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落三起”挚守初心的洪学智

2018-12-18 07:32卓爱平路佳杰安徽
党史纵览 2018年12期
关键词:红四方面军张国焘彭德怀

○卓爱平 路佳杰(安徽)

军衔是军人资历、职责和荣誉的综合体现。198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恢复军衔制度。9月14日,中央军委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隆重的上将军官授衔仪式。将星闪烁的上将阵列中,最光彩夺目的将星是洪学智。这位15岁投身革命、戎马一生、功勋赫赫的安徽金寨籍开国上将,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之后,在时年75岁时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这是我军唯一一位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高级将领,也是解放军中唯一一位“两任”总后勤部部长。在洪学智“两授”“两任”殊荣的背后,深藏着这位“六星上将”“三落三起”跌宕起伏、坚韧不摧的传奇人生。

“无故加之而不怒”,冤案株连不忘初心

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对党忠诚,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这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政治品质,也是共产党人政治行为的思想基础。需要说明的是,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不仅要经得起外部环境的考验,保持顽强的革命毅力,还要经得起党内各种严峻考验。洪学智是在大革命失败后大别山商南起义中成长起来的一员战将,从入党的那一天起,就立下“永不叛党”的誓言,把对党的忠诚深深熔铸在灵魂血脉里,这成为洪学智一生“三落三起”,经受党内各种政治考验的精神支柱。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静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为了消除各路红军的隔阂,克服山头主义,增强全党全军的团结,1937年3月,中共中央组织全党全军开展肃清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影响。其中,揭发和批判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错误,成为重头戏。1937年6月,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组织教职学员以张国焘为反面教材,开展清算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错误的斗争。在这个过程中,正在抗大高级班学习的红四方面军组织部“洪部长”,遭遇了人生第一次低谷。在揭露张国焘反党反中央,大搞军阀主义的错误事实时,有人不加区别地把红四方面军整个扯进来,把红四方面军的干部说成是张国焘收买来的,一股脑扣上了“逃跑主义”“军阀主义”的帽子。这些过火的话,引起在校学习的以许世友为代表的包括洪学智在内的原红四方面军干部学员的强烈不满。洪学智在揭露张国焘右倾逃跑主义和另立中央、搞分裂主义错误的同时,坚决反对把红四方面军一棍子打死的极“左”做法。他说,张国焘有功有过,他在鄂豫皖和川康边也还是做了好事的,否则怎么解释红四方面军壮大到8万人的事实?又说:“评价一个党的高级领导人切忌一刀切。我们共产党人最讲唯物主义,这样一刀切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了。”这些话显然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格格不入,很快被当作张国焘的余党为张国焘辩护反映上去。恰在此时,生性耿直的许世友因受不了被说成“与张国焘穿连裆裤”“匪性未改”,是“托洛茨基分子”,萌生了脱离抗大出走川陕打游击的想法,并私下做通王建安等30多位原红四方面军高级将领的工作。就在准备秘密出走的关键时刻,原红四军政委王建安清醒过来,意识到这是严重违反党纪军纪的错误行为,遂紧急报告组织。这一轰动延安的所谓“张国焘余孽武装集团有阴谋有组织反抗党中央的活动”,以“企图组织逃跑未遂”的“反革命事件”定论。洪学智虽然未参与讨论、串连,但他是原红四方面军的高级干部,曾与许世友同在红四军工作,也与许世友、王建安等30余名人员一起被逮捕,并以“组织反革命集团”“拖枪逃跑”“叛变革命”等罪名被判刑关押。被无端卷入所谓的反革命案件,大名鼎鼎的红四方面军组织部“洪部长”变成“逃跑未遂”的反革命,突如其来的冤枉和错判,并没有撼动洪学智作为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灵魂。在牢狱中他表现出“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政治定力。7月,在对这一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进行认真分析后,中共中央意识到这是一个错案。经过复查审核,撤销了对洪学智等人的刑事处罚。毛泽东对这一事件涉及的干部十分关心,9月的一天,他亲自带秘书前来看望许世友、洪学智等人。毛泽东说,抭大政治部个别人的讲话不代表中央,只代表个人,并就工作分配问题征求大家意见。也许是因为蒙冤受关押,没有人吭声。毛泽东亲切地说,红四方面军的干部是中央的干部,不是张国焘个人的干部,“如果你们想出去工作,马上就可以在边区分配工作”。能够继续为党工作,是洪学智梦寐以求的。他当即提出,希望继续到抗大学习,以便提高理论水平。洪学智的要求,得到其他人的赞同。对此,毛泽东表示,同意所有释放人员回抗大完成学业,并特别指示抗大做好红四方面军学员的工作,清算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错误,“只批张国焘的错误,不能批对张国焘路线本来就不应负责的四方面军的干部,更不能去批战士”。在毛泽东的关心过问下,重返抭大学习的洪学智,放下思想包袱,坚决响应中共中央提出的“第四方面军的及整个红军的全体同志在开展反张国焘路线的斗争中像一个人一样,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共同来完成中国共产党当前的伟大任务”的号召。他敞开思想进行自我批评,揭露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错误,以坚强的党性,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以军政兼优的成绩,提前毕业调任抗大学员队队长兼军事教员,而后又升任抗大第三大队副大队长。正是靠着对党、对人民的忠贞不渝,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没有丝毫动摇,洪学智走出人生低谷。

“猝然临之而不惊”,蒙冤受贬不改初心

洪学智遭受的人生第二次低谷,发生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后。1959年春,西藏地方上层反动集团发动武装叛乱,人民解放军奉命进行平叛作战。5月初,洪学智带总后工作小组进藏,了解平叛部队的后勤供应情况。就在工作紧张之时,突然接到通知,要他到庐山参加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当洪学智风尘仆仆地从西藏赶到庐山时,庐山会议已风向大变。因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了一份意见书,概括地提出“大跃进”存在浮夸风、共产风等突出问题。这份意见书被认为是“一个右倾机会主义的纲领”,“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反党,由此开展了对彭德怀的批判。刚上庐山的洪学智,在看了彭德怀的意见书,听了毛泽东批彭德怀的讲话录音后,觉得彭德怀敢讲真话、讲实话,“反映了一些真实情况,是忧国忧民的表现”,没有什么错。虽然他对彭德怀在会议第一阶段遭受批判的情况还不甚了解,但已经真实地感受到“会议空气太紧张”,会议的主题已经从纠“左”转向反右,会风也从白天开会、晚上看戏的“神仙会”急转直下,容不得人说真话。由于“违心的话自己绝不会说,但又因讲真理不是时机”,洪学智只能选择以沉默相抗,表明拒绝揭发批判彭德怀的立场。他说:“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必须敢于坚持真理,坚持原则,尊重事实,秉公直言。如果见风使舵,陷害同志,编假话,造谎言,那就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和共产党人,只能是一个投机分子。”庐山会议结束后,8月18日至9月13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此次会议的声势十分浩大,全军出席会议的人数多达2千余人,会议以揭发批判彭德怀“反党集团”的罪行和“资产阶级军事路线”错误为主要议题。洪学智因曾与彭德怀、黄克诚共过事,而被推到了政治漩涡中心,与黄克诚、邓华、万毅等一同被批判。有人说“彭德怀和洪学智不是一般关系”,洪学智是彭德怀、黄克诚线上的人;也有人说彭德怀连朝鲜授予他的勋章都要转送“洪大麻子”,诬陷他当后勤部长是彭德怀个人许的愿;还有人说“总后是彭德怀的‘黑窝子’”,要他交待问题。军委扩大会议开了一个多月,洪学智被批了一个多月。军委扩大会议结束后,总后勤部继续开了一个星期的会,仍然要洪学智交待问题,肃清彭德怀“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对总后的影响。政治高压下,洪学智没有见风使舵,违背党性原则,违背个人良心,讲假话、造谎言,结果被划为“彭德怀军事俱乐部”的主要成员,免去总后勤部部长职务,赶出军队。1960年5月,头顶“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帽子的洪学智,被下放到东北,降职安排到吉林省农业机械厅当厅长。

从北京到东北,从军队转业到地方,从上将降职为厅长,庐山风云改变了洪学智的人生轨迹。然而,不公正的待遇并没有使他意志消沉。对党忠诚的政治信念、政治立场,成为支撑洪学智的人生定盘星。当有人问他:“从总后勤部部长到一个省的厅长,你不觉得亏吗?”洪学智以“参加革命不是为当官,有利于革命的事我就干”的博大胸怀坦然面对,他说:“战争年代,包括抗美援朝战争,每个人都时刻准备为祖国光荣献身,哪里还有心思想将来做什么官?”又说:“我从一开始参加革命,跟着共产党走,就是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被降职使用,我也并不觉得有多懊丧,只要有工作干,能为党和人民继续做事情,也就别无所求了。”这份宠辱不惊的淡定、勇气、力量,熠熠闪光的精神状态、价值取向、行为操守,不能不说源于他内心深处坚守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的坚贞。

“心底无私天地宽”,下放劳改不负初心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洪学智厄运临头,陷入人生第三个低谷。这一次,洪学智不仅失去工作权利,而且被“造反派”看管起来,失去人身自由。面对“造反派”的批斗、游街,洪学智不变的是共产主义信仰,不改的是人生定盘指路的初心。他坚持求饶的话不讲,违心的话不说,违背党性的事不干。“造反派”逼他揭发批判彭德怀,他不怕担风险、受牵连断然拒绝。他说,彭德怀率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和美国侵略军打了几年仗,为了保家卫国,出生入死,我不知道他有什么问题。对“造反派”诬蔑他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反人民的“三反分子”,他气愤地反驳说:“我一反封建压迫,二反帝国主义,三反国民党反动派。”表现出讲党性、讲原则、讲人格,刚正不阿、宁折不弯的坚强风骨。

1970年底,洪学智被下放到吉林省通辽县金宝屯胜利农场(今内蒙古哲里木盟金宝屯胜利农场),在加工连劳动改造。从厅长变成农民“老洪头”,人生起承转合,洪学智不以为然。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在这场涉及政治与灵魂的考验中,身处逆境的洪学智,抱定“到哪里都行,只要有工作干就行了”的信念,以一颗坦荡的心平静对待。在农场,年近60岁的洪学智,喂猪、喂鸡、磨豆腐、磨面,扛100多斤的粮食麻袋……样样活都干。洪学智说,与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友和“文化大革命”中被整死的人相比,自己是幸运的。寥寥数语,表达出共产党人视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的坦荡胸襟,令人折服。农场职工对他不计个人荣辱、若谷的虚怀,用一句“老洪头是个大好人”来夸奖。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在毛泽东、周恩来亲自过问下,洪学智的命运终于出现转机,他被解除了劳改。1974年,洪学智复出任吉林省石油化工局局长。“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7年8月的一天,转业17年的洪学智迎来人生大转折,一架军用飞机专程前来接他回北京,重返魂牵梦萦的军队工作。颇有些戏剧性的是,当洪学智以新当选的中央军委委员身份出席军委会议时,因未有具体任职,在会议分组名单上,他被编入“其他”类。更有趣的是,在第二天会议组织与会人员合影留念时,其他同志都身着军装,唯有他这个刚回到北京的军委委员还穿着便装。为打破这一尴尬场面,他笑哈哈地对军委领导同志说:“没有军装没关系,我站在后排,军民结合。”军委领导见状,当即指示找一套合体的军装,缀上领章、帽徽让他穿上。9月,重返军队工作的洪学智,出任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1980年1月,洪学智再次出任总后勤部部长,重新主持我军后勤工作。同年3月,总政治部下发经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的《关于洪学智同志问题的复查结论》。《结论》推倒加在洪学智身上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指出:1959年对洪学智的批斗、免职、审查“是一起冤案”,为洪学智恢复名誉、彻底平反。洪学智用忠诚于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忠诚于党的决心和行动,以“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气度和“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坚毅,在党史军史上演出了一出“三落三起”、凤凰涅槃的正剧。(题图为洪学智上将)

猜你喜欢
红四方面军张国焘彭德怀
彭德怀:一把扯下自己的画像
走出“逃跑主义”:鄂豫皖省委对红四方面军战略转移的认知
沈醉回忆:张国焘在军统的日子
不愿照相的彭德怀
不愿照相的彭德怀
彭德怀不愿照相
浅述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
热血青春铸丰碑——记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
叛逃之后的张国焘
从川陕革命根据地建设看红军践行群众路线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