例,应进一步提高其透明度,使之充分接收社会公众的监督,保证每一位林业生态建设者都能得到合理补偿,这一补偿除了直接的资金以外,还可以是信贷扶持方面的,如延长贷款期限、财政贴息,或者是经济税费减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