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静 张灵
【摘要】本文从地方院校数字媒体艺术教学的角度出发,探索一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与本土传统文化结合的新道路,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中选取典型的本土文化点进行实践教学和数字媒体艺术创新型学习,实现了对本土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设计研究,以文化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 本土化 教学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250-01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概述
数字媒体艺术,泛指使用数字信息技术制作的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对图像、影像等加以数字化整合运用后的产品、技术和服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个跨学科的学术领域,既有其独特的专业性,又与多门学科交叉综合,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融合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数字媒体艺术教学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既要注重对艺术思维的培育,又要注重数字技术的应用,将技术性与艺术性融为一体的创造性的培养模式。
二、地方院校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本土化概述
本土化教学的目的在于挖掘地方优势资源,将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技术转化为先进生产力。这里所提的本土化教学,不仅是让这个新兴的专业“接地气”,而且要思考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大学创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真正做到“立地”的效应——如何将学生培育成具有创新意识和原创力的有用之才,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让学生感知传统文化,真正思考如何创作具有自身文化特点的作品,提高原创力,以文化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三、融合本土传统文化的数字媒体艺术教学实践
教学部提出的“双一流建设”,一流学科建设离不开教学特色和传统文化,这也提出了地方院校的数字媒体专业怎样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道路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融合本土传统民族文化的數字媒体艺术教学实践,重要突破口就在于通过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形式,将本土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赋予新的产品形式,抑或在原有的文化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等,诞生出既保有传统文化内涵,又保持着鲜明个性,适于当代社会发展形态的新媒体艺术。教学实践目的是让学生对数字媒体和本土传统文化开展一种创新型学习,塑造学生使用数字媒体艺术进行提取、解读、重构传统文化的能力,让学生将创意汲取亦由外化形态延伸至精神内涵,继承和发扬文化的同时促进本土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将数字媒体艺术教学与本土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从几方面看:从传统本土文化内涵上挖掘,其本身就带有鲜明的文化个性和独特的文化精神。在教学中,学生进行创作时可选取本土的民间故事、民族文化等元素,采用如数字动画、互动媒体等数媒方式,使传统文化在信息时代得到更好的关注,并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创造出独具一格的数媒新作品;从数字媒体艺术的多维的传播展示方式上看,数字媒体可通过互联网等高科技方式进行数字信息传播,而数字影像、二维平面图案设计和三维实体工艺品辅助设计等可实现艺术设计间的运用转化,随着虚拟现实、多媒体展示、数据库等技术的不断前进发展,本土传统文化可发展出更为广泛的传承创新模式。
以玉溪师范学院为例,玉溪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民间艺术各具奇巧,如关索戏、花灯等;民族文化独具魅力,如新平花腰傣,元江哈尼族等。本土化教学实践探索围绕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特点和创作模式展开,在教学中选取玉溪典型本土文化点进行实践教学,带领学生深入当地,进行田野调研,基于数字媒体艺术的研究,将实际田野经验联系资料,针对本土传统文化特点提出数字媒体应用方案,探讨融合本土文化的数字媒体艺术教学的实践模式。根据这一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涵盖大量实践环节,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前期带领学生进行详细调研、资料整理、设计分析等准备工作,中期进行概念化、素材提取等实施工作,后期进行设计反思等整合工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践环节以学生创作为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在实际的教学中将自身思考带入到创作中,融合本土传统文化来开展课题研究,学生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学习更为扎实,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秉承传统,追求卓越” 是一流学科建设的核心要求,随着本土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不断进步,数字媒体艺术在这一领域的创新也会不断产生,二者携手并进的过程同时也是潜在的创新资源生成的过程,彼此促进相互影响,从而与达到共生共存的文化状态,渗化到更深的文化结构之中,从而实现用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来传承并对本土传统民族艺术文化进行创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劲松,张勇,彭瑶.本土特色民间工艺[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2
[2][德]奥利弗·格劳.虚拟艺术[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