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最鲜评

2018-12-17 04:55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药费游学谎言

“读书不算累”生存体验的启示

事件回放

带上50元钱在浙江嘉兴过10天,“生存挑战”应该怎么做?浙江师范大学19名学生选择“打工”:做早教机构老师、卖饮料、发传单,等等。学生们尝试了多种“职业”,最终不仅“生存”下来,整个团队还攒下一万多元。队员蔡琛选择在嘉兴南湖做讲解员,经历这次挑战后才明白“读书算不上累”。

时事鲜评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经常听到大学生吐槽读书苦、读书累。通过“生存体验”让大学生明白“读书不算累”,这样的实践经历,不仅有助于大学生重新发现和认识自己,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生存体验”只是一种实验,是一种情境的模拟与再现。与那些一无所有来到城市打拼的年轻人相比,大学生所承受的压力要小得多。那些参与“生存体验”的大学生,明白这只是一场看上去很逼真的“演绎”。即使体验活动失败了,他们也不会有生存压力。这一点,显然区别于那些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如果他们没有及时得到激励与回报,就可能挨饿、没有地方睡觉。

家庭结构的小型化让“95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物质生活的丰富让许多家长习惯用市场化和商品化的手段进行情感表达;学习成绩“满分遮百丑”,家长容易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与精神世界。“物质丰盈,精神苍白”已经成为不少青少年的致命伤,“生存体验”通过给他们进行精神“补钙”,让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强大。

对于大学生而言,“生存体验”只是一段时间;对于那些普通劳动者来说,“生存体验”却是一个长期的甚至终生的考验。“生存体验”的意义在于它塑造了一种自食其力、自力更生的文化认同。“生存体验”也是一块试金石,能够让参与者发现自己在知识、技能、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短板与不足。

选自中国青年网

“0.19元药费单”看点不在价格低

事件回放

只花一毛九,就看好了孩子的病。近日,家住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的年轻妈妈小瑜(化名)把一张0.19元药费的门诊收费票据发到朋友圈,引起热议,开药医生被称为“医界良心”。

时事鲜评

7月24日,小瑜带孩子到马村区人民医院看病,内一科医生赵飞琴给孩子检查后,开了4片共计0.19元的抗过敏药,孩子服药后很快痊愈。

在当下消费基本以“元”为计算单位的现实语境里,两毛钱不过是连街头小贩都忽略不计的零头,或是在超市购物时随手索要的塑料袋钱。可就是这区区两毛钱,在赵飞琴医生手上却能治好孩子的病,该处方也由此荣膺“良心处方”的美誉。而赵医生回应说:“该花多少钱就是多少钱。生什么病吃什么药,药都是根据病情开的,不需要花那么多錢就不会让病人花那么多。”围观“0.19元药费单”,如果只把眼光盯在“钱”上,就显得太过狭隘了。

不错,相对于动辄数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大处方,“0.19元药费单”绝对称得上是全国之最的“小处方”,甚至是“微处方”。在人们一直诟病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医疗实践中,“0.19元药费单”的超低价码,足以吸引无数患者的眼球,但纵观网友们此起彼伏的热评点赞,其关注点似乎并非只在“最便宜”,更在于由此透视出医者“良心”。换句话说,就是坚守医德、一切为患者着想。核心要义当在实事求是、对症下药,该用什么药就用什么药,该花多少钱就是多少钱。

选自《北京青年报》

孩子的精神家园需要清理“杂草”

事件回放

怕被爸爸打,费尽心思写下四次被“抢钱”经历;花500元压岁钱充Q币,谎称自己回家途中被抢劫……这些谎言都是从一些孩子的嘴巴里说出来的。看了太多电视剧的孩子们,谎言越来越精彩。

时事鲜评

天真、纯净,是孩子们应有的模样。然而,擅长模仿学习的孩子们,过早地浸润了成年人的功利和算计。在看得见的视野内,他们通过悲苦叙事赢得了他人的同情;在不为人知的幕后,为了实现自己偏差、错乱的利益诉求,他们成为“人生如戏,全靠演技”的伪装者。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剖析和批判了电视传媒所主导的文化。他指出,在电视剧蒸蒸日上的时代,电视剧改变了公众话语的意义和内容;许多公众话题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即使是严肃的历史也难免会遭受娱乐化的解构。戏剧化的表现在增添电视剧吸引力的同时,也难免会对未成年人形成不良示范。

孩子们之所以热衷看电视剧,就在于电视剧满足了他们特定的精神需要。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逐渐把不良示范对自己的影响带到个人的兴趣与私生活中;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很容易产生一些失范行为,“孩子的谎言”就是其中的一种。信仰的片断化和细小化本身不存在对与错,但如果任其“野蛮生长”,难免会给孩子精神世界的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面对“孩子的谎言”,家长们不能一味地指责与批评,而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不论是做错事逃避惩罚,还是满足自己的某种愿望,抑或想通过说谎获得赞赏和认同,孩子们尽管采取了一种剑走偏锋的表达方式,其利益诉求却不容忽视。

“孩子的谎言”也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家庭教育的短板与不足。一位沉迷打游戏的初中生花掉了早餐费和零花钱,却编造了情节生动的“被抢故事”,为何?说实话会被爸爸打,说谎言或许能够“逃过一劫”。家长陈旧、落后的“暴力育人观念”,才是“孩子的谎言”的根源。倘若对自己教育和引导能力有信心,家长又何必上演“棍棒教育”。

谎言就像肥皂泡,经不起阳光的照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谎言犹如精神家园的“杂草”,需要及时清除——生硬、粗暴地拔掉杂草固然立竿见影,却难免会留下后遗症;只有因势利导,既尊重和回应孩子们正当的利益诉求,也对家长的教育观念进行重塑和更新,当双方形成良性互动,“孩子的谎言”生存空间才会越来越小。

选自光明网

花三个月工资送孩子海外游学,值吗

事件回放

据媒体报道,孙女士的儿子在某民办小学读六年级,最近她发现全班竟然只有儿子一个人没出过国,于是,她也安排儿子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游学活动。

孙女士自称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孩子此次海外游学起码要花费3万元,抵得上她三个月的工资。一些网友被这件事刺痛了,没想到教育竞争已经激烈到这般地步。同时,花费三个月工资送孩子海外游学到底值不值也引发了讨论。

时事鲜评

今年4月某咨询机构发布的《2018中国国际游学行业发展报告》指出,2017年参与国际游学的用户规模在86万人次,2018年参与国际游学的用户或将达到105万人次,并在未来继续呈扩大趋势。根据人均花费2.55万元人民币的一般价格保守估计,2017年国际游学的市场规模或在219亿元水平。

游学市场越来越火爆,其症结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教育的竞争越发激烈。如今孩子们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竞争,还包括个人才艺、视野、文化积累等方面的竞争。你能考100分,我也能考100分,这并不是竞争的终点,而是起点,很多学校在此基础上比较的是——孩子英语说得好吗?有什么才能?去过几个国家?一旦孩子与他人拉开了明显的“文化差距”,他很可能会在优质资源的争夺中落后。

如此我们才能理解孙女士唯恐孩子落后的焦虑。这时候,她送孩子游学,并不见得是孩子的需要、不见得适合孩子,或者游学项目本身足够好,而是因为其他孩子都游学过了,自己的孩子却没有。

换句话说,这是焦虑和攀比心理下的“病急乱投医”。家长的这种心理我们见多了。多少家长一到暑假就给孩子报夏令营、游学营、培训班、兴趣班,因为其他家长给报了这些班,仿佛自己不给孩子报,孩子就吃亏了。结果是,许多孩子一到暑假就连轴转地上补习班,比上学时还累,过犹不及、适得其反。

不少游学项目聪明地利用了家长的焦虑心理,把旅游标上了“游学”的标签忽悠家长。相当一部分游学产品价格不菲,却名不副实,带着孩子到海外,走马观花地参观下高校博物馆、介绍些名人事迹、跟当地的家庭交流几句英语就完事,并没有提供比旅游更高的附加值。很多家长花费更多的钱,孩子也只是“游而不学”。

还须警惕的是,我国个别游学机构缺乏资质就贸然开展游学项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选自《新京报》

猜你喜欢
药费游学谎言
游学天鹅湖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去美国“插班”游学
我家的游学故事
付药费
道路交通事故原因致伤医药费怎么报销
真实的谎言
谎言
揭穿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