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高标准改土建园技术

2018-12-17 06:38张跃勋周桂虹黄大荣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流胶病茂县建园

刘 佳 , 张跃勋,周桂虹 ,黄大荣

(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2.四川省茂县南新镇人民政府,四川 茂县 623200; 3.四川省汶川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四川 汶川 623000;4.四川省茂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四川 茂县 623200)

杏是世界上公认的长寿型保健果品,其鲜食和加工产品都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四川地区杏经济效益良好,新发展果园很多,但是建园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平地挖穴改土栽培,产量品质改善不明显,尤其一些大的生产基地从建园开始就没有体现出“现代化、高标准”的先进技术。杏植株喜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含水量适中的栽植环境。据此,本研究通过对比实验杏园改土与起垄技术,研究起垄栽培方式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高标准改土建园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以金太阳杏、凯特杏2个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3年11月定植1年生苗于青白江杏花村农业示范园区内,平地栽培金太阳和凯特杏各50株,聚土起垄栽培金太阳和凯特杏各50株,田间管理方式均一致。

1.2 试验方法

在2017年对实验杏植株的株高、干粗、冠幅、产量、品质和落叶时间进行测定,2014~2017年3年连续对不同栽培方式的杏品种流胶病发生情况进行了测定。

2 聚土起垄建园的操作技术

起垄通过机械堆土的方式进行,先放基准线,通常行距以4~5m为宜,在行中间利用工程挖土机进行施工。首先在园内按规划要求挖好要修建的沟渠、道路等系统。随后在全园内撒充足的农家有机肥,施入有机肥3~5t/667m2,用挖土机在要栽植杏树的2m范围内进行松土,松土深度为30~50cm。第三步将行间表层肥沃土壤堆向种植带内,直到垄高超出行间50~60cm为宜,土垄基部3m,上部2~2.5m,行间可以推平,便于田间管理操作,若园地较低,地下水位高,则可以在行间挖排水沟。栽植垄整理好后,在其上表面中心位置每隔2.5~3.5m的株距栽植杏树。

3 聚土起垄栽培的优势

聚土起垄建园时可利用现代机械进行建园,省工、省力、省时,可显著降低劳动强度,亦有利于提高果园后期管理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效率。该建园方式基础扎实、标准高,优化了根系生长的环境,有利于将表层沃土集中在杏种植带内,显著增加土壤有效土层厚度、肥力水平明显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增强,土壤理化特性显著优化,不会发生雨季根系积水死树的现象。

3.1 不同建园模式对杏生长发育的影响

测试了株高、干粗、冠幅和落叶时间,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起垄栽培模式,定植3年后的杏平均高度、平均冠幅和主干平均粗度均大大超过未起垄的平地挖穴定植(对照),起垄和平地2种栽培模式下的植株生长量方差分析表明,二者的高度、粗度指标差异极显著,表明起垄栽植方式植株生长发育速度远高于对照。(表1)

表1 栽培模式对杏生长发育情况

备注:同一品种同列数据后的小写字母不同,表示该品种在当年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生长量间存在显著性差异(0.05水平),下同。

3.2 不同建园模式对杏产量、品质的影响

果实成熟时,对不同栽培模式的杏进行测产和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测定。如表2所示,与平地栽培相比,起垄栽培的相同品种杏单株产量增加明显,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干物质含量增加,可见起垄栽培杏树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制造量增加,对果实产量和品质均产生有利影响。

表2 栽培模式对杏产量、品质的影响

3.3 不同建园模式对杏流胶病发生的影响

从2014年开始,连续3年进行了起垄栽培对杏园流胶病的发生情况调查研究,由流胶病的发病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栽培模式流胶病发病率差异极显著,起垄栽培的流胶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常规栽培模式的发病率,并且不同品种其流胶病发病率不同,调查的2个品种中,凯特杏的流胶病发病率相对金太阳较低(图1)。

图1 流胶病发病率调查结果

4 小结

起垄栽培与常规栽培相比,增加了土壤的表面积,改变了土壤的光、热、水条件和微生物活动环境,较好地协调了作物赖以生存的小气候条件,更有利于果树生长发育,有利于幼树快速生长和投产,而不利于病菌、害虫的发生。雨季可降低土壤含水量,从而直接或间接消灭或抑制病菌、害虫的发生和为害,有利于增加果实含糖量,也有利于克服老杏园再植障碍。聚土起垄模式是目前杏园区高标准建园的较佳选择。

猜你喜欢
流胶病茂县建园
浅析黄瓜流胶病害与细菌性流胶病
蓝莓建园技术
苹果建园技术
桑树快速丰产建园技术
武汉地区不同桃品种流胶病情况调查与评价
山地柑桔建园初探
一刻不曾停歇的茂县大救援
甜樱桃流胶病研究综述
果树流胶病防治药剂:树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