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阳区书坊乡花园岭村报账员李顺的家中,挂有一张解放军老军人的半身戎装照。李顺向笔者讲述了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1936年4月,闽北党组织和红军内部进行“肃反”运动。闽北红军独立师师长黄立贵原警卫排长、时任独立师二团三连连长的童金水,被诬陷为“AB团第三党”,面临着关押审查甚至被处决险境。他不得不离开部队,去寻找黄师长反映情况以证明自己清白。因人生地不熟,童金水来到了建阳莒口茶布村的一个山庙里。庙里的和尚是个善良的人,看到他一身红军军装,怕他被敌人发现,叫他藏在自已的房间里。到了晚上,和尚带童金水到茶布村“白皮红心”的保长家里,请他想办法使童金水脱离险境。这个保长找来一套老百姓的衣服,让童金水穿上,并安排童金水住在家里,准备替他寻找红军领导。童金水见村子里人来人往,担心被敌人耳目发现,不仅自身性命难保,还会连累这个保长。第二天,童金水辞别保长,翻山越岭,来到书坊乡八角亭自然村。因饥饿难忍,向村子边上的一户人家讨饭吃。在要饭交谈过程中,童金水发现女主人俞二秀不仅操江西口音是自已同乡,且心地善良,就向俞二秀打听红军消息,并透露了自已落难的情况。当时国民党兵经常到村子里巡查,并在附近搜山,童金水处境非常危险。俞二秀与丈夫李观寿商量后,决定帮助童金水脱离险境。于是,他们劝童金水寻找黄师长的事应从长计议,以免招来杀身之祸,并让童金水先在家里住下来。为避开敌人耳目,俞二秀对外假称江西表弟到这里来投靠自已,平常以表姐弟相称。这样,童金水就在“表姐”家落了脚。俞二秀家有6口人,3亩薄田本来不能维持全家生计,多了一张嘴吃饭,生活更加艰难。第二年,俞二秀不得不租来一些田地,让丈夫和童金水种。1937年8月下旬的一天,童金水在书坊街头意外碰到两个红军老战友在宣传抗日和征兵。战友重逢分外亲切,童金水向他们打听黄师长的消息,并说明自已的情况。当童金水听到黄立贵已于当年7月13日在邵武洒溪桥梧桐标的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的消息后,不禁潸然泪下,认为自己再也无法回到红军队伍中去了。那两个战友让童金水先回俞二秀家,等他们回去向部队领导汇报后再说。过了两天,红军队伍中的邱参谋长派来两个通讯员,把童金水接回了部队。从此,童金水开始了新的军旅生涯。
童金水归队后,李观寿于1939年去世。新中国成立后,童金水曾多次写信寻找俞二秀夫妇。因俞二秀一家人后来搬至花园岭自然村居住,一直未能取得联系。直至1984年,童金水才与俞二秀的长子李政和取得联系。李政和写信向童金水反映了自己的冤情。童金水立即向有关方面写信证明俞二秀一家当年完全是出于阶级感情营救红军战士。于是,李政和家终于恢复了名誉,在党和政府关心下,从此过上了平静安宁的日子。
1985年,李政和到安徽省军区合肥第一干休所看望童金水。童金水一家热情接待了李政和。分别时,童金水一家除买了许多东西送给李政和外,还赠给了这张照片。现在,李政和也已去世。李政和的儿子李顺对这张照片格外珍惜,仍然挂在家里突出位置,作为教育后代的传家宝。
据《新四军人物志》介绍,童金水,1912年11月生,江西省横峰县人。1932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七师十九旅五十六团二营五连连长、七师皖南支队直属大队大队长,七师二十旅五十八团副团长、团长。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二十九师八十七团团长。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后任福建省建阳军分区参谋长、安徽省宣城军分区参谋长、徽州军分区参谋长、宿县军分区司令员、阜阳军分区司令员。1988年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