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
今年是陈史展、章辅和黄梓青三位烈士诞辰100周年。80年前,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无数虞城儿女奋起抗争、前仆后继,这三位烈士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三位烈士虽长眠于他乡,但他们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献身精神,却永久而鲜活地活在家乡上虞人民的心中。
陈史展,原名陈宗钰,化名钦云,上虞小越镇人。1930年,陈史展到上海永兴钱庄当学徒。1938年4月,陈史展参加我党领导的秘密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5月,中共天台县委发展一批新党员,建立起大公中学第一个党支部,陈史展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9年,陈史展赴皖南参加新五队教导队学习,随后分配到一支队老一团任实习排长、团参谋等职。1941年1月,国民党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陈史展、李友兰、乐群等同志被国民党军队包围在山里,敌人继而烧山。陈史展不畏艰险,自告奋勇,为同志们去找食物,不幸遭敌伏击被捕,关押于上饶集中营。陈史展在狱中坚持革命气节,宁死不屈。一天,国民党特务要陈史展唱吹捧蒋介石的《领袖歌》,他就把这些反动歌词,彻头彻尾地改过来:“大哉中华,代出奸人,历经丧乱,真正不幸,蒋狗中正。”他的歌声成了揭发敌人罪行的宣传武器。
1942年5月初,由于日本侵略军进犯浙赣铁路沿线,金华、衢县、江山相继沦陷,日军直逼上饶。不久,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部匆忙向福建撤退,集中营也随着转移。6月17日,第六中队80多名革命同志,在狱中秘密党支部领导下,成功地举行了震动全国的赤石暴动。不甘心失败的敌人进行疯狂报复,6月18日晚,陈史展被点名带出后,反绑着双手押在队部。第二天下午3时,陈史展等人被绑架到赤石镇虎山庙背后集体枪杀。牺牲时,他年仅24岁。
章辅,女,原名逸仙,笔名曼子,上虞崧厦章家村人。她12岁进春晖中学预科班学习,14岁升入初中部,以后又相继在杭州、上海、绍兴等地读书,1938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经济系,同年10月在中共上海地下组织的安排下,赴安徽泾县云岭参加新四军。1939年初,章辅被分配到教导总队八队学习。教导总队是培养新四军军政干部的“抗大”式新型学校,而八队则是培养妇女干部的熔炉。1939年5月,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成立,根据需要,军部决定从教导总队抽调部分学员到江北工作。章辅得悉,主动请求到前线,获准后,数十名学员很快集中开赴江北。章辅被分配到新四军五支队戏剧队(后改为战地服务团)工作。
1940年3月底,皖东反摩擦斗争取得重大胜利,津浦路东各县纷纷成立抗日民主政权。五支队决定,从服务团中抽调部分队员到新区开展工作,章辅立即报名参加,她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她说:“我要经得起考验,在战斗中把自己锻炼得更坚强,努力争取成为一个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5月,章辅被派往高邮县西安乡搞民运工作。不久,章辅当了永丰乡乡长。7月6日上午,遭国民党高邮八区区长盖庆成为首的一伙反动武装袭击而被捕。盖庆成见章辅年轻貌美,派人来劝降说:“只要今后不再给共产党做事,脱离革命组织,做盖区长的小老婆,就可免一死。”章辅义正词严地痛斥这伙民族败类破坏抗日、残害百姓的累累罪行。
盖庆成恼羞成怒,下令扒开章辅的上衣,匪徒见她前胸的衬衣左上方绣着一颗红五星,便狞笑着说:“你喜欢它,就在这里动手。”说完用刺刀戳向她的前胸,顿时血流如注。可章辅任凭皮肉戳破,就是不屈服。7月7日下午,章辅英勇就义。牺牲前,她带头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牺牲时年仅22岁。1940年8月1日,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员罗炳辉表彰了章辅的崇高革命气节,代表支队党委宣布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黄梓青,又名志清、王琳,化名黄涨财,上虞丰惠镇人。8岁入私塾读书,14岁去上海一煤炭店当学徒。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上海沦陷,人民饱受做亡国奴的悲惨命运。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黄梓青回乡在村里办起了一所私塾。
1939年黄梓青在中共上虞县工委书记陈树谷的引领下,考入县政工队,同年11月由陈树谷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夏秋之交,国民党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抗日形势逆转,上虞县政工队被迫解散。黄梓青奉组织之命打入国民党上虞青年服务队,在受训一个月后,他出任县青年服务队第二区区队长。他用公开合法的身份作为掩护,积极宣传我党抗战思想,带领革命群众坚持抗日斗争。
1941年5月,日军侵占上虞,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退,上虞失陷。此时,黄梓青等打入青年服务队的我党同志已引起国民党特务的注意,中共上虞县工委经研究决定,撤离该队,分散活动。1942年6月,黄梓青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在虞东南山区组建了上虞县第一支敌后抗日武装——小南山游击队,任组长。1943年初,黄梓青去奉(化)西接替朱洪山(特派员)工作。不久,四明地委为加强奉西地区工作,决定成立中共奉西工委,黄梓青担任工委委员。1945年5月,上虞县抗日民主政府相继成立了谢桥、梁湖、下管区署,黄梓青被组织任命为梁湖区区长,兼任区武工队队长,负责开辟梁湖区抗日工作。在他的领导下,梁湖区的抗日工作搞得轰轰烈烈,受到上级党组织和群众的好评。同年9月底,黄梓青随新四军浙东纵队奉命北撤。1947年5月,在山东泰安煤矿的一次对敌战斗中黄梓青英勇牺牲,时年2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