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芳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234-02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而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又是德育工作。培智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更是繁琐而又复杂的,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都需要班主任耐心、细心的来对待,在处理这些特殊儿童的问题上,班主任则需要一些手段,运用好了这些手段,就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下面就班主任工作中碰到的一个事例来进行讲述。
一、案例背景
我班有位學生叫张某某,是二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刚转入的。听说她要转过来,我就有意打听了她的各方面行为习惯及学习习惯,之前的班主任很自豪的跟我说,我们班的优等生转给你了,她可乖了,可以做你们班的小班长的。来到我们班,一个很文静的女孩,上课规规矩矩,虽然不怎么爱举手,但是让她回答问题,还是肯愿意参与的,不过就是害羞了点,需要老师鼓励再鼓励,下课则又是另一幅景象了,跟着班上的同学一起玩,有时候还很乐意帮助其他同学,帮老师做事,管起同学来有模有样,整体来说这个孩子还是很乖巧听话的,不过慢慢的,宿舍阿姨跟我告状了,张某某偷拿我的眼镜,还不肯承认,都抓住了还是不肯认错,老师你教育教育他,又过了几天,班上的学生也跟我告状了,她偷拿了老师桌上的自动笔,我看到了。就这样发生了两件比较重大的“偷东西”事件,而我作为他的班主任开始了教育这个孩子的历程,争取让这个孩子早日改掉这个坏习惯。
二、案例过程
经过了二年级上学期的一段时间的适应,这个孩子偷拿东西的现象明显改善了不少,到学期结束的时候几乎从没有拿过,我也很欣慰,觉得这个孩子应该是改掉了,没想到这学期刚开学第一周,我们班又开始丢东西了,那天早晨我没收了班上顾同学带过来的电子手表,将电子手表放在了办公桌上,因为经过一学期的相处,班上的学生基本不会随便拿老师的东西,尤其是经过之前偷东西事件,每个学生都知道如果偷东西了会受到老师严厉的批评,所以我很放心的把电子手表放在了桌上,随着放学时间的到来,我想着要将电子手表还给顾同学让他带回去,顺便告诉她下次不要带过来了,可是居然不见了,我开始四处寻找,找遍了办公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可是就是没有,我开始问班上的学生,有没有谁看到电子手表,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说没有,她也不例外,连说话都不说了,我说:“赶紧相互检查看看书包,不要谁带回去了!”因为我知道肯定是班上的学生拿的,因为一整天我几乎都在教室里,别班的学生都没来过我们班,如果今天找不到,明天估计就找不回来了。想着,一个声音响起。“是张某某拿的,在她书包里呢!”另一个声音也马上响起“她又犯老毛病了,开始偷拿别人的东西了!”我赶紧接过了电子手表,放学铃声也响起来了,学生们也要回家了,我把电子手表还给了顾同学,示意他们赶紧回家吧,而把她留下来了!问她:“是不是她拿的?”她不回答,用沉默来表示。我继续说:“没经过别人同意拿人家东西,就是小偷,你要做小偷吗?”她继续不回答,用她一贯的方式来表示。看着她一声不吭继续沉默的方式,我开始生气了,我马上说:“要不要打电话给奶奶告诉她这件事?”一个很大的声音马上响起,“不要!”看着她这种方式,我更生气了,那能不能偷拿别人东西呢?她继续不说话,“那打电话给奶奶吧!”“不要”“不要打电话给奶奶”,就这样我们两人的情绪开始不受控制,她开始用眼泪来表示,我突然发现我的批评方式让她更激动了,于是我首先开始慢慢的稳定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的开始跟她沟通,希望以此来达到让她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对的。我说:“张某某,你不想让老师告诉你奶奶,那你告诉我,这个电子手表是谁的?”她看看我,我继续说:“今天,你肯承认错误了,老师肯定不把这件事告诉奶奶。”她听了马上说:“老师,手表是顾同学的。”我接着说:“那你随便到老师办公桌上拿东西这样好吗?对不对?”她摇摇头。我说:“你喜欢电子手表,可以让你奶奶买,但是不能拿人家的东西,你知道吗?”她说:“知道了!”“老师问你,老师说过偷拿别人东西老师会怎么惩罚的,你还记得吗?”她说:“打手心”我说:“那你伸出手来吧!”她怯生生的看着我,但是手还是不情愿的伸出来,我握着她的手,准备下手的时候,我跟她说:“老师相信你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老师给你一次机会,如果下次再犯,老师肯定要打手了!”她连连的点点头,一直说:“老师,我知道了!”就这样,这件偷拿电子手表的事件就这样告一段落了,第二天,利用晨会课,我讲起了这件事,希望她能通过这次教训能够懂得一些道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且不能做的事坚决不做,也希望通过这件事让班上的其他同学也能引以为戒,约束自己。
三、案例分析
1.家庭因素
顾某某刚转入这个班一年不到,与她们家长沟通了解到,这个孩子其实是个苦命的孩子,家里是低保户,妈妈从小就离开她了,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爸爸一起生活。生活上学习上都是爷爷奶奶负责照顾的,而因为孩子的特殊性,加上又是家里独生女孩,所以家里人都比较宠她,什么都依她,让这个孩子从小养成了比较任性的性格,只要是她喜欢的东西,爷爷奶奶都会宠着给她买,在家里的时候看到人家有好玩的玩具,她则二话不说拿了就走,奶奶也不骂他,顶多说几句,于是慢慢的这个孩子就有了随手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
2.教师因素
像顾某某这一类的学生,学校里总会出现这么几个,如果老师碰到了这样的问题不去解决,不去思考,那么孩子的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而特殊的孩子不是老师说一次、两次、三次就可以记住的,她们需要反复强调反复告知,用直接的方法告诉她们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那么孩子才会有所改正。而当学生犯了这类问题时作为教师如果首先想到的就是去严厉的批评他,那么如果老师批评不当,刺伤学生自尊心、学生必定对老师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因此批评或表扬都要深浅有度,用心寻找突破口,因材施教。也许就是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能在不经意间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亲和关系,达到心灵的沟通,获得学生的信任,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老师需要在严爱中把握好批评的艺术与方法,尽可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教师批评得当,方法适宜,能够多为学生思考,批评的效果会比严厉的训斥好。
四、案例反思
通过这件事以后,我深深的发现对待这些特殊孩子的问题,真的需要耐性再耐性,他们的一个小问题,在我们看来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如果不加以制止,那么他们就会认为你是认可的,那么再转变就会非常难,而对待这些孩子,我们当然提倡表扬为主,批评为辅,但是有的时候,还是需要一些艺术性的批评,采用一些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
1.注重批评的场合 爱护学生的自尊心
学生偶有缺点,教师切忌简单训斥。不分场合地刺伤学生自尊心的做法是愚蠢的,人人都要面子,特殊学生也是如此。所以,有时明知学生不对,教师也不宜开门见山地批评,特别是不宜在大庭广众面前批评。就比如偷拿电子手表的这个事,如果发现了孩子偷拿手表了,马上在家长、学生、老师面前批评她,我相信这样的话她的情绪会更大,或许还会记恨老师。我采取让家长、学生都离开的这个方法,单独把她留下,其实就是首先保护了这个学生的自尊心,让孩子知道老师是为她好,那样接下来的教育就轻松很多了。
2.注意语言艺术,触动孩子心灵达到自我反省
栽树栽根,教人教心,批评学生时要注意语言艺术,触动人心灵深处。在孩子用沉默来表示,拒不承认错误的时候,我的耐性开始被磨灭,我真的恨不得敲她一下,但是理智告诉我,我再怎么发火,也于事无补。于是我采用了平时温柔的声音跟她说:“张某某,老师知道你最近表现非常不错,上课拿的小红花好多啊,老师相信你是最棒的,那么棒的孩子做错了应该怎么做呢?”让孩子从心灵上感受到我是棒棒的,我应该承认错误。同时我还知道她比较怕奶奶,奶奶又比较宠爱她,于是跟她说:“老师知道你奶奶的电话哦,奶奶一直跟我说,张某某还是很乖的,奶奶肯定不想知道你偷拿别人东西的事情。老师希望你好好想想应该怎么做?”这些话触动了孩子的心灵,使她能够想起奶奶,让她知道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奶奶开心,这样的批评比简单生硬的诉斥要好得多!
3.间接提醒式批评
虽然批评主要还是想让孩子记住所犯的错事,能够通过批评有所改正,但是一味的说她、教育她有的时候估计孩子都听不进去了,说到最后,估计孩子早把刚刚的事情给忘记了,但是如果你在最后间接的告诉她,如果她再犯,会受到哪些“惩罚”,善意的提醒她,我相信这样孩子就更容易接受。如果教师以间接提醒代替直接批评,委婉的表示他对这个孩子的希望,譬如说:“孩子,老师希望你能够不拿人家东西了,如果拿了,老师可是要打手心了!”这样,学生可能会更加乐于接受。也能明白老师对她的爱,对她的希望。这样有助于帮助她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变得越来越棒。
總之,一切为了孩子,让孩子更好的成长,不仅让学生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更要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批评就是一门艺术,运用好了这门艺术,相信会让你的学生越来越好。