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崇芽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
围绕中心写作是作文的基本要求,为此,写作者要根据确定的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舍弃无关的内容,并对选定的材料进行一定的剪裁和加工。
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涉及释、道、儒等思想,后世对它的主题的阐释也多种多样。对中学生而言,可将整部小说理解为紧紧围绕一则励志故事展开: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西游记》为我们学习“如何突出中心”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突出中心需要线索来贯穿】
三藏闻言,点头夸赞:“正是‘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那里人家,更无此善。”老者却问:“师父仙乡是何处?”三藏道:“贫僧是东土大唐国,奉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的。路过宝坊,天色将晚,特投圣祠,告宿一宵,天光即行。”那老者十分欢喜,道了几声“失迎”,又叫童子办饭。
——节选《西游记》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行者正然偷看处,忽听得后门内有脚步之声,走出一个半老不老的妇人来,娇声问道:“是甚么人,擅入我寡妇之门?”慌得个大圣喏喏连声道:“小僧是东土大唐来的,奉旨向西方拜佛求经。一行四众,路过宝方,天色已晚。特奔老菩萨檀府,告借一宵。”
——节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写作点拨
为了突出中心,可以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西游记》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写了各路神佛妖魔在天上地下、龙宫冥府、山林湖海的各种神通,让人目不暇接。但能做到繁而不乱,是因为它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小说围绕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这条主线,叙写了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师徒西行途中所经历的一切艰难险阻,遇到的所有妖魔鬼怪均由“取经”这一线索串联起来。这有力突出了“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的中心。
文章的线索一般可采用反复、多次出现的方法来强调。比如在《西游记》中,唐僧每次介绍自己时,多数时候都要声明:“贫僧乃东土大唐驾下拜天竺国大雷音寺佛主求经者。”连孙悟空在第二十三回介绍的时候也说道:“小僧是东土大唐来的,奉旨向西方拜佛求经。”这样反复多次提及,中心自然而然凸显出来。
[突出中心需要安排主次详略]
见那天罗地网,密密层层,不能前进,因叫道:“把天罗地网的神将听着,吾乃二郎显圣真君,蒙玉帝调来,擒拿妖猴者,快开营门放行。”一时,各神一层层传人。四大天王与李天王俱出辕门迎接。相见毕,问及胜败之事,天王将上项事备陈一遍。真君笑道:“小圣来此,必须与他斗个变化。列公将天罗地网,不要幔了顶上,只四围紧密,让我赌斗。若我输与他,不必列公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若赢了他,也不必列公绑缚,我自有兄弟动手。只请托塔天王与我使个照妖镜,住立空中。恐他一时败阵,逃窜他方,切须与我照耀明白,勿走了他。”天王各居四维,众天兵各挨排列阵去讫。
……
真君与大圣斗经三百馀合,不知胜负。那真君抖搜神威,摇身一变,变得身高万丈,两只手,举着三尖两刃神锋,好便似华山顶上之峰,青脸獠牙,朱红头发,恶狠狠,望大圣着头就砍。这大圣也使神通,变得与二郎身躯一样,嘴脸一般,举一条如意金箍棒,却就如昆仑顶上的擎天之柱,抵住二郎神:唬得那马、流元帅,战兢兢,摇不得旌旗;崩、芭二将,虚怯怯,使不得刀剑。这阵上,康、张、姚、李、郭申、直健,传号令,撒放草头神,向他那水帘洞外,纵着鹰犬,搭弩张弓,一齐掩杀。可怜冲散妖猴四健将,捉拿灵怪二三千!那些猴,抛戈弃甲,撇剑丢枪;跑的跑,喊的喊;上山的上山,归洞的归洞:好似夜猫惊宿鸟,飞洒满天星。众兄弟得胜不题。
——节选《西游记》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写作点拨
为了突出中心,还要注意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对于主要内容,不妨详细叙述,细致描写,甚至着意强调;相反,与中心关系较远或次要的内容则简略叙述。
我们看到,在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节中,玉帝派十万天兵,布下天罗地网收服大圣而不得,就派出二郎真君。在这一回中,小圣与大圣是两个典型人物,“施法”是典型事件,所以小说不厌其烦地详写了两人七次变身较量的经过,而其他人物略写。
这样的详略安排比比皆是,再如《西游记》第五十九回開头:
话表三藏遵菩萨教旨,收了行者,与八戒、沙僧剪断二心,锁(革+龙)猿马,同心戮力,赶奔西天。说不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历过了夏月炎天,却又值三秋霜景。但见那……
——节选《西游记》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这是“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片段,开头叙述简练概括,在“但见”之后则开始详细叙述了。
[突出中心还要具体方法和技巧来辅助]
行者闻言,大惊失色。心中暗想道:“又是冤家了!当年伏了红孩儿,说是这厮养的。前在那解阳山破儿洞遇他叔子,尚且不肯与水,要作报仇之意;今又遇他父母,怎生借得这扇子耶?”樵子见行者沉思默虑,嗟叹不已,便笑道:“长老,你出家人,有何忧疑?这条小路儿向东去,不上五六里,就是芭蕉洞,休得心焦。”行者道:“不瞒樵哥说,我是东土唐朝差往西天求经的唐僧大徒弟。前年在火云洞,曾与罗刹之子红孩儿有些言语,但恐罗刹怀仇不与,故生忧疑。”
……
那罗刹出门,高叫道:“孙悟空何在?”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揖。”罗刹咄的一声道:“谁是你的嫂嫂!那个要你奉揖!”行者道:“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今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称之!”罗刹道:“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
——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写作点拨
突出中心可以运用一些具体的方法与技巧。可以开宗明义,也可以卒章显志等。在《西游记》中,前后照应的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例如第五十九回,“当年伏了红孩儿”就照应了孙悟空在解阳山破儿洞打败牛魔王之弟如意真君,请观音收服红孩儿这一情节:“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照应了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与牛魔王结拜兄弟的情节。又如全书中多次出现的猪八戒念念不忘高老庄,孙悟空回花果山等叙述,这都是对前文故事情节的照应,使得各个章节的故事相对独立又错落有致,所有故事都指向一个中心事件——取经!
此外,铺垫伏笔,渲染衬托,抑扬对比等技巧的运用,都能突出中心。
阅读链接
王淡人是有点儿傻。去年、今年,就办了两件傻事。
去年闹大水。大水十多天未退,有很多人困在房顶、树顶和孤岛一样的高岗子上挨饿:还有许多人生病,上吐下泻,痢疾伤寒。王淡人就用了一根结结实实的撑船用的长竹篙拄着,在齐胸的大水里来往奔波,为人治病。他会水,在水特别深的地方,就横执着这根竹篙,泅水过去。他听说泰山庙北边有一个被大水围着的孤村子,一村子人都病倒了。但是泰山庙那里正是洪水的出口,水流很急,不能容舟,过不去!他和四个水性极好的专在救生船上救人的水手商量,弄了一只船,在他的腰上系了四根铁链,每一根又分在一个水手的腰里,这样,即使是船翻了,他们之中也可能有一个人把他救起来。船开了,看着的人的眼睛里都蒙了一层眼泪。眼看这只船在惊涛骇浪里颠簸出没,终于靠到了那个孤村,大家发出了雷鸣一样的欢呼。这真是玩儿命的事!
水退之后,那个村里的人合送了他一块匾,就是那块“急公好义”。
拿一条命换一块匾,这是一件傻事。
——汪曾祺《钓鱼的医生》
每次去看望母亲,她都会整上一桌子山珍海味。她静静地坐在桌边,希望能看到儿子昔日狼吞虎咽的样子。可是,我现在的食量不能让母亲满意。后来几次去,就发现阳台上放了几口大缸。缸里是为我制作的泡菜。我边吃边赞美泡菜,重新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
母亲终于满意了。每次她都用一只很大的玻璃瓶装好泡菜让我带回来。坐在车上,我把泡菜放在掌心。脑海里想象着白发的母亲是怎样快乐地在几口大缸之间围绕穿行。在那个寒冷的季节,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每次的玻璃瓶都用一块毛巾包好,外面再套上网兜。让我的手掌时时感到温暖。车子载着我离家几百里。我在外漂泊,已經不是一个孩子。可是在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像手中的泡菜,仍然住在母亲的掌心。
——查一路《住在母亲的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